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84
0
0
0

史特拉汶斯基 管弦樂品輯Decca classic best 50SHM-CD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SHM-CD
SHM-CD是SUPER HIGH MATERIAL CD的縮寫,意即超高端材料CD(是使用了生產LCD液晶電視屏幕所使用的樹脂材質取代透明塑膠,據稱可以增進雷射讀取的準確度,進而改善音質)。音質、解像度、音量感、透明感均優於普通CD,低頻比XRCD24的表現要好,更加有現場感!
摘自 台灣WIKI 網站
里卡多·夏伊 Riccardo Chailly -簡介
在世界指揮藝術中,大器早成的傑出人物一般是比較稀少的,因為指揮家不同於其它類型的表演藝術家,它的專業特性決定了它必須需要藝術閱歷豐富和音樂思想成熟的音樂家來擔任,因此許多指揮家原先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器樂演奏家和歌唱家。然而在指揮發展史上,也的確出現過一些天才的少年指揮明星,例如美國指揮家馬澤爾、前蘇聯指揮家羅傑斯特文斯基以及本文中的夏伊等人,馬澤爾和羅傑斯特文斯基作為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神童」指揮家,曾以其不可思議的天才震驚了整個世界,並且成了20 世紀中後期中威名顯赫的指揮大師,而里卡爾多·夏伊則是時代轉入到20 世紀中葉才誕生出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新興巨星。他的出現,使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馬澤爾式的天才人物的特殊魄力,因為夏伊本人身上早熟的天才能力,已經使世人盡情地領略到了他那大器早成的絢麗風采。
里卡爾多·夏伊是於1953 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音樂名城米蘭的,他的父親盧恰諾·夏伊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學家,曾經擔任過斯卡拉歌劇院的藝術總監。夏伊從小跟隨他的父親學習音樂,後來又進入了米蘭威爾弟音樂學院中學習作曲和指揮。作為一個稀有的指揮天才,夏伊在不滿14 歲時就開始從事指揮活動了,當時是受克勞迪奧·西莫內的邀請在「威尼斯獨奏者」會上擔任指揮的,這次不同尋常的活動,立即便在音樂輿論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夏伊的驚人天才,使人們意識到一顆指揮藝術的燦爛新星已經誕生,於是評論家們紛紛驚呼義大利出現「神童」指揮家,而輿論界則將他譽為「帶著指揮棒來到世間的少年」。然而夏伊對此卻保持了相當的平靜,他沒有在這方面去過分地應酬和陶醉,而是繼續努力地進修著自己的學業,當時,他在威爾弟音樂學院中跟隨貝蒂那尼教授學習作曲,後來又到佩魯賈音樂學院中拜貝格里諾教授為師學習指揮。從音樂學院畢業以後,躊躇滿志的夏伊仍覺得自己在技術和藝術上不滿足,於是他又找到了當時擔任凱吉阿納音樂學院教授的著名指揮家費拉拉,開始跟隨他繼續在業務上深造。這段時期里,由於他的學習成果異常優秀和突出,所以他便被人們公認為是一個具有傑出素質的指揮英才,他的老師費拉拉教授就曾感慨地說到:「夏伊是我一生中遇到過的最大的天才」。
夏伊從費拉拉教授的班上畢業時已經滿19 歲了,這時,他便開始作為一個充分掌握了指揮技能的青年指揮家而登上了指揮台,這一年,米蘭的新歌劇院邀請夏伊去指揮法國作曲家馬斯涅的歌劇《維特》,夏伊接到邀請后欣然前往,並且極其成功地完成了這個重要使命。首演的成功,使他一下在米蘭成了家喻戶曉的重要人物,受到了人們一致的熱情讚歎。其實,早在一、二年前,他的才華已經被一些具有卓越眼光的人物發現了,當他在18 歲時指揮音樂會時,當時擔任斯卡拉歌劇院音樂指導和常任指揮的著名指揮大師阿巴多就一下發現了他,並積極設法將他聘為斯卡拉歌劇院的副指揮。在以後的兩年多的時間裡,夏伊一直在阿巴多的身邊工作,他努力跟隨阿巴多學習,積累了大量的指揮藝術經驗。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他在事業上突飛猛進的時期,而在這其中,阿巴多對他所產生的影響則是絕對不可低估的。 1974 年,21 歲的夏伊受美國芝加哥抒情歌劇院的邀請,赴美指揮了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這次機會,不僅使夏伊第一次在美洲大陸上進行了公演,同時也正式揭開了夏伊作為國際指揮家的序幕。
