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409
1
0
0

陸春齡絲竹五重奏

館藏資訊

摘自 中國古曲網網站
陸春齡,1921年9月出生於上海。 笛子演奏家,中國一代笛子宗師。 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江南絲竹學會會長,被國內外聽眾譽之為“魔笛”。
陸春齡七歲操笛學藝,童年在一位善吹笛子的皮匠師傅啟蒙下,對笛藝懷有濃烈的興趣,發憤苦練,技藝飛進。 因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就當了汽車司機,後又靠踏三輪車謀生,十幾歲就參加了上海民間絲竹團體“紫韻國樂社”。
1940年,他與友人組織“中國國樂團”。 五十年代,他參加了上海民族樂團的籌建工作,此後便成了上海民族樂團的獨奏員,1976年調上海音樂學院任教。 作為一名獨奏家,自1954年起,陸春齡多次出訪東南亞、歐洲、亞洲、美洲以及香港、台灣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及教學,贏得廣泛稱許。 被譽為“神笛”、“魔笛”和“笛王”。
1981年,他應香港宏光國樂團邀請,在香港舉行獨奏音樂會,大獲好評,報界讚頌他的演奏“藝冠群倫”、“神韻兼備”。 1985年,他在北京舉辦了獨奏音樂會,同年應香港音樂事務統籌處邀請舉辦青少年大師班。 1986年,陸春齡在上海舉辦了從藝五十週年音樂會;
同年10月,他代表上海音樂界在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訪滬時作御前演奏;
不少國家的總統、總理均曾欣賞他美妙的笛藝。 1987年及1988年,陸春齡分別於新加坡及英國倫敦等五大城市演出。 1994年,他首次將江南絲竹介紹到台灣。
1999年,他專程赴美國達拉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舉辦專場獨奏會;
赴加拿大多倫多參加“陸春齡大師與敦煌國樂團”音樂會。 1999年在上海國際旅遊節舉辦陸春齡父子師生老中青少童千笛盛大演奏會。 2000年,他分別應邀參加加拿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舉辦的“魔笛陸春齡與江南絲竹”音樂會、香港新生國樂團音樂會、日本京都江南絲竹會音樂專場、新加坡華樂團舉辦的“笛子世界”等各類音樂會。 2000年12月底,他參加了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一周年舉辦的“長虹、新聲、天河”音樂會。 他在1992年受傳大文化傳播公司、1993年受台灣搖籃唱片公司、1994年受搖籃及中廣國樂團、2002年6月受琴園國樂團邀請在台北最美麗豪華的音樂廳與胡結續專家舉辦“蒼龍吟”等專場獨奏會。 2002年10月,他為香港宏光國樂團成立40週年慶祝音樂會創作了笛子與樂隊大型協奏曲《普天同慶》以雪百年國恥,在慶香港回歸百人大樂隊中,他既指揮又獨奏,耄耋老人精神技藝感人,受到空前歡迎。 2003年4月,他又受香港龍音公司之邀,與林石城等四位專家舉辦專場獨奏會。
陸春齡創作和改編了大量笛子獨奏曲,出版了《陸春齡笛子曲集》、《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及民樂 CD、VCD等,其中不少樂曲已成為中國笛樂的經典曲目。 他的演奏,音色純淨秀美、醇厚圓潤,表演十分細膩;
擅長運用贈音、打音、倚音、震音等指法潤飾旋律;
氣息控制功力尤深。 他演奏的《 鷓鴣飛 》、《 小放牛 》、《歡樂歌》、《 梅花三弄 》、《行街》、《喜報》等都無不由盡其妙,揮灑自如,如行雲流水,松濤鶴唳,似貌傳神,令人嘆為觀止。
陸春齡既是笛子演奏家,又是音樂教育家。 他培養了俞遜發、孔慶寶、林文增、周林生、趙越超、魏顯忠、餘佔友、鄭濟民、杜聰、陸如安、趙慶中、周晴等學生。 他所教過的學生中,有些人在海內外樂壇、教壇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陸春齡從事民族音樂已有近七十年之久,在這半個多世紀的笛藝春秋中,其氣口之精微、指法之奧妙、音色之純淨、風格之濃郁,韻味雋永、甜潤醇厚;
壓北方梆笛,奔放粗獷、開闊亢亮。 尤其在江南絲竹的基礎上,廣蓄並納,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體系和流派,被譽為“南方笛派的傑出代表”。
陸春齡創作的笛曲,以《今昔》、《喜報》和《江南春》更為膾炙人口。 1985年,他榮獲上海首屆文學藝術獎,1989年更以《 鷓鴣飛 》一曲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 1993年,他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被授予美國榮譽公民及金鑰匙獎。 2004年獲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授予“ 民樂藝術終身貢獻獎”殊榮。
摘自 上海音樂家協會網站
由中國國家文化部主辦,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承辦的“文華盃——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二屆民族樂器演奏比賽”,於去年10月在瀋陽舉行。 本次比賽新設立了民族室內樂項目,在全國數十個樂隊組合參賽,17個隊進入決賽的高端角逐中,由吳強任藝術指導的上海音樂學院“絲弦五重奏”組奪得了唯一的金獎。
