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55
0
0
0

馬勒 大地之歌全區 ; 英德法意日文字幕

館藏資訊

摘自音樂的家 網站
「大地之歌」,原名為「大地之歌,為男高音、女低音(或男中音)與管絃樂的交響曲」。
1907年,馬勒寫作此曲時,恰逢人生的最低潮,當時的他,不僅音樂生涯遭受打擊,心愛的長女瑪莉亞也因染猩紅熱和白喉去世,另一方面又預感到自己死期將近,在前往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任職之前,開始構思新作。
1908年,當他潛居至阿爾卑斯山,尋求心靈的平靜時,期間,見怪石嶙峋,感悟天地蒼涼,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情懷寄託在音樂之間,偶然自貝特格(Hans Bethge, 1876-1946)翻譯的中國詩集「中國笛」(Die chinesiche Flote)中取材選出七首詩,寫成以交響樂編制六個樂章構成的歌曲,耗時兩年完成了曠世鉅作《大地之歌》,成為馬勒交響樂曲中最具特色的曲子,雖然來不及聽到這闕樂曲的首演就辭世,但馬勒嘔心瀝血創作成的《大地之歌》,悲歡交陳,黯淡中隱約有著對未來的憧憬,流露看透命運的豁達,獨特的生命觀與音樂風格表露無遺。 馬勒說,交響曲必須得要像這個世界一樣無所不包。但馬勒的精神世界卻是一連串的衝突與掙扎。與其以什麼融合東西的字眼來看待「大地之歌」,不如說馬勒與中國詩人的神奇相印,又一次拓展了自己的生命基調。
由於「大地之歌」的六個樂章,是參酌中國古詩詞之意境而成,所以有很多人試著將不同的唐詩,對號入座至六個樂章中,可惜沒個定論。後經大陸學者考證,才形成以下這麼一個較為確定的面貌:
第一樂章:李白《悲歌行》1, "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Drinking Song of the Earth's Sorrow)
第二樂章:錢起《效古秋夜長》2, "Der Einsame im Herbst" (The Lonely Man in Autumn)
第三樂章:李白《江南春懷》(或《題元丹秋山居》)3, "Von der Jugend" (Of Youth)
第四樂章:李白《採蓮曲》4, "Von der Schönheit" (Of Beauty)
第五樂章:李白《春日醉起言志》5, "Der Trunkene im Frühling" (The Tope in Spring)
第六樂章: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王維《送別》6, "Der Abschied" (The Farewell) I. II. III. IV.

摘要註

September 2012 live performance at Victoria Hall in Geneva, Switzerland. Features Gustav Mahler's song cycle Das Lied von der Erde (The song of the Earth), and Richard Strauss's tone poem Tod und Verklarung (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 Renowned soloists Paul Groves, tenor, and Thomas Hampson, baritone, perform.

內容註

Tod und Verklärung, op. 24 / Strauss (23:38) -- Das Lied von der Erde (68:09) . 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9:19) ; Der Einsame im Herbst (10:02) ; Von der Jugend (3:26) ; Von der Schönheit (7:23) ; Der Trunkene im Frühling (4:50) ; Der Abschied (29:33) / Mahler.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