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70
0
0
0

Jiří Kylián : mémoires d'oubliettes

館藏資訊

摘自 舞蹈辭典 網站
荷蘭舞蹈劇場 NederlandsDansTheater
荷蘭舞蹈劇場成立於1959年,係由卡洛.勃尼(CarelBirnie)與班潔明.哈克維(BenjaminJarkarvy)為脫離「荷蘭國家芭蕾舞團」(HetNederlandsBallet)而組成的。
舞團成立宗旨為渴望自傳統舞蹈中解放,以探索現代舞各種不同型式的結構。
對於舞蹈語言的原創性,舞團本身律動的生命力,美國式古典和現代舞交織的手法,皆豐富了該舞團的領域,故此團能在現今世界舞壇中立於赫赫顯著之地位。
舞團成立之初,傑伯.福利爾(JaapFlie)、儒狄.丹茲克(RudivanDantzig)、漢斯.曼恩(HansvonManen)、查爾斯.查尼(CharlesCzarny)、喬伯.山德斯(JobSanders)皆為舞團竭盡不少心力。
1959年九月五日於比利時奧斯登舞蹈季首演時,即贏得空前的成功,三天後在馬特勒克亦得滿堂彩。
由於舞團水準及地位不斷提升,海牙市政府於1961年宣佈給予永久的政府補助津貼。此外,來自中央政府大筆的經濟支援,使舞團能享有經濟的支援與榮譽。
1962年舞團與美國著名編舞家約翰.巴特勒(JohnButler)、葛蘭.泰特利(GlenTetley)、喬伯.山德斯,安娜.索克洛(AnnaSokolow)等人合作,為舞團注入新精神和技巧,使舞團邁入另一里程碑。
當哈克維和曼恩於七○年代初離開舞團時,舞團陷入另一不穩定期的轉型期,直到1975年,由季利安受聘擔任藝術總監與漢斯.尼爾共同主持大局,舞團開始發展至另一巔峰。
季利安出生於布拉格,曾接受古典芭蕾、民族舞和瑪莎.葛蘭姆技巧的訓練,1967年獲獎學金至倫敦皇家芭蕾舞學校(TheRoyalBalletSchool)進修一年,隨後於1968-1975接受約翰.柯蘭可(JohnCranko)之邀,至德國「司圖加芭蕾舞團」(StuttgartBallet)擔任主要舞者,在柯蘭可的鼓勵下,發表創作展現其驚人編舞才華,成為受人矚目的熠熠之星。
1975年季利安二十八歲時,即被「荷蘭舞蹈劇場」聘為藝術總監,在季利安二十多年來的努力發展下團編制分一、二、三團,一團(NDT1)有三十二名舞者,二團(NDT2)有十二名二十一歲以下的舞者,而三團(NDT3)則是舞臺經驗豐富、肢體成熟四十歲以上的舞者,並有為他們特別設計的舞碼。
這三團就是荷蘭舞蹈劇場能夠完整的呈現舞蹈藝術家們的一生。
季利安的妻子薩賓娜.庫菲柏格(SabineKupferberg)是NDT3團的舞者,就是她給予他創立NDT3團的靈感,NDT3團目前最老的舞者是六十二歲。
舞團目前在哈格鎮(Hauge)擁有專屬劇院五座的排練場、一座華麗的主要劇場和完善的設備,這可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專門為舞蹈演出設計的五座表演場地。
季利安已為舞團創作了約六十齣舞作,同時其作品亦為其他舞團納編為定目舞碼。
1988年范.曼恩重返舞團,成為駐團編舞家。
1999年八月一日其為了更專注為舞團迎向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卸任藝術總監與行政的工作,由現任皇家舞校專業舞者教育總監瑪麗.沙史塔接任,季利安則擔任駐團編舞家與藝術顧問。
至今,舞團已被譽為荷蘭最佳的藝術大使和世界當代舞蹈大師級的舞團,肩負著歐洲傳統芭蕾與美國現代舞蹈橋樑的責任。
荷蘭舞團能有今日的成就,主要感謝來自歐洲的舞團藝術總監和編舞者益里.季利安、音樂指導大衛.波西林(DavidPorcelyn)、常任董事卡洛.勃尼等人為舞團付出不少的汗馬功勞。
舞團擁有的作品:《情之所至》(PetiteMort)、《落凡天使》(FallingAngels)、《詩篇交響曲》(SymphonyofPslams)、《遊戲不在》(NoMorePlay)、《回歸荒原》(ReturntotheStrangeLand)、《沈默教堂》(SubmergedCathedral)、《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寂靜哭泣》(SilentCries)、《戰地彌撒》(FieldMass)、《交響曲》(Sinfonietta)、《心靈迷宮》(Heart´sLabyrinth)、《夢之舞》(DreamDances)、《婚禮》(Svadebka)、《六支舞》(SechsTanze)、《頑童驚夢》(I,EnfantetlesSortilegrs)、《石桌彌撒》(GlagoliticMass)、《D大調交響曲》(SymphonyinD)、《荒蕪小徑》(OverGrownPath)、《夢幻時刻》(Dreamtime)、《流浪者》(Nomads)、《月姬》(Kagugu-Hime)、《美夢》(Sweetdreams)、《大兵的故事》(HistorieduSoldat)、《在未知的地方》(WhereaboutsUnknown)、《獨一無二》(OneofKind)、《王者之風》(BellaFigura)、《童戲》(Kinderspelen)、《舞蹈學校》(TanzSchul)、《遺忘地域》(ForgottenLand)、《踏腳石》(SteppingStone)、《似未曾遊》(AsifNeverBeen)、《卡古雅婷》(Kagurahime)等。