“絲弦五重奏”產生於上世紀60年代,是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家、上海音樂學院胡登跳教授所創設的一種新型的民族器樂表演形式。 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胡登跳先生遴選出我國的二胡?蟆狎J?癒B琵琶、揚琴、中阮?蟀h琴?穢M古箏等主要以蠶絲為琴弦的5件民族樂器,並運用和聲、複調等西洋室內樂重奏的作曲技法進行寫作,創作和改編了《田頭練武》、《歡樂的夜晚》、《陽關三疊》、《Bartok》、《躍龍》等一大批古今中外各種風格的作品,於是“絲弦五重奏”就逐漸形成並流行了。 這一新穎的民樂品種在演奏上繼承了我國絲竹音樂既拉又彈各顯個性的傳統特色,又具有西洋重奏音樂呼應配合融為一體的優點,從而顯著提高了我國民族器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民族器樂藝術的發展。 因而當融古今而通中西的“絲弦五重奏”一問世,就獲得了音樂界的高度認同和人民大眾的熱烈歡迎,民族樂壇上下甚至一度出現眾人爭說“五重奏”的喜人局面。
作為“絲弦五重奏”的搖籃和發祥地,上海音樂學院一開始就有一支堅實的“絲弦五重奏”演奏班底,他們是古箏孫文妍、二胡吳之珉、揚琴郭敏清、柳琴?薑尹?簣i念冰和琵琶葉緒然,這5位都是在各自領域裡有著精深造詣的名家,他們配合胡登跳先生為“絲弦五重奏”的確立和推廣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而胡登跳先生的學生吳強則是以後起之秀的身份加入這個班底的。
吳強是我國傑出的柳琴、中阮女演奏家,她以隨心所欲、爐火純青的演奏,年紀輕輕就坐上了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柳琴分會副會長的交椅。 吳強1978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198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本科梅雷森先生的柳琴專業,並留校任教,2002年獲夏飛雲先生的民樂指揮碩士學位,現為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副教授,柳琴、中阮碩士生導師,“絲弦五重奏”課程指導老師。 她曾獲得文化部主辦的全國民族器樂觀摩比賽柳琴組第一名、“上海之春”演出獎、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和上海文藝人才“優秀教師獎”等眾多榮譽;
錄製出版了《畢茲卡歡慶會》、《春到沂河》、《劍器》、《在那遙遠的地方》、《Softlymusic一阮音樂》等柳琴、中阮個人獨奏專輯CD ;
撰寫有論文《古曲月兒高》,編著出版了《中國柳琴考級練習曲》和《中國柳琴考級曲集》,以及拍攝出版了《中國柳琴教程》教學VCDl0張。 就是這樣一位有著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青年民族音樂家,在恩師胡登跳先生謝世後,在她獲得民樂指揮碩士學位時起,就毅然接過了“絲弦五重奏”的接力棒。
提起帶隊參加這次“文華盃”比賽奪取金獎的事,性格倔強的吳強頗為動情。 這是一次面向全國各大藝術院校的大賽,也是第一次把小型民族器樂組合納入中國文化藝術獎國家最高獎項範疇的重要賽事,因而從中央到全國,各大藝術院校都紛紛調集最佳創作和演奏人員組成強勢陣容參賽,志在高層拼搏中一顯身手,但動力也伴隨著壓力。 比賽章程規定,參賽作品必須是中國的,而且要代表隊的原創之作,上音代表隊現有的《暢想》和《躍龍》兩部經典之作是胡登跳先生的老作品,急需符合參賽要求的高水平的新作。 這時,胡登跳先生的高足,作曲系的徐堅強先生挺身而出,以最快的速度趕寫出《對弈》和日後獲得創作銀獎的《囂板》兩部作品,無償奉獻。 接著便是排練時間和場地的問題了,每天必須利用課餘時間保證至少4小時的排練,場地也不固定,大家常常為此而費神。 排練的又是新作品,沒有現成的演奏範本可參照,尤其《囂板》一曲是根據越劇音樂創作的,更不易把握,於是吳強和徐堅强两位老師憑藉自己深厚的藝術功底,帶著學生們一遍又一遍地唱譜,去感受中國音樂、尤其是戲曲音樂的精妙,從而領悟和表現出其獨特的氣質神韻。 由於比賽地點由浙江的嘉興臨時改為遼寧的瀋陽,於是來回的盤纏、賽地的食宿,這經費又成了一個棘手的現實問題,為了能讓學生們集中精力安心排練參賽,吳強默默地墊付了大部分的費用。
比賽期間的瀋陽風和日麗,但吳強帶著5位女弟子,二胡張重雪、柳琴沈貝怡、揚琴宋珊瑚、琵琶施文卿和古箏姚曉蕾,用借來的樂器,在暫借的排練廳,在住宿處的客廳,長時間地排練,有同學因腰肌勞損,不斷改換演奏姿勢堅持練習。 比賽那天,老師和學生都既興奮又緊張,面對強勁的對手,她們就一個信念——奪金! 5個女孩擊掌鼓勁,充滿自信地登台,演奏從開始到結束無任何差錯,眼神和肢體語言等舞台形象堪稱完美,超水平發揮?}觀眾席沸騰了,吳強噙著淚花,手心沁著熱汗使勁為學生們鼓掌。

內容註

梅花三弄 -- 水鄉新貌 -- 鷓鴣飛 / 陸春齡改編 -- 節日舞曲(用巴烏演奏) -- 喜報 / 陸春齡 -- 月夜思親人 / 陸春齡, 陳大可 -- 行街 -- 漁夫曲 -- 鄉村花園 -- 友誼讚歌 -- 陽關三疊 -- 牧羊曲 -- 躍龍 -- 巴托克組曲 (三首) / 巴托克 -- 歡樂的夜晚 / 胡登跳 -- 天山之春.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