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558
0
0
0

柴可夫斯基 睡美人-芭蕾舞全區 ; 藍光版

館藏資訊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斯韋特蘭娜·扎哈諾娃(Svetlana Zakharova,1979年6月19日-)是一位著名的烏克蘭首席芭蕾舞者。斯韋特蘭娜出生在烏克蘭,六歲學習民族舞蹈,表演風格獲好評,是著名的波爾采劇院和斯卡拉劇院(La Scala Theatre Ballet)首席舞蹈演員。她在2014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的芭蕾舞劇《戰爭與和平》片段中飾演了第一次參加舞會的娜塔莎·羅斯托娃。
摘自 正一的博客 網站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The Bolshoi Ballet)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的最早起源,是於1773年在莫斯科孤兒院(Moscow orphanage)中挑選學生,開設舞蹈班,由意大利籍的舞蹈教師飛利浦·貝卡利(Eilippo Beccari)加以訓練。 1776年3月17日,當時莫斯科市的彼得·烏魯索夫(Peter Urusov)王子和一個英國的雜耍藝人班主邁克爾·梅多克斯(Michael Maddox)獲准經營劇場,劇院建在茲納明卡街上,由梅多克斯出任經理,名字就叫梅多克斯劇院(Maddox Theatre),由孤兒院舞蹈班的男女演員組成的私營舞蹈團在這裡演出。
1780年12月30日,劇院搬至彼得羅夫大街,仍舊由梅多克斯與烏魯索夫合資經營,只是名字改成了彼得羅夫​​劇院(Petrovsky Theatre),舞蹈班與戈洛夫金娜農奴劇團在劇院聯合演出了第一部舞劇《奇異的玩具店》(La BoutiqueFantasque)。這是俄國戲劇與音樂史上重要的一步,俄國早期的歌劇,大都是在此上演的,而莫斯科小劇院的前身莫斯科劇團,也常來這裡演出話劇。
1805年10月8日,彼得羅夫劇院遭火焚毀,劇團後來改在新帝國劇院(New Imperial Theatre)演出,規模反而更加壯大。這其中有好些成了後來成為大劇院芭蕾舞團的台柱子。除此之外,政府還出資32000盧布,贖買了斯托雷平的一個農奴劇團。
1812年,拿破崙的大軍兵臨城下,莫斯科市堅壁清野,所有劇團也全部撤離。戰爭過後,劇團在一些貴族的府邸中演出,後來莫斯科帝國劇院的負責人科可甚金()等人,決定在紅場附近,彼得羅夫劇院的舊址上,蓋一座新的劇院,這就是1825年1月6日開幕的大彼得羅夫斯基劇院(Bolshoi Petrovsky Theatre),也就是現在的大劇院(The Bolshoi Theatre)。
19世紀40年代,著名舞蹈家菲利普·塔利奧尼(Filippo Taglioni)和他的父女兒瑪麗埃·塔利奧尼(Marie Taglioni)、朱爾斯·佩羅(Jules Perrot)等曾來劇團工作,對其影響很大。
此後又演過讓-喬治·諾維爾(Jean -Georges Noverre)的《美狄亞與伊阿宋》(1800)和一些傷感主義舞劇。格盧什科夫斯基(1793-約1870)曾在1812-1839年這里工作,1821年他根據普希金的作品編導了舞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他對俄羅斯芭蕾的主要貢獻,在於將俄羅斯的文學名著改編成芭蕾​​舞劇,從戲劇結構的角度為正在進行的俄羅斯芭蕾學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從19世紀後期開始,它仍推出了一系列經典名劇的首演。像佩蒂帕和明庫斯的《唐·吉柯德》,還有1877年首演的《天鵝湖》,雖然它因為編配不佳,初演時是一次名聲狼藉的慘敗。