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92
0
0
0

貝多芬 第4號交響曲

館藏資訊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約瑟夫·阿萊斯·克里普斯(德語:Josef Alois Krips,1902年4月8日-1974年5月16日),奧地利著名指揮家和小提琴家。
克里普斯出生於維也納,繼而成為曼第澤夫斯基 (Eusebius Mandyczewski)和魏因加特納 (Felix Weingartner的徒弟。1921至1924年間,在維也納民俗歌劇院Wiener Volksoper)擔當魏因加特納的助理和合唱隊的總監。其後克里普斯成為了不同樂隊的指揮,如在1926至1933年間,成為卡爾斯魯厄當地樂團的音樂總監。1933年回歸維也納,擔任民俗歌劇院的常駐指揮,1935年成為維也納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Wien)教授,並開始每年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指揮音樂會,直至1938年。
雖然自幼是天主教徒,但由於父親是猶太人,因此克里普斯在德奧合併後,離開了維也納,移居貝爾格勒,以免無法繼續指揮生涯。但克里普斯也只能在貝爾格勒的歌劇院和愛樂管弦樂團工作一年多,南斯拉夫便淪為德軍佔領,餘下的戰爭歲月,克里普斯便在食品工廠擔當工人渡過。
戰爭結束後,克里普斯1945年回到奧地利。由於未曾為納粹政權服務,成為第一批獲盟軍批准工作的指揮家之一,更成為戰後,首位指揮維也納愛樂和在薩爾茨堡音樂節指揮的指揮家。更因克萊門斯·克勞斯被盟軍禁演,克利普斯得以指揮了1946和1947年兩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950至1954年間,克里普斯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其後成為水牛城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和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1963-1970)。而他自1963年倫敦皇家歌劇院和1966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次登台後,便是這兩大歌劇院的常客。1970年克里普斯成為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藝術總監。而在1970至1973年間,他成為了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克里普斯1974年逝世於瑞士日內瓦,享年72歲。
貝多芬 第4號交響曲
《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作品60,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1806年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該作品篇幅不長,較為輕巧優美,是同類作品中常被忽視的一部。舒曼評價之為「兩座北歐大神之間的溫柔希臘少女」,以和前後的《第三交響曲「英雄」》和《第五交響曲「命運」》作對比。但該作品中亦不乏充沛有力的樂段。
1806年,貝多芬在他當時的贊助人李赫諾夫斯基親王家度暑假時,歐珀斯多夫伯爵來訪,後者是親王的親戚。伯爵聆聽了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他對之十分喜愛,並要求貝多芬給他創作一部新交響曲,答應給出可觀的稿費。貝多芬於是暫停了《第五交響曲》的創作,在歡快的情緒下完成了該作品。貝多芬與同時期創作的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品之外,還包括其《小提琴協奏曲》和歌劇《費德里奧》的草稿。
作品首演於1807年3月,弗朗茨·約瑟夫·洛科維茨親王家舉辦的一場私人音樂會上。同時也首演了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和《第四鋼琴協奏曲》。第一場公眾首演則於1808年4月13日在維也納舉行,由貝多芬親自指揮。
該作品即題獻給歐珀斯多夫伯爵伯爵,獻辭稱「獻給西里西亞貴族弗朗茨·馮·歐珀斯多夫伯爵」。

內容註

Symphony no. 4 in B flat major, op. 60 / Ludwig van Beethoven -- Scena e Aria "Ah! Perfido", op. 65 / Ludwig van Beethoven -- Salome, op. 54 - closing scene / Richard Strauss.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