詳細書目資料

189
1
0
0

Concerto for orchestra ; Dance suite, etc. / Bartók.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 巴爾托克(1881 - 1945)為二十世紀初最重要的東歐國民樂派作曲家,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積極創作嚴肅作品,且對於民間歌謠的蒐集工作也有很大的貢獻。曾從事旅行錄音,深入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鄉間錄下當地的民歌。其創作便是根據這些民歌作為素材,具有樸實的旋律與粗獷的節奏。初期作品旋律簡單,配合不規則的律動與不諧和音,風格特殊。後期的作品則富溫和的感情,有如心性純樸的農民。其音樂教育由母親啟蒙,1898年他放棄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入學許可,轉往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作曲。其作曲技法與風格先是受到理查.史特勞斯,繼之是匈牙利民謠,後來則是受到德布西新式和聲的影響,因此音樂作品元素之多樣化,堪稱一絕。
《管弦協奏曲》是1943年巴爾托克受美國指揮家庫塞維茲基(Sergei Koussevitzky)所請而作,以慶祝他七十歲生日及就任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二十周年,於是巴爾托克以將近八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他在美國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整曲充滿觸人心弦的溫馨及驚人的張力,其特色是曲中大部份的樂器都是以獨奏樂器的形態來處理。《舞蹈組曲》也是受委託的作品,為慶祝1923年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市成立五十週年而作。布達佩斯原本是位於多瑙河兩岸的兩個城市,分為舊城布達與新城佩斯。1873年,兩城合併為布達佩斯,成為匈牙利的首府。作品由五首舞曲和一首終曲所組成。雖然運用舞曲的風格寫作,但卻沒有為樂曲加上舞曲名稱,只以速度來標示:第一曲為「兩拍子的中板」,第二曲「中庸的快板」,第三曲「活潑的快板」,第四曲「類似間奏曲的形式」,第五曲「愉快的四四拍子舞曲」,終曲為將前面五首舞曲的主題再度串聯,形成了一個輝煌的結尾。
大師蕭提曾親炙巴爾托克之教誨,其指揮自然較其他指揮更具說服力。出生於布達佩斯,自幼隨巴爾托克、杜南尼、高大宜等音樂家學習音樂。他曾說巴托克是他最喜愛的作曲家之一,這也是蕭提人道觀念的另一印證:巴爾托克與高大宜都致力於民謠的收集,並將其元素融入自己的音樂中,而民謠本就是人類生活紀錄的一種,對它的熱誠,也反映出對人類的關心與熱愛。
本錄音為類比立體聲錄音時代Decca錄音的巔峰代表作,完成於1965年五月,地點更選在公認音效最佳的倫敦京士威廳(Kingsway Hall),其成果自然發燒至無以復加。樂曲原本即具有極為燦爛的音響力度,而蕭提指揮所具有的龐大能量更被稱之為「匈牙利發電機」,益增添樂曲與錄音之驚人效果,証明大師蕭提不愧為繼萊納之後巴爾托克的最佳代言人。全曲充滿了扣人心弦的溫馨及驚人的張力,加上Decca錄音師細膩的處理,整體畫面豐潤飽滿、音樂栩栩如生,錄音及詮釋均達最高境界。
留聲機雜誌評論:「自《管弦協奏曲》的第一小節響起便令人期待萬分,其張力更持續至樂曲結束。」企鵝唱片指南則表示:「蕭提的演出充滿了人們所希冀的火光與熱情,較其後的版本更具才情與智性。」

內容註

Concerto for orchestra, Sz 116 (35:27) -- Dance suite, Sz 77 (15:55) --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 (27:25) / Bartok.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