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55
0
0
0

笛卡之聲Ⅱ- Vol. 11蓋希文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館藏資訊

摘自 U-Audio音響共和國 網站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大約在1888年,一路風行到二十世紀初,此後唱片出現,更方便的聆聽方式取代了腊捲軸,Decca唱片因緣際會,在1914年推出了第一部「可攜帶式留聲機」,在英國「每日郵報」刊登廣告,稱之為Decca。百年歷史的累積,Decca不僅是當今最重要的唱片品牌,更是見證百年音樂紀錄歷史的活字典。在「Decca Sound」限量套裝當中,收錄50張精彩唱片,更是愛樂者不可多得的好收藏。
Decca不僅是唱片公司,更是「寫唱片歷史」的重要成員,在1919~1929年間,Decca發行所謂「電子錄音的超級唱片」,二次戰後更首度推出「全頻段錄音」(ffrr, 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1950年推出了第一款適用於ffrr唱片所使用的唱臂,並推出十二吋LP。1958年再接再厲,推出「全頻段立體聲錄音」(ffss),1962年在推出「全方位立體聲」(Phase 4 Stereo)。這些錄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都出自同一家公司之手,可見Decca不僅是唱片史的見證者,更是歷史的創造者。
無論是唱片愛好者,或是對唱片僅有簡單認識的人,應當都聽過所謂「Decca之聲」,可是很多人對所謂「Decca之聲」的內容並不是很瞭解,可能有人還搞不清楚是不是和「台灣之聲」有關係。所謂的「Decca之聲」和他們所發明的錄音方式有關,早年從單聲道進化到立體聲的時代,錄音師並沒有所謂的「範本」,錄音現場該怎麼擺放麥克風,其實都還在實驗,在單聲道時代,反正麥克風只有一支,只要管錄音現場是不是夠安靜就好,但立體聲時代要考慮麥克風間距,甚至麥克風擺放的角度,都會影響錄音成像的好壞。在1954年時,Decca旗下三位重要錄音工程師,分別是Arthur Haddy、Roy Wallace與Kenneth Wilkinson,發明了所謂「笛卡樹」( Decca Tree),樹立了交響樂錄音的麥克風擺放典範。「笛卡樹」不是單純使用兩只麥克風,而是三只,麥克風架在樂團前方,高高掛起,通常使用三只無指向麥克風,藉以兼顧立體音場與音像。
「Decca Tree」之所以能成為典範,和Decca三位錄音工程師的努力有密切關係,尤其是Kenneth Wilkinson,這位傳奇錄音師曾三度獲得葛萊美最佳錄音工程獎,在世時曾與超過150位指揮合作錄製唱片,堪稱唱片史上最偉大的錄音工程師之一,而「Decca Tree」之所以成為古典唱片錄音典範,也和Wilkinson不斷反覆實驗調整,把成果透過錄音呈現,逐漸成為古典錄音的麥克風架設「範本」。
這套54張CD的限量專輯,收錄了這段時期五十套最優秀的錄音。每一套專輯都是初版封面,並有完整的錄音資訊與大量的照片。專輯還附有一本解說冊,詳細說明「全頻段立體聲」的發展歷史,以及音樂家與錄音場地的介紹。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是作曲家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於1928年間所寫之管弦樂交響詩,內容表達出極為濃厚的法美情懷。
蓋希文創作此曲之靈感源自他的巴黎假期。當時他對巴黎這個法國首都興奮不已,並決定將各種印象和想像化成音樂作為表達;他在巴黎譜寫此樂曲,在一次前往維也納行程的途中進行配器工作,首演則在紐約,於1928年12月31日由瓦德·丹路殊(Walter Damrosch)指揮紐約愛樂演出。
此曲開始時以弦樂和雙簧管奏出主題,帶出一片朝氣蓬勃的境況,彷彿一個美國人以輕快的步履穿梭巴黎的大街小巷。曲中有計程車的響聲(蓋希文在首演時更用上了4個巴黎計程車響聲作陪襯),而伸縮號的旋律片段暗示那個美國人走過一個舞廳。然後單簧管以走路的步伐吹起第二個主題,獨奏小提琴更繪影繪聲,描繪出一位年輕女士。可是,美國人卻抵不住一絲鄉愁,此時響起了弱音小號奏出的藍調主題,而這個主題亦成為曲中最耳熟能詳的旋律。樂曲結尾令人精神一振,帶出的感覺正好表出他緬懷巴黎之情懷。

內容註

An American in Paris / George Gershwin -- Appalachian spring / Aaron Copland -- Candide - overture / Leonard Bernstein -- bouns : Lincoln portrait / Aaron Copland -- Contextures riots - decade '60 / William Kraft.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