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0
0
0
孟德爾頌 第3, 4號交響曲Philips Best 100
- 題名: 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op. 56 /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 作者: Mendelssohn-Bartholdy, Felix, 1809-1847.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Scottish symphony.
- Italian symphony.
- 孟德爾頌 第3號交響曲
- 孟德爾頌 第4號交響曲
- Philips super best 100.
- 出版: Japan : Philips p2005.
- 叢書名: Philips super best 100 ;81
- 主題: Symphonies.
- URL:
https://serv.npac-ntch.org/CD/24A/C024235.htm
- 一般註:Made in Japan
- 演出者註: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Wolfgang Sawallisch, conductor.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19430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九歲即公開演奏,十歲進入柏林音樂院就讀,十二歲寫作生平第一首弦樂交響曲,更在十七歲時寫下家喻戶曉的「仲夏夜之夢」,德國浪漫樂派作曲家孟德爾頌,一生幸福富裕,其作品溫柔優美而富詩意。他於1821至1823年間,以十二、三歲之齡完成十二首弦樂交響曲,十五歲則創作了管弦樂內容更為充實而豐富的第一號交響曲,其洋溢的才華可見一斑。之後再完成其餘四首交響曲,確立了他成為浪漫派重要交響曲作曲家的地位。
1923年出生於慕尼黑的德國指揮沙瓦利許,長年以歐洲為活動範圍,初以輕歌劇指揮起家,曾擔任馬克維奇(Igor Markevitch)助理指揮,之後歷任科隆歌劇院、維也納交響樂團、漢堡愛樂、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以及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或首席指揮等職。
1957年首次演奏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在拜魯特音樂節亮相,1964年則首度帶領維也納交響樂團造訪美國。1993年,沙瓦利許接任費城管弦樂團總監一職,並於2000年率團來台演出,是當年台北樂壇的一大盛事,沙瓦利許的錄音多見於EMI與Philips兩家公司,尤以古典、浪漫派音樂與歌劇見長。
他完全背譜的功力與指揮技巧,在諸多樂評家眼中是一位實力派的德奧大師。
內容註
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op. 56 " Scottish" -- Symphony no. 4 in A major, op. 90 " Italian" /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