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早期的歷史是非常簡略的,儘管上演許多著名的芭蕾舞劇,但它在痛苦中與聲譽顯著的俄羅斯帝國劇院芭蕾舞團()即今天的聖彼得堡的瑪麗婭芭蕾舞團(Maryinsky Theatre of Ballet)競爭,大劇院芭蕾舞團的名望風光,由於資金短缺、條件較差,曾一度為基洛夫劇院所掩,莫斯科的芭蕾水平一直不如聖彼得堡,比較受歡迎的劇目大都是從聖彼得堡移植過來的,如亞瑟·聖-萊昂(Arthur Saint -Leon)的《小駝背馬》(Little Humpbacked Horse)(1866)、馬里於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的《唐·吉訶德》( Don Quixote)(1869)。當時該團的外國編導曾排演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但遭到失敗。
1900年,亞歷山大·戈爾斯基(Alexander Gorsky)被任命為大劇院的院長,隨後成為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振興了芭蕾舞團,從而逐漸樹立起俄羅斯芭蕾的光榮傳統,將古典芭蕾使其向現實主義戲劇化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開始發展自己獨特的的風格。戈爾斯基的創作活動給大劇院帶來了新貌。他成功地複排了佩蒂帕的《堂·吉訶德》(Don Quixote)(1900)、《葛蓓莉婭》(Coppélia)(1901年)、《天鵝湖》(Swan Lake)(1901、1912) ,《關不住的女兒》(La fille mal gardée)(1903年),《吉賽爾》(Giselle)(1911年),《海盜》(Le Corsaire)(1912年)和《舞姬》(La Bayadère)(1917年)。並根據G.福樓拜(G.Flaubert)的小說改編了舞劇《薩朗寶》(Salammbo)(1910)。他努力追求戲劇性,用話劇和造型藝術的成就來充實和豐富芭蕾,但他對啞劇的作用估計過高,而對交響情節舞蹈則重視不夠。在他任職期間,上演了羅斯蒂斯拉夫·扎哈羅夫(Rostilav Zakharov)《巴赫切薩拉伊的噴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isarai)。在他的培養下,該團出現了一批演員,包括阿薩弗·米蔡洛維奇·梅謝列爾(Asaf Michailovich Messerer)這樣世界一流的藝術家。
1917年,莫斯科成為蘇聯的首都。政治家涉足圍繞芭蕾舞劇目的討論,有利於強烈地激發人民革命的主題和人物,在這個背景下1927年,上演了作品《紅罌粟花》(The Red Poppy)(1927,後改名為《紅花》(The Red Flower))。
1924-1937年,瓦西里·蒂霍米羅夫(Vasily Tikhomirov)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蕾舞團藝術總監,他對芭蕾舞團進行了重組並繼續發展。莫斯科大劇院使用公共資金的份額,培育新的人才:在基洛夫芭蕾舞學校和基洛夫芭蕾舞團,此時的芭蕾舞團有編導羅斯蒂斯拉夫·扎哈羅夫、費奧多·洛普霍夫(Fyodor Lopukhov)萊奧尼德·拉夫羅夫斯基(Leonid Lavrovaky)和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Dimitri Shostakovich),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圖良(Aram Il'yich Khachaturian)。傳統的作品有《螺釘》(The Bolt)(1931)《巴赫切薩拉伊的噴泉》(1934年)和《明亮的小溪》(The Bright Stream)(1935年)。與此同時,大劇院的芭蕾舞團也創作了一些新作品,如《西班牙隨想曲》、《天方夜譚》(Scheherazade)(均為1923)、《旋風》(1927)、、《足球隊員》( 1930)、《巴黎的火焰》(1932)反映了現代題材,但由片面地提出芭蕾向話劇和文學靠攏的口號,片面地追求戲劇化,舞蹈被淡化,也出現過一些失敗之作。
