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21
1
0
0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三、六號(中提琴改編版) SACD

館藏資訊

摘自 上揚唱片 網站
巴赫寫給大提琴的無伴奏組曲從完成之後的兩百年間,一直是定位相當模糊的存在。1720年完稿的時候,組曲這種形式已經有點退流行,組曲當中固定使用的舞曲格式有許多更是已經過時。更進一步來說,當時大提琴普遍仍被視為演奏頑固低音的樂器,將它視為潛力股而願意投入創作者更是少之又少。這樣的結果不僅讓這些作品幾乎沒有上演的機會(更別說是演奏全曲),多數人也寧願將這些作品當作教學示範而非演奏作品。直到1890年代,大提琴巨匠帕布羅.卡薩爾斯發現這首作品,大感驚喜之餘更將整套組曲在世紀交接之時帶上音樂廳作為正式演出曲目,才讓後人對這套經典有了重新評價的機會。
1916年首次出現改編給中提琴的樂譜版本,可惜的是改編版仍舊被拿來作為訓練中提琴家的教材,這種情況直到最近幾十年間才開始轉變,如今已成為所有獨奏家演出和錄音必備的曲目。烏克蘭出生的中提琴家麥可森.瑞沙諾夫是2008年留聲機大獎年度青年藝術家得主。瑞沙諾夫的事業一帆風順,除了錄音之外,也頻頻於各大音樂節亮相,2010年英國逍遙音樂節他更是最後一晚的壓軸。BIS慧眼識英雄,立刻為他發行這張專輯,瑞沙諾夫挑選了第一、四、五號組曲,卡薩爾斯曾如此說「這是巴赫的精髓;而巴赫又是音樂中的精華」。古典樂壇新人輩出,除了過往的大師之外,打開心胸親眼見證新世代的崛起吧!
2010年瑞沙諾夫發行了第一張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的中提琴版之後大受好評,週日泰晤士報甚至說「這張專輯根本接近完美,唯一缺點就是沒有一次錄完六首」雖然評論有時難免得誇張些,但也顯現瑞沙諾夫的精湛造詣和個人魅力。來自烏克蘭的的瑞沙諾夫在同世代中已經是數一數二的中提琴家,受邀演出協奏曲或是參與室內樂對他而言皆是家常便飯。曾獲得古典調頻雜誌以及留聲機雜誌兩者的年度新人獎、BBC新一代音樂家大獎、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2005),諸多獎項的肯定更能看出他的潛力。瑞沙諾夫目前的樂器是1780年的瓜達尼尼名琴,用來演出巴赫無伴奏更能凸顯當時的音色風格。
瑞沙諾夫在巴赫組曲第二集中採用了某些不同的演奏方式,像是第二號組曲就沒有使用肩墊,同時比另外兩首使用更多不同的弓。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第六號組曲:不只是長度是六首之冠,在技巧上亦是如此。原本是以D大調寫給五弦的大提琴,中提琴家多半會轉調至低五個音的G大調演出,好讓聽來比較符合現況。不過如果僅是這樣,對喜愛挑戰的瑞沙諾夫來說也未免無趣,因此他決定直接以原調性演奏,當然,是用只有四弦的中提琴。瑞沙諾夫說「我現在都會說這首組曲是聖母峰,當你身處在如此高度時,看到的事物是截然不同的。純然的D大調會讓你彷彿就置身高山頂端,清澈的空氣和前所未有的寧靜會讓你的耳朵開始耳鳴...」

內容註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 No. 6 in D major, BWV 1012 / J. S. Bach.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