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90
0
0
0

Au Soleil memi la nuit夜太陽全區德英葡文字幕

館藏資訊

摘自 莫努虛金與陽光劇團影展網站
《夜太陽》片名的原意是,透過「陽光劇團」日以繼夜的排演過程,以團長Mnouchkine個人為主軸,透過以莫里哀喜劇《塔土夫》(Le Tartuffe)為背景所進行的排演與訪談,讓戲迷一窺這個西方現代戲劇的重鎮,深刻地了解Mnouchkine的戲劇思想。
從1964年創社以來,「陽光劇團」就不斷致力於呈現當代社會變遷和文化思維的戲劇藝術,即使上演的是莎士比亞、歐里庇德斯或莫里哀的傳統劇目,他們都可加以轉換為發生在柬埔寨、印度等地的驚人的人間鬧劇。Mnouchkine小時候就常跟隨她的父親–電影製片人亞歷山大.莫努虛金的電影攝製組,對她成長後獨立開放的思考和深遠的眼光有極大影響。她的理想性格堅信戲劇能夠改變世界。她是少數把理想與舞臺融為一體、把一生都奉獻給心中激情的具有犧牲精神的劇團領導人。
本片導演艾力克達蒙以四個月的時間持續紀錄「陽光劇團」演員排演的各個層面,以及劇場視覺概念的成型經過。Mnouchkine著名的集體創作模式在她與演員的溝通和互動下,生動地呈現出肢體與即興創意的面貌。演員輪流嘗試扮演不同角色,分析並討論,並將場景的構想和每天報紙內容的閒聊一起進行。討論與排演之後,劇場種種行為在努力保有創作自由的同時轉化成作品。在Mnouchkine毫不保留地開放她引領「太陽劇團」的各項祕訣之後,觀眾如同親炙一場精采無比、發人深省的戲劇課程。

摘要註

In Le Théâtre du Soleil, an independent theater space on the outskirts of Paris, Ariane Mnouchkine rehearses her actors for a production of Molière's Tartuffe. The film shows the successive stages of Mnouchkine's rehearsal process, from the actors' initial brainstorming sessions, improvisation and game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set, to the actors' polishing of their roles, to arrive at performances in the grand comedia dell'arte traditi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