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95
0
0
0

柴可夫斯基 第5號交響曲

館藏資訊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約瑟夫·阿萊斯·克里普斯(德語:Josef Alois Krips,1902年4月8日-1974年5月16日),奧地利著名指揮家和小提琴家。
克里普斯出生於維也納,繼而成為曼第澤夫斯基 (Eusebius Mandyczewski)和魏因加特納 (Felix Weingartner的徒弟。1921至1924年間,在維也納民俗歌劇院Wiener Volksoper)擔當魏因加特納的助理和合唱隊的總監。其後克里普斯成為了不同樂隊的指揮,如在1926至1933年間,成為卡爾斯魯厄當地樂團的音樂總監。1933年回歸維也納,擔任民俗歌劇院的常駐指揮,1935年成為維也納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Wien)教授,並開始每年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指揮音樂會,直至1938年。
雖然自幼是天主教徒,但由於父親是猶太人,因此克里普斯在德奧合併後,離開了維也納,移居貝爾格勒,以免無法繼續指揮生涯。但克里普斯也只能在貝爾格勒的歌劇院和愛樂管弦樂團工作一年多,南斯拉夫便淪為德軍佔領,餘下的戰爭歲月,克里普斯便在食品工廠擔當工人渡過。
戰爭結束後,克里普斯1945年回到奧地利。由於未曾為納粹政權服務,成為第一批獲盟軍批准工作的指揮家之一,更成為戰後,首位指揮維也納愛樂和在薩爾茨堡音樂節指揮的指揮家。更因克萊門斯·克勞斯被盟軍禁演,克利普斯得以指揮了1946和1947年兩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950至1954年間,克里普斯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其後成為水牛城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和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1963-1970)。而他自1963年倫敦皇家歌劇院和1966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次登台後,便是這兩大歌劇院的常客。1970年克里普斯成為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藝術總監。而在1970至1973年間,他成為了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克里普斯1974年逝世於瑞士日內瓦,享年72歲。
柴可夫斯基 第5號交響曲
e小調第5號交響曲,作品64,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創作於1888年5月至8月期間。同年11月6日於聖彼德堡作首演,由作曲家親自指揮。e小調第5號交響曲,作品64,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創作於1888年5月至8月期間。同年11月6日於聖彼德堡作首演,由作曲家親自指揮。
1888年,柴可夫斯基以指揮家身份作巡迴演出,來到德國漢堡,並認識了當地的一位音樂家評論家拉勒門特(Theodore Avé-Lallemant,1806-1890)。拉勒門特是一位極執著於傳統音樂模式(尤其是尊崇自己德爾志的音樂)的學者。他希望柴可夫斯基可以定居於此,不過被柴可夫斯基婉拒他的邀請。另一方面,柴可夫斯基卻於這段時期創作出本曲,藉此向拉勒門特等一類的傳統派學者證明,他能寫出一首能滿足傳統派要求的交響曲。後來他在給贊助人梅克夫人的信中亦指出:「我力求令此曲盡善盡美。」
本曲和《第4號交響曲》都有相近的地方。兩曲都是環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然而不同的是,本曲的共同主題,可以在四個樂章都找到。同樣的寫作手法,在兩年前完成的《曼弗雷德交響曲》已經採用過。
本曲中的共同主題,靈感來自同袍葛令卡的歌劇《沙皇的一生》(A Life for the Tsar)中的一個選段。在第一樂章出現時,像是一首葬禮進行曲,但慢慢轉化成為最後一個樂章中帶勝利氣氛的進行曲。作曲家認為本曲有一個特定的主題:「聽天由命」(providence)。從作曲家1888年4月15日的個人筆記中,有過這樣的描述:「命運是註定的。無論你覺得是無可奈何地接受又好,或是覺得不可思議的都好,其實[兩者]都是相同的。」
固此,共同主題不斷的轉變,正正是表達了作曲家在「聽天由命」的理念下,表達出樂觀的性格,這和他及後的《第6號交響曲》所表達很不相同。

內容註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 Tchaikovsky -- Symphony no. 99 in E flat major / Joseph Hayd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