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371
0
0
0

Steve Reich Music for 18 Musicians

館藏資訊

摘自 古典啟示錄 網站 史提夫.萊許(Steve Reich)--這時代最具原創性的音樂思考者
一九六○年代開始作曲生涯的史提夫.萊許,被眾多媒體讚譽為「最偉大活著的作曲家」、「這時代最具原創性的音樂思考者」、「少數被認為改變了音樂史方向的活著的作曲家」,其樂壇宗師地位無庸置疑。他不但是極簡派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當前流行的電音音樂作曲家心目中的教父級人物與靈感來源。
每每談到史提夫.萊許(1936.10.3-)這位當代作曲大師,總會被拿來跟菲利普.格拉斯(1937.1.31-)相提並論,儘管兩人年齡相仿、又是茱莉亞音樂院同窗,樂風也同樣被歸納為極簡主義(minimalism),更一樣有當過計程車司機的經歷,但其實兩人師承、音樂路數還是大相逕庭的。
史提夫.萊許樂壇宗師的地位,先透過以下這些媒體讚許與獎座加持,大抵略可呈現——《紐約時報》:「最偉大活著的作曲家」、「世紀級的偉大作曲家」;《村聲雜誌》:「美國的最偉大的現存作曲家」;《紐約客》:「這時代最具原創性的音樂思考者」;《英國衛報》:「少數被認為改變了音樂史方向的活著的作曲家」;音樂評論者Kyle Gann:「被敬愛且受到廣大喝采,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曲家」。此外,二○○○年他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舒曼獎」,二○○七年獲得有音樂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極地音樂獎」,二○○九年以《雙六重奏》作品獲得普立茲音樂獎。
生於紐約的萊許,父親是Leonard Reich,母親June Sillman則是百老匯知名女歌手、女演員、作詞家,不過在他一歲時父母就離異,因此他的童年是在紐約、加州兩地度過。童年時上鋼琴課,從未接觸過一七五○年以前或是一九○○年之後的音樂。不過,在十四歲時聽過大量巴洛克早期音樂及二十世紀音樂之後,開始熱切地學習音樂,並且為了演出爵士樂跟Roland Kohloff學打鼓,對節奏格外敏感。
一九五七年他取得康乃爾大學哲學學士,當時也修了一些音樂課程,之後私下跟Hall Overton學了兩年作曲,一九五八到六一年進入茱莉亞音樂院師事William Bergsma、Vincent Persichetti。一九六三年取得密爾斯學院(Mills College)作曲碩士,在那時他拜入米堯(Darius Milhaud)、貝里歐(Luciano Berio)等知名廿世紀作曲大師門下。之後,追隨泰瑞.萊利等人進入加州磁帶音樂中心工作。
六○年代初期,萊許開始創作初期是用十二音的技法寫曲,但他卻發現十二音列的節奏觀點比旋律觀點有趣多了。他也寫電影配樂,為Robert Nelson的三部電影Plastic Haircut、Oh Dem Watermelons、Thick Pucker寫了原聲帶,其中Plastic Haircut原聲帶寫於一九六三年,是個短的磁帶拼貼作品,這可能也是他作品中首度運用這種日後讓他成一家之言的手法。
之後受到加州磁帶音樂中心同事,同時也是極簡主義者泰瑞.萊利作品In C的影響,萊許透過簡單音樂語法及時間上的相抵,創造出音樂緩慢的位移感,於一九六五年完成他的第一首主要作品《天將降下大雨》It's Gonna Rain。該曲與一九六六年的《出現》Come Out並列為他早期重要的創見之作,都是利用磁帶循環創造了相位語法(phasing patterns),令人耳目一新。另外,他運用簡單且有聲的程序去表現音樂概念,例如一九六八年為三或四支麥克風、擴大機、及喇叭所寫的《鐘擺音樂》Pendulum Music,以及一九七○年為四架電風琴所寫的《四部風琴》Four Organs都因為重複、緩慢的和諧節奏、以及卡農等顯著性格而驚豔樂壇。這幾首深深影響當代作曲界,備受樂迷青睞的曲子,可說奠下了萊許作曲大師的基石。
