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575
0
0
0

明可斯 舞姬全區 ; 藍光版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DVD館 網站
「舞姬」這個字是從俄文拼成拉丁字母而來,原意是神廟中的舞孃。這是由法國編舞家佩提帕(Marius Petipa)依作曲家明可斯的音樂編寫成的舞碼。此劇首演於一八七七年,地點在俄國聖彼得堡的波修瓦皇家劇院內。佩提帕和柴可夫斯基同時代,也是包括「天鵝湖」在內的三大芭蕾舞劇編舞和催生的關鍵人物。「舞姬」一劇在後世一直是「抽象芭蕾」史上最重要的代表性舞碼,尤其是劇中「影之王國」一場戲,經常被單獨選出來表演,是最能展現古典芭蕾之美的舞作。
「舞姬」的故事出自佩提帕的手筆,他是當時聖彼得堡皇家劇院的首席芭蕾舞大師,明卡斯當時也跟著佩提帕從巴黎來到聖彼得堡,擔任皇家芭蕾的作曲家。劇情描寫舞姬妮姬雅和戰士索洛相戀並互許終生。婆羅門最高祭師卻也愛上妮姬雅,但大君卻選了索洛當他女兒的未婚夫,妮姬雅對此事卻渾不知情,還答應地在索洛和大君女兒的訂婚典禮上表演舞蹈祝賀。最高祭師為了破壞小兩口,就將兩人互許終生的事告知大君,沒想到大君竟然下令將妮姬雅處死。就在訂婚典禮上,妮姬雅捧著大君送她的花籃翩翩起舞,卻不知花中藏有毒蛇,一口將她咬死。妮姬雅死後,索洛在夢中與她相遇,兩人重修舊好。隨後在婚禮上,眾神現身為妮姬雅復仇,毀掉神廟以及整個王朝,最後索洛和妮姬雅魂魄飛升到喜瑪拉雅山重逢。
舞姬雖然是古典芭蕾名劇,但西方世界一直到一九六一年才開始注意到此劇,一九六三年,俄國芭蕾舞家紐瑞耶夫才和瑪格方登合作第一次演出全劇,自此讓西方愛上此劇。但是即使到此時,明卡斯的原作音樂卻始終無人能取得,只能就鋼琴譜來改編,到一九八零年,此劇的音樂依然只保存在蘇聯,西方舞團最多只取得四分之三的明卡斯原譜,其餘部份都是由約翰蘭克貝里改編自鋼琴譜。而全劇真正能夠依原始明卡斯樂曲完整演出,則要到公元兩千年,蘇聯解體並開放後。

摘要註

The Ballet of the Teatro alla Scala performs Makarova's revision of Petipa's La bayadère.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