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659
0
0
0

馬勒交響曲全集, Vol. 3馬勒 第3號交響曲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馬勒的前四首交響曲都與他早年的歌曲集「兒童的魔法號角」有莫大的關聯,從第五號開始,開始脫離這些歌曲的影響。他的前兩號交響曲引用此套歌曲集中的旋律作為主題,到了第三號交響曲,則採用其中「三位天使高歌」作為其中一個樂章的主題,又在第四號中引用「天國的生活」作為終樂章的主題。根據馬勒妻子艾瑪的說法,馬勒在第六號交響曲中,想要捕捉她和兩個女兒的丰采:在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和第三樂章的中奏段中,可以聽到這個分別代表母親和女兒的象徵;至於終樂章裡,他以英雄的姿態描述了自己,並讓三次命運的重擊降落在他身上(曲中以鎚子敲擊聲象徵)。據說在彩排此曲時,馬勒曾在後台暗自啜泣,因為他似乎覺得這樣的描述,是用音樂預言了他自己的死亡。
果然,厄運在隔年就來找他,曲中描寫的女兒瑪麗亞過世,他自己從維也納歌劇院辭職,並且還被診斷出心臟病。一向懼怕死亡的馬勒,為了規避命運,乃將終樂章最後一鎚刪去,但卻無濟於事。此曲以進行曲的風格殺伐地展開,成為全作悲劇性主旨的關鍵。
馬勒在1901年開始創作第五號交響曲,並於隔年夏天完成,這是他在第一號交響曲之後,第一次重新採用純器樂交響曲的創作型式,但他在此曲的終樂章,還是引用了一首魔法號角的歌曲旋律。此曲1904年由馬勒親自在科隆指揮,全曲分成三部份、共五樂章,給人一種從黑暗到光明的變化,也成了音樂學者口中馬勒特有的「演進調式」手法象徵。在第八號交響曲裡,馬勒忽然又轉回他早年對於歌唱的迷戀,將整闕交響曲寫成一部巨型的清唱劇,然後原本預定的第九號交響曲,也就是「大地之歌」,則因為恐懼歷來交響作曲家在創作完第九號交響曲之後,都會蒙命運之神寵召的宿命,而將之改名為「大地之歌」。
至於第十號交響曲基本上在馬勒生前只完成了草稿,前三樂章有配器了部份,但其餘樂章則付之闕如,長久以來,許多人都認為第二、四、五樂章應該是永遠不可能問世演出的,但音樂學者庫克則從馬勒殘稿中構思出完整的樂曲,將此交響曲接生到世上,馬勒遺孀一開始非常反對此版上演,但在紐約聽到此曲廣播後,終於被說服。第十交響曲至今有三個以上的復原版,庫克版最廣為人知。
現今柏林愛樂總監拉圖對馬勒有非常強烈的認同,他18歲時就在眾人反對下指揮了馬勒第二號交響曲,他曾說過馬勒對他而言,比許多其他作曲家重要的多,也因此在他唯一完成過的三套作曲家交響曲全集中,這套馬勒交響曲耗費了最長的時間灌錄,他從1984年灌錄其中的「悲愁之歌」開始,一直到2004年灌錄第八號交響曲,前後經歷了20年。這套馬勒交響曲全集,正好見證他從初綻露頭角到聲勢如日中天的20年,裡面最早灌錄的第二號交響曲更獲得留聲機大獎的肯定,也因此這套錄音,可以說是認識拉圖、認識馬勒最好的一套收藏。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D小調第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 3)乃古斯塔夫·馬勒的第三首交響曲作品,於1893年至1896年間寫成。該首涉及龐大陣容的音樂,需要較長時間演奏,奏完約需耗時90至100分鐘。
馬勒在首四套交響曲之每章節當中,亦以標題音樂之主題標示涵意。第三號交響曲所述之標題如下:
1. 「牧神甦醒,夏季昂首闊步地邁進」
2. 「草地上花兒跟我說」
3. 「林中鳥獸跟我說」
4. 「人跟我說」
5. 「天使跟我說」
6. 「愛跟我說」
上述標題在1898年出版交響曲時被予以刪除。
原訂出現之第七標題「小孩跟我說」,卻於其後被刪去,但後來又出現於第四號交響曲當中並作為最終樂章。
此交響曲由於樂段極廣及其人物、構造相差異之緣故,跟交響曲極不相似,然而又在馬勒眾作品當中自成一格。以「跟該首交響曲一樣概念奇異」見稱的首段樂章,描繪出原始時期牧神甦醒為引子,堪稱19世紀最長奏鳴曲式單一樂章;該處又有一個極美妙的次中音長號所形成之清晰音節,並於後期形成;由此處開始(包括明顯地出現之長度),皆每處出現創新之地方。以高座見稱的無數個單獨鼓聲以歷時30秒形成韻律式的段落,與此同時,8個圓號為開首段重新出現,並連同於發展部出現的各主題亦在再現部出現,最後在最高漲的氣氛下結束。
第三樂段透過馬勒早期的音樂《夏日換班記》(Ablösung im Sommer)潛移默化,形成與布穀鳥有關之片段;第四樂章以「午夜之歌」為題,取材自尼采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第五樂章則是根據《少年魔號》改編而成的「天使跟我說」。
最後一個樂章以最慢板開始,五部絃樂一直都佔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直至轉拍子時雙簧管的加入才打破絃樂壟斷的情況,代表上帝的愛的主題旋律在圓號和其他管樂中不斷重覆,氣氛漸漸推向高潮,長大的結尾,樂隊一直維持在D大調的主和絃及屬和絃之間徘徊,加上兩部定音鼓的輪流交替以維持高潮,最後引到最高的境界中完結全首交響曲。
馬勒在創作第三交響曲期間,曾與一位名叫娜塔麗·鮑雅-里希納(Natalie Bauer-Lechner)的中提琴手成為要好的朋友。創作過程當中,馬勒並無透露創作內容予公眾,反而將之透露予鮑雅-里希納。她亦為第三交響曲作私人記錄,由此可見她對馬勒第三交響曲有著極深遠的影響。

內容註

Symphony no. 3 in D minor -- Lieder aus Des Knaben Wunderhorn / Gustav Mahler.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