1936-1956年,羅斯蒂斯拉夫·扎哈羅夫擔任該團藝術總監。該團得到各項優厚的條件,有了長足的發展。此後成功地上演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在他的主持下,推出了一大批芭蕾舞作品,,如反映現代題材的《幻滅》(1935)、《小仙鶴》(1937)、據文學名著改編的《高加索的俘虜》(Caucasian Captures)(1938)、《斯維特拉娜》(1939)、《塔拉斯·布爾巴》(Taras Bulba)(1941)、《村姑小姐》(1946)、《青銅騎士》(The Bronze Horseman)(1949)、《女店主》(1949)、《紅罌粟花》(1949新版本)、《意大利下的天空》(1952)、《舒拉列》(1955)、《勞倫西婭》(1956),還恢復上演了古典傳統劇目《吉賽爾》(1944)、《灰姑娘》(Cinderella)(1945)、《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1946)和《雷蒙達》(Raymonda)(1945)等。 20世紀30年代,伊格爾·莫伊塞耶夫(Igor Moiseyev)在莫斯科大劇院試驗將民間舞蹈融入芭蕾中。
1941年,在納粹入侵蘇聯,期間芭蕾舞團疏散到伏爾加河的古比雪夫市。直到1943年。芭蕾舞團才從古比雪夫遷回莫斯科,並且吸收了原來基洛夫芭蕾舞團的著名的嘉麗娜·烏蘭諾娃(Galina Ulanova),大劇院芭蕾舞團還形成了足與基洛夫芭蕾舞團抗衡的堅強演員陣容,這才使莫斯科成為蘇聯的芭蕾的中心。
1942-1956年,拉夫羅夫斯基擔任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此時的大劇院的芭蕾舞團在重要程度上,仍無法與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瑪麗婭劇院基洛夫芭蕾舞團( Kirov Ballet at the Mariinsky Theatre)相匹敵。
1960-1964年,拉夫羅夫斯基再次擔任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上演了《寶石花的傳說》(The Legend of the Stone Flower)(1954)。大劇院上演的芭蕾作品仍然過於追求片面的戲劇化,生活化的啞劇場面佔了上風,情節舞受到忽略,尤其以拉夫羅夫斯基的《寶石花的傳說》和瓦西里·伊瓦諾維奇·瓦伊諾年(Vasily Ivanovich Vainonen)的《加雅涅》為最明顯。
在前蘇聯時代,芭蕾人材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尤其是基洛夫劇院的明星們,紛紛出走西方。像1993年死於愛滋病的魯道夫·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他前些年在西方世界紅極一時,替芭蕾藝術吸引了一大批新的觀眾,就是隨基洛夫劇團出國訪問途中,在巴黎突然接到回國的命令,而索性“叛逃”的。其他像帕諾夫為移民以色列,費盡千辛萬苦,搞得滿城風雨,方始成功;
還有納塔莉婭·瑪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米哈伊爾·巴里什尼科夫( Mikhail Baryshnikov)、弗拉迪米爾·馬拉霍夫(Vladimir Malakhov)的一去無踪,都是轟動一時的事件。
1964-1995年,尤里•格里戈洛維奇(Yuri Grigorovich)出任大劇院的藝術總監,從此大劇院的芭蕾舞劇揭開了新的一頁,幾乎每一部新作品都充滿了對藝術新的追求和探索。他的舞劇注重戲劇結構,舞蹈場面豐富多采,動作設計新穎流暢,吸收了許多俄羅斯民間舞素材。他編導的《寶石花的傳說》(1959)和《愛情的傳說》(1965)被認為是蘇聯芭蕾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曾在國內外許多舞台上演出,受到一致讚揚,被認為是繼承古典芭蕾遺產並加以創新的成功之作。從《寶石花的傳說》中已有萌芽的交響舞蹈手法,此後他即探索交響化手法,在以後的代表作《英雄詩篇》(1964)、《斯巴達克斯》(1968,獲列寧獎金) 、《伊凡雷帝》(1975)、《安加拉河》(1976,獲蘇聯國家獎金)《黃金時代》(1982)等中交響化手法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格里戈羅維奇在繼承發展俄羅斯古典芭蕾傳統方面作出不少貢獻,他重新編排的古典芭蕾舞劇《睡美人》(1963和1973)、《胡桃夾子》(1966)、《天鵝湖》 (1969)、《蕾蒙達》(1984)、《吉賽爾》(1986)等,還兩次重排普羅科菲耶夫的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2幕版本,1978;