然而,真正使夏伊成為世界著名人物的機會則是在1978 年,這一年,二十五歲的夏伊在斯卡拉歌劇院極其成功地指揮了威爾弟的歌劇《海盜》,從而使他正式作為一個名指揮而被世界所認識,當時,他所表現出的精湛技藝和大將風度,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人們的心,演出結束后,米蘭的音樂評論界熱情地將他的成功稱為「米蘭的奇迹」。此後,他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斯卡拉歌劇院的指揮台上經常拋頭露面的人物了。除此之外,夏伊的名聲也開始在世界範圍里迅速傳開了,1979 年,夏伊在著名的英國皇家科文特花園歌劇院出色地指揮了唐尼采蒂的歌劇《唐·帕斯誇萊》,同年,他又在世界著名的愛丁堡音樂節上成功地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舉行了音樂會。一連串出色的成績,使夏伊的能力得到了人們的充分信任,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演出機會,開始不斷地找上他的門來,自從在愛丁堡音樂節上演出成功以後,他在每個演出季節中都定期在英國舉行音樂會,指揮的樂團包括皇家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和皇家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此外在這段時間裡,他還不斷地在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以及其它的一些歐美一流的交響樂團和歌劇院中擔任客席指揮。進入到80 年代以後,夏伊的指揮活動變得更加廣泛和鞏固了,1982 年,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首先將他聘為首席指揮,緊接著,倫敦愛樂樂團也將首席客座指揮的職務授給了他。
1983 年,夏伊又首次在美國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奧地利的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登台指揮,至此,他已經作為著名青年指揮家而指揮遍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幾家歌劇院。 1984 年,著名的指揮大師卡拉揚親自提名邀請夏伊參加當年在奧地利舉行的薩爾茨堡音樂節,夏伊同樣以其出色的表現,在音樂節中給人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1986 年,夏伊又被義大利的波倫亞歌劇院聘為音樂總監和常任指揮,年僅33 歲的夏伊,再一次使人們感到了由衷的驚訝,這位在世界樂壇上青雲直上的傑出人物,以他那不容置否的絕對天才,完完全全地征服了聽眾們的心。
夏伊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指揮家,鑒於他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和迅速擴大的世界影響,很多評論家都將他看成是「21 世紀的巨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著一種先進而持久的、不可磨滅的優秀潛質,這種潛質實際上就是旁人所不具備的天生素質和超越時代的獨特特徵,這些素質和特點對於一位青年指揮家來說是非常難得和珍貴的。夏伊是一位全才型的指揮家,對於歌劇作品來說,他是那種有著輕車熟路般駕馭能力的指揮家。在這一點上,他與阿巴多、穆蒂和西諾波利等人一樣,身上的義大利歌劇藝術細胞有著很大的天生因素,在對義大利歌劇作品的演釋上,他的能力是非常強的,這種強大的能力則首先體現在指揮歌劇的數量上。一般來說,從羅西尼以後一直到普契尼等眾多的義大利作曲家的歌劇作品,他的演釋都是非常出色的。當然,在這其中威爾弟、唐尼采蒂和普契尼的作品,對他來說是更為擅長的。
夏伊對於指揮交響樂作品來說,同樣是一位能夠給人們帶來深刻印象的人物,多年來,他與經常和他合作的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及維也納愛樂樂團等名樂團一起舉辦了數量繁多的交響音樂會,並且灌制了大量優秀的唱片。夏伊指揮交響音樂有著涉獵作品廣和理解作品深的特點,除了義大利作曲家的作品以外,他對於19 世紀浪漫主義樂派的其它國家的作曲家的作品,也有著十分出色的掌握,例如:門德爾松、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布魯克納等人的作品都屬於他擅長範圍之內的作品。此外,夏伊對於現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也有著非常富有個性的演釋。例如:普羅科菲耶夫、巴托克,尤其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他的演釋都可以說是異常精彩的。
DECCA簡史
世界最大的古典廠牌之一DECCA向以頂級的錄音品質和一流的樂團、指揮與演奏家而聞名於世,更是音響發燒迷和愛樂者一致推崇的優秀廠牌。
開始:DECCA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32年,由Barnett Samuel於倫敦成立樂器工廠。
