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50
0
0
0

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Decca classic best 50SHM-CD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SHM-CD
SHM-CD是SUPER HIGH MATERIAL CD的縮寫,意即超高端材料CD(是使用了生產LCD液晶電視屏幕所使用的樹脂材質取代透明塑膠,據稱可以增進雷射讀取的準確度,進而改善音質)。音質、解像度、音量感、透明感均優於普通CD,低頻比XRCD24的表現要好,更加有現場感!
摘自 河南文化網 網站
小澤征爾(Seiji Qzawa,1935-),日本著名指揮家,後加入美國籍。生于中國沈陽,1951年入日本東京桐朋學園高等學校音樂系學習指揮。1959年在法國第九屆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伯克郡音樂節的指揮會演和卡拉揚主持的比賽中獲獎。1960年初次登台指揮法國國立廣播管弦樂團,接著又出色地指揮過紐約愛樂樂團,舊金山、加拿大、倫敦交響樂團和維也納樂團等,1970年起任舊金山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和音樂指導,後與波士頓交響樂團簽訂終身合同,任音樂指導兼指揮,並兼任新日本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每年都有一定時間回倭國活動。
小澤征爾的指揮風格,既能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地將樂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他善于運用帶有表情的目光和“會說話”的雙臂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音樂表現意圖十分明確。他指揮時好像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游泳,使觀眾感到他渾身都是音樂。
DECCA簡史
世界最大的古典廠牌之一DECCA向以頂級的錄音品質和一流的樂團、指揮與演奏家而聞名於世,更是音響發燒迷和愛樂者一致推崇的優秀廠牌。
開始:DECCA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32年,由Barnett Samuel於倫敦成立樂器工廠。
1903年Barnett Samuel生產了100,000張唱片,以及六十種不同的留聲機,以及多種樂器。1914年—在1914年,Barnett Samuel & Sons Ltd.公司生產了第一部可攜帶式留聲機,稱之為“DECCA”。當年七月十六日,他們在「每日郵報」的第一頁刊登廣告,“DECCA”這個字首度出現在世人面前。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Barnett Samuel & Sons Ltd.公司不再生產唱片,改而專注於生產留聲機與樂器。
1928年—Barnett Samuel & Sons Ltd.公司改名為The DECCA Gramophone Company Limited(笛卡留聲機有限公司),一年後他們決定重回唱片事業,所以「笛卡留聲機有限公司」的股權便由「笛卡唱片有限公司」(The DECCA Record Company Limited)收購,並由Edward Lewis主事。他的名字開始等同於DECCA,並且開始了公司的新紀元。
1919年—1929年7月1日,DECCA宣佈首度發行「電子錄音的超級唱片」(supreme records, electrically recorded)。這些七十八轉的唱片包括了十吋雙面,由Ambrose & The Mayfair Hotel Orchestra演奏的錄音,以及十二吋黑標唱片,由Roy Henderson指揮新交響樂團演出戴流士《海流》之錄音。數月之後,公司取得德國Polydor之古典音樂在大英國協的發行權。1934年美國的DECCA公司(DECCA Records Inc.)成立,並自著名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取得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賓.考斯比(Bing Crosby)兩位重要的爵士樂手。
1945年—1945年是DECCA幸運的一年,他們推出了著名的“ffrr”(全頻段錄音,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s)。1950年發行了第一個適用於“ffrr”錄音的唱臂,以及十二吋的長時間播放唱片(LP)。八年後,他們發展出第一個立體聲錄音,稱為“ffss”。如此的技術持續改進,到了1962年發展出「全方位立體聲」錄音(Phase 4 Stereo),為愛樂者提同更優質的聲音品質。在高傳真的錄音技術上,DECCA不但是開拓者,更是領導者。
1950-1970年—195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DECCA擁有令人豔羨的流行藝人,而他們的錄音一直高踞排行榜的前二十名。
這個時期,古典音樂的部門也忙著錄製許多優異的錄音,其中歌劇的錄音更另許多同業汗顏。同時也與最頂尖的指揮家、歌唱家與獨奏家簽約錄音。1968年男高音帕華洛帝與DECCA簽約,至今已逾三十年。女高音提芭蒂與指揮家蕭提都是在1947年加入DECCA,而蕭提為DECCA錄音也超過了五十年。其他著名的藝人包括阿胥肯納吉、布烈頓、費莉亞與蘇莎蘭也都是在這個時期與DECCA簽約合作。
1958年起蕭提與維也納愛樂以八年的時間,於1966年出版了華格納「尼貝龍根的指環」全本的錄音室錄音版本,至今仍被視為圭臬。
1980年DECCA有兩項重大改革;一月底,經營DECCA五十餘年的Edward Lewis逝世。二月底DECCA與PolyGram集團結盟,開始專注於古典音樂的錄製。
1990年代—1990年7月7日,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帕華洛帝、多明哥、卡列拉斯與指揮梅塔合力為世界盃足球賽於羅馬舉辦了一場戶外演唱為,並由DECCA發行錄音與錄影,總計全世界的銷售量已經超過一億三百萬張。1998年三大男高音再度重逢於巴黎,為世界盃足球賽獻唱,DECCA也同樣為這場世紀盛會錄音與錄影。
每年帕華洛帝都會在故鄉義大利的蒙地那舉辦慈善義演。他成功地結合了通俗音樂與古典歌劇,另樂迷興奮不已。演出的歌手包括:Celine Dion, Elton John, Liza Minnelli, The Spice Girl, Sting, U2與Stevie Wonder等。DECCA十分支持帕華洛帝的慈善工作,同樣的也為每一次的音樂會錄音、錄影。
DECCA不斷拓展它的錄音內容,發行了許多電影原聲帶,包括了十分暢銷的「英雄本色」、「致命遊戲」、「灰姑娘—很久很九以前」、「伊莉莎白」等,都非常成功,同時DECCA更為電影配樂大師John Barry以及Michael Kamen出版個人專集。
Seagram公司於1998年底收購了PolyGram唱片集團,所以DECCA也併入了環球音樂集團。(以往在美國、加拿大與日本DECCA的產品只能使用“London”的商標)如今“DECCA”這個商標已經能夠世界通行了。

內容註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68 -- Symphony no. 3 in F major, op. 90 --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73 -- Symphony no. 4 in E minor, op. 98 / Brahms.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