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94
0
0
0

Bruno Walter The Edition, Vol. 31海頓 第96號交響曲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39張華爾特晚年錄音全收錄。
內附32頁黑膠唱片大小解說(德、英雙語對照)。
曲目包含貝多芬、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布魯克納、馬勒、莫札特重要交響曲及彩排實況。
德國指揮家華爾特過世於1962年,去年是他過世五十周年紀念,所以作為他晚年最主要的簽約唱片公司和錄音作品收藏的索尼音樂,義不容辭地重新整理他的寶貴的錄音作品,發行了這套深具紀念意義的晚年錄音全集。華爾特在二十世紀音樂史上最主要的貢獻是作為德奧音樂藝術在美國地區傳承的重要代言人身份,以及他身為馬勒好友兼學生,在馬勒音樂復興與倡導上的努力。尤其是後者,如果不是華爾特在馬勒死後,接連首演了他的《大地之歌》和第九號交響曲,並持續在馬勒作品不被樂壇認可的情況下,毫不懈怠地演出,馬勒的音樂不會享有現今的地位與愛戴。
華爾特1876年出生於德國柏林,原姓是史勒辛格(Schelsinger),但因為這是猶太人的姓,在當時反猶太情結高漲的德國求職不易,在馬勒的協助下,他的姓氏才改為華爾特。八歲就進音樂院,九歲舉行第一場鋼琴演奏會,十三歲和柏林愛樂合作協奏曲,他在三十四歲前,還想以作曲家作為終身職,也不斷有作品發表,1910年後才放棄這個想法,專心朝指揮方向發展。這是因為他在聆聽馮‧畢羅指揮柏林愛樂的精彩演出後,才確定了終身的職志。十八歲時他第一次指揮歌劇演出,同年他就在漢堡歌劇院擔任合唱指揮時,遇見了當時也身兼指揮的作曲家馬勒,兩人從此結為好友。華爾特在二十四歲就站上柏林國家歌劇院皇家普魯士指揮家(Roya Prussian Conductor, 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的職位,與理查‧史特勞斯等人平起平坐,還為作曲家費茲納(Hans Pfitzner)歌劇指揮首演。二十五歲馬勒更進一步提拔他到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擔任助手,協助他的第八號交響曲首演事宜,隔年1911年5月18日,馬勒辭世,斷氣時華爾特就在他身旁聆聽他最後的遺願。
馬勒過世後他首演了兩部最後遺作:大地之歌和第九號交響曲,之後升任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總監,並與德國大文豪湯瑪士‧曼(Thomas Mann)結為至交。1929年華爾特成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卻因希特勒一再以他當作打壓猶太人在德國樂界發展過於突出的範本,不斷攻擊他而致使他處境難堪,並在納粹黨取得政權後成為第一個被打壓清算的對象,喪失了他在萊比錫的演出機會,接著一連串包括柏林愛樂的演出都被迫取消,他黯然離開德國,來到維也納發展,在1936年接下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一直,這也是馬勒生前最後的職位,但不久德國兼併奧地利,逼使當時正在巴黎錄音的華爾特遷居到巴黎,之後輾轉前往美國,從此定居洛杉磯,與湯瑪士‧曼、鋼琴家魯賓斯坦、小提琴家海飛茲比鄰而居。他在1942年推掉紐約愛樂邀請他擔任音樂總監的職務,原因是他年事已高,經過樂團一番努力,華爾特終於在1947年同意擔任音樂顧問一職。二戰後他又積極回到歐陸參與演出,尤其在薩爾茲堡和愛丁堡音樂節中,不斷展現不凡大師丰采,而這時他開始大量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BS)合作錄音,指揮由他們組成的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灌錄許多讓他留芳百世的經典錄音,1961年3月,在與該團完成一連串莫札特歌劇序曲的灌錄後,他從此不再錄音,隔年因心臟病發,病逝比佛利山莊,享壽八十六歲。
其實華爾特一生最致力的是歌劇演出,但在赴美後因美國的歌劇演出環境有限,他只好將大部份心力放在音樂廳,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也只有幸錄下他交響曲的演出。他在為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錄音時年事已高,但卻是最為樂迷所熟悉的「華爾特風格」,這晚年期間所錄下的馬勒交響曲錄音,堪稱為樂壇珍寶,因為這可以說是來自他觀察馬勒演出的第一手信息的傳承。另外,在布魯克納作品在美國尚未受到歡迎的年代,他的指揮,也成了維持這些曲目高水準演出的見證,同樣的,他的莫札特錄音,更是非常正統而充滿了浪漫時代指揮家風格的經典。

內容註

CD31 : Minuet and trio, no. 5 in F major (F-Dur), K. 599 -- Minuet and trio, no. 1 in C major (C-Dur), K. 568 -- Deutsche Tänze, K. 605 -- Maurerische Trauermusik, K. 477 (K. 479a) - Adagio -- Opera overtures. Die Zauberflöte, K. 620 -- Le nozze di Figaro, K. 492 -- Cosi fan tutte, K. 588 ; Der Schauspieldirektor, K. 486 / Mozart -- Symphony in D major, Hob. I:96 (The miracle) / Haydn (57:49).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