1903年Barnett Samuel生產了100,000張唱片,以及六十種不同的留聲機,以及多種樂器。1914年—在1914年,Barnett Samuel & Sons Ltd.公司生產了第一部可攜帶式留聲機,稱之為“DECCA”。當年七月十六日,他們在「每日郵報」的第一頁刊登廣告,“DECCA”這個字首度出現在世人面前。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Barnett Samuel & Sons Ltd.公司不再生產唱片,改而專注於生產留聲機與樂器。
1928年—Barnett Samuel & Sons Ltd.公司改名為The DECCA Gramophone Company Limited(笛卡留聲機有限公司),一年後他們決定重回唱片事業,所以「笛卡留聲機有限公司」的股權便由「笛卡唱片有限公司」(The DECCA Record Company Limited)收購,並由Edward Lewis主事。他的名字開始等同於DECCA,並且開始了公司的新紀元。
1919年—1929年7月1日,DECCA宣佈首度發行「電子錄音的超級唱片」(supreme records, electrically recorded)。這些七十八轉的唱片包括了十吋雙面,由Ambrose & The Mayfair Hotel Orchestra演奏的錄音,以及十二吋黑標唱片,由Roy Henderson指揮新交響樂團演出戴流士《海流》之錄音。數月之後,公司取得德國Polydor之古典音樂在大英國協的發行權。1934年美國的DECCA公司(DECCA Records Inc.)成立,並自著名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取得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賓.考斯比(Bing Crosby)兩位重要的爵士樂手。
1945年—1945年是DECCA幸運的一年,他們推出了著名的“ffrr”(全頻段錄音,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s)。1950年發行了第一個適用於“ffrr”錄音的唱臂,以及十二吋的長時間播放唱片(LP)。八年後,他們發展出第一個立體聲錄音,稱為“ffss”。如此的技術持續改進,到了1962年發展出「全方位立體聲」錄音(Phase 4 Stereo),為愛樂者提同更優質的聲音品質。在高傳真的錄音技術上,DECCA不但是開拓者,更是領導者。
1950-1970年—195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DECCA擁有令人豔羨的流行藝人,而他們的錄音一直高踞排行榜的前二十名。
這個時期,古典音樂的部門也忙著錄製許多優異的錄音,其中歌劇的錄音更另許多同業汗顏。同時也與最頂尖的指揮家、歌唱家與獨奏家簽約錄音。1968年男高音帕華洛帝與DECCA簽約,至今已逾三十年。女高音提芭蒂與指揮家蕭提都是在1947年加入DECCA,而蕭提為DECCA錄音也超過了五十年。其他著名的藝人包括阿胥肯納吉、布烈頓、費莉亞與蘇莎蘭也都是在這個時期與DECCA簽約合作。
1958年起蕭提與維也納愛樂以八年的時間,於1966年出版了華格納「尼貝龍根的指環」全本的錄音室錄音版本,至今仍被視為圭臬。
1980年DECCA有兩項重大改革;
一月底,經營DECCA五十餘年的Edward Lewis逝世。二月底DECCA與PolyGram集團結盟,開始專注於古典音樂的錄製。
1990年代—1990年7月7日,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帕華洛帝、多明哥、卡列拉斯與指揮梅塔合力為世界盃足球賽於羅馬舉辦了一場戶外演唱為,並由DECCA發行錄音與錄影,總計全世界的銷售量已經超過一億三百萬張。1998年三大男高音再度重逢於巴黎,為世界盃足球賽獻唱,DECCA也同樣為這場世紀盛會錄音與錄影。
每年帕華洛帝都會在故鄉義大利的蒙地那舉辦慈善義演。他成功地結合了通俗音樂與古典歌劇,另樂迷興奮不已。演出的歌手包括:Celine Dion, Elton John, Liza Minnelli, The Spice Girl, Sting, U2與Stevie Wonder等。DECCA十分支持帕華洛帝的慈善工作,同樣的也為每一次的音樂會錄音、錄影。
DECCA不斷拓展它的錄音內容,發行了許多電影原聲帶,包括了十分暢銷的「英雄本色」、「致命遊戲」、「灰姑娘—很久很九以前」、「伊莉莎白」等,都非常成功,同時DECCA更為電影配樂大師John Barry以及Michael Kamen出版個人專集。
Seagram公司於1998年底收購了PolyGram唱片集團,所以DECCA也併入了環球音樂集團。(以往在美國、加拿大與日本DECCA的產品只能使用“London”的商標)如今“DECCA”這個商標已經能夠世界通行了。

內容註

Petrouchka : 1947 version (34:54) -- Le sacre du printemps : 1947 version (32:40) -- L'oiseau de feu. Suite (1945 version) (26:51) -- Jeu de cartes (22:39) -- Apollon musagète : 1947 version (29:50) / Stravinsky.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