摘自 一個人劇場 網站 荷蘭舞蹈劇場
荷蘭舞蹈劇場簡稱NDT,成立於一九五九年,是由出身於荷蘭芭蕾舞團的十八位團員組成,他們之所以離開傳統導向的母體另立門戶,是希望可以嘗試新觀念,開發新的舞蹈形式。
舞團初創,在沒有自己的場地、缺乏官方補助,甚至也還沒有自己的固定觀眾群的情況下備嘗艱辛,不久當兩位創團元老班雅明‧哈卡維(Benjamin Harkarvy)與漢斯‧曼恩(Hans van Manen)也撒手撤退,這個新團隨即面臨動盪、革命不成的危機。
就在此時,尤里‧季利安(Jiri Kylian)出現了。
當尤里‧季利安(Jiri Kylian),這個年僅二十八歲的年輕人,在一九七五年空降受聘擔任藝術總監之後,舞團的危機一變而為轉機。
自此直到一九九九年卸任的二十多年間,季利安不但讓自己躍居世界級的頂尖編舞家,荷蘭舞蹈劇場也在他任內擴增為三個團,並且有了自己專用的劇場,還成為國際性的表演藝術團體。
此番霸業自然非季利安一人所能成就,但眾人推崇的焦點均集中在他身上,其中最為人讚許的有:
其一:季利安式獨特且富詩意的編舞風格:
即融合古典芭蕾、瑪莎葛蘭姆現代舞、民族舞與現代劇場觀念,轉而成一種擁有活躍的生命力、充滿活潑的生活樂章,以及如流水般源遠悠長的舞蹈風格。
其二:開放多元的作風:
季利安廣邀各方編舞好手客座舞團,隨時為舞團和舞者尋找更新的創作泉源,豐富舞團。
其三:領團創業的遠見:
主團NDT1
是由二十二歲到四十歲的舞者組成,是該舞蹈劇場的主力,多表演較高難度的舞碼,算是舞者生命最輝煌的一個階段。
NDT2
於一九七八年成立,是由十七歲到二十二歲的舞者組成,鼓勵編舞新秀大膽試身手,由於此時身體的可塑性及爆發力最強,所以舞碼以實驗創新為主,為舞者未來的舞蹈生涯鋪路。
NDT3
於一九九一年才創立,打破了舞者生涯僅止於四十歲的迷思,是專屬於四十歲以上的舞者的團體。季利安偏好以交流的方式,來與這些為舞蹈奉獻一生的舞者們,一同尋找出編寫專屬於他們的舞碼,經由紀利安感性的舞蹈語言催化之後,此團往往表現出最扣人心弦的情緒張力。
季利安希望能呈現不同階段、歲月歷練、經驗下的舞風,同時也有助於舞者的生涯發展。
尤里‧季利安(Jiri Kylian)是一位捷裔的編舞家,他的作品以快速無比的舞姿幻化出魔性的張力見稱,每一刻、每個動作都連貫得仿如汨汨溪流般快速流暢,但卻又有著令人無法猜透下一步的迷幻感。
他的作品訴諸人性,融合了古典芭蕾的抒情澄澈與現代舞的情感力量,近年更趨於回歸自然。
在他編寫的舞碼下,每一個舞姿都似渾然天成,毫無催迫感,但卻仍營造出某種讓觀眾覺得差一點追不上每一個動作的氣氛,那是如何豐富無比的動力、如何嫚妙緊扣人心的韻律!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任想像騁馳,就是這般新穎動人的視覺感受,成就了季利安「舞蹈詩人」的美名。
季利安不但編舞出色,更是位能令各團員都深深投入、發揮熱情與忠誠的藝術家。廿多年來基利安為荷蘭舞蹈劇團創作近五十多個題材多樣化、風格多變的長、中、短篇舞蹈作品。
他常以獨特的原創性,多層面的意象,加以儲心營造的舞台效果,混合的配樂選曲,呈現匠心獨運,扣人心弦的舞蹈展演。
說到季利安的工作方式,他的親密愛人,也是身處NDT3的莎賓娜說,早年的季利安較注重事先的準備與構思,不過與第三團舞者的合作方式一直都傾向自由開放。通常,音樂是最初被決定的,然後,到了排練場,季利安會給舞者聽音樂,或者就一個主題概念展開對話。
她說,大家會有非常非常多的對話及發展,過程會被拍攝下來,之後,季利安把拍下來的排練片段給舞者看,跟舞者說他要哪一段、哪種感覺。
基本上,季利安的編舞,是在做一種從舞者給出的材料中揀選,而後重組的工作。
季利安曾說,只要你還有話必須透過舞台去訴說,你就有權站在舞台上。
當然,生老病死無可逆料,這個團有些定目演出,就因為是針對某個舞者量身訂作的作品,在舞者過世或重病再也不能跳的時候,屬於他們的舞作就成了回憶,無法重演,這也是荷蘭舞蹈劇團最特別的地方。
季利安特別針對三團的成員量身訂做舞碼,目前已累積超過三十部了,大約每隔兩年,季利安就會針對當時團員身體特性再編寫新的作頻,讓觀眾看見舞者成熟智慧的詮釋。
荷蘭舞蹈劇場在季利安手上發展成為三個團對舞團影響很大;一九八七年兩廳院開幕時就請到舞蹈團二團來臺,一九九九年則邀請一團二OO二年除了主團外,首度請來由四十歲以上舞者組成的三團在國家劇院登台演出,依然造成轟動。

摘要註

Rare documentary that provides a close look at choreographer Jiří Kylián's life and work.

內容註

Documentary (52 min.) -- Wings of wax / Nederlands Dans Theater ; choreography by Jiří Kyliá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