3幕版本,1979)。
在這些新演出本中,格里戈羅維奇努力從音樂內涵出發,追求音樂與舞蹈的有機結合,體現出時代精神,揭示原作深刻的哲理性和詩的意境,交響編舞法在其中得到了廣泛和充分的運用,同樣倍受歡迎。在編舞時,他擅長以精練的舞蹈語彙,具體形像地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內心感受,常用人數眾多、變化無窮的群舞場面烘托整體演出氣氛,凝聚戲劇矛盾高潮,因此許多作品呈現出震撼人心的史詩般氣魄。在此期間成功推出了許多傑出的舞蹈家,包括;
埃卡泰里納·吉爾特茲(Yekaterina Geltzer),瓦西里·蒂霍米羅夫(Vasily Tikhomirov)和瑪麗婭·普利謝茨卡婭(Maya Plisetskaya)。大劇院把格里戈羅維奇的交響芭蕾的代表作《寶石花的傳說》和《愛情的傳說》列入保留劇目。 2008年,格里戈羅維奇重新擔任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的總編導。
1995- 1998年,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Vladimir Vasiliev)擔任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大劇院的創作趨勢是邀請國外的導演和演員參加大劇院劇目的演出:芭蕾舞《巴黎圣母院》、肖斯塔科維奇的《明亮的小溪》(拉特曼斯基,2003年)。這期間還恢復了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格拉祖諾夫的《雷蒙達》、梅利科夫的《愛情傳奇》(編導:格利戈洛維奇)等劇目的演出。
1998-2000年,阿列克謝·法捷耶契夫(Aleksei Fadeyechev)成為藝術總監。
2000-2003年,鮑里斯·阿基莫夫(Boris Akimov)被任命為藝術總監。
今日的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以華麗精湛的群舞技巧和壯觀逼真的佈景和服裝仍然是世界上最著名及最大的芭蕾舞團。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的演出風格,已經發展成為非同一般的的表演風格:長期以來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在世界芭蕾舞壇屹立不搖的地位,其舞者在表演時,作重在體能和情緒的展現,藝術風格熱情洋溢、技巧出眾,富於俄羅斯民族色彩,更加豐富多彩並爆發外放的典型特徵,整個舞團的演出雍容華貴,場景浩大,格調高雅,有著史詩一般的氛圍,結合技術和舞台的表現能力來展現強烈的戲劇性。這種風格通常歸因於戈爾斯基在莫斯科大劇院與聖彼得堡馬林斯基芭蕾舞團在歷史上競爭的傳統,而瑪麗婭芭蕾舞團是純潔和精緻典雅、古典更西方化。
芭蕾舞團擁有約220名舞者,其中群舞演員約為120名。芭蕾舞團的運作是一個分級系統,與其他歐洲主要的芭蕾舞團採用的方法類似,作為主要演員(Principals)是排名高級的舞者,依次是首席獨舞(Lead Soloist),第一獨舞(First Soloist) ,獨舞(Soloist)和群舞(Corps de Ballet)。由於其規模較大,芭蕾舞團設有兩個芭蕾舞劇團在運作。主要任務是參與大劇院芭蕾,歌劇中的舞蹈演出,擁有如此龐大的編制,也說明是於有一所專業教學以及嚴格訓練的附設舞蹈學校息息相關,舞蹈學校學制分6年制和9年制兩種,自1961年還開辦了兩年制的舞蹈教師進修班。教學內容以芭蕾為主,另設有5年制的民間舞蹈專修科。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