一九六六年他成立自己的專屬樂團“Steve Reich and Musicians”,一開始只有三位音樂家,之後因演出需要成員快速成長到十八人。從一九七一年起他的樂團就經常巡迴世界,甚受歡迎。七○年代他展現了對民族音樂的高度興趣,一九七一年他花了五周時間到迦納大學研習非洲鼓,寫下了開啟他創作新頁的《擊鼓》Drumming。一九七三到七四年他又到柏克萊大學的遠東藝術中心學習印尼的甘美朗音樂,七六到七七年則在紐約與耶路撒冷研究希伯來經文的傳統聖歌形式。
七四年史提夫.萊許出版了一本書Writings About Music,內容包含了他思維哲學與美學的格言,以及一九六三到七四年間的音樂計畫。之後更新內容,收錄更豐於二○○二年出版為另一本Writings on Music。他的早期作品還可以聽到艾拉.費茲傑羅(Ella Fitzgerald)、戴勒(Alfred Deller)兩位歌手巧妙的人聲顫音,與極簡主義產生有趣的化學變化。
從Four Organs完成後,也開啟萊許思索同一種樂器或編制,倍數運用的可能性。延續這樣的音樂理念,他一九七三年寫有《六部鋼琴》Six Pianos(這套作品更在一九八六年改編成《六部馬林巴》Six Marimbas)。另外一九九八年的《三組四重奏》Triple Quartet,此曲是他回歸純器樂創作的代表,當時是為克羅諾斯(Kronos)四重奏及磁帶所寫,曲風受到巴爾托克、許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等人絃樂四重奏的影響。還有二○○七年編制浩大的《兩組六重奏》Double Sextet,它需要兩個對等的六重奏,分別由長笛、單簧管、電鐵琴、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組成。
八○年代人在美國的萊許,作品顯露出一種黑暗性格,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一九八八年採用知名猶太主題、為絃樂四重奏與磁帶所寫的《不同的火車》Different Trains。他以根源於《天將降下大雨》、《出現》的嶄新創作手法,將演講錄音整合到音樂中,《紐約時報》:「一首有如此驚人原創性的作品,它的突破性似乎只能這樣形容,擁有絕對驚人的情感衝擊!」一九九○年萊許更以克羅諾斯四重奏在Nonesuch唱片公司所灌的此曲錄音,贏得了葛萊美獎最佳當代作曲獎。
除了葛萊美獎入袋之外,他作品的技法也與時俱進,到了九○年代更融入影音多媒體。除了深受視覺藝術家朋友Sol LeWitt、Richard Serra的影響之外,九三年他與身為影像藝術家的太太Beryl Korot合作,推出歌劇《洞窟》The Cave,探索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根源。在另一齣歌劇《三個傳說》Three Tales及九四年的《城市生活》City Life,他則繼續採用取樣技法,一樣深深吸引前衛音樂圈、劇場、舞蹈界朋友的眼光。
萊許曾說:「我對可以感知的過程有興趣,希望整個音樂發聲中聽到過程的進展,為了仔細聽到所有細節,音樂過程必須及緩慢地推進。」這樣的美學剛好跟西方古典音樂大異其趣。事實上,他的音樂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影響,包括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前衛搖滾代表團體King Crimson及New Age樂風的吉他手Michael Hedges、普普藝術電音音樂家Brian Eno,甚至是獨立搖滾樂手。他也經常表示,巴赫、德布西、斯特拉溫斯基等人,是他很欣賞的作曲家。在爵士樂方面,除了「爵士樂遠祖」西非迦納的音樂元素外,約翰.柯川「很少和聲、很多音符」的風格,以及肯尼.克拉克(Kenny Clarke)、麥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也都深深影響他。
他的音樂品味新潮,往往是ambient、techno等電音音樂家的靈感來源,例如他一九八七年的作品《電子對位》Electric Counterpoint,素材就被引用取樣在一九九○年英國電音界那首備受年輕聽眾熱愛的《蓬鬆的小雲》Little Fluffy Clouds上頭。此外,他對電子舞曲DJ來說更絕對是教父級人物,九九年一群頂尖DJ包括DJ Spooky、Kurtis Mantronik、Ken Ishii、Coldcut等人,推出以他作品重新詮釋向他致敬的專輯Reich Remixed,等於也間接宣示史提夫.萊許音樂具備引領廿一世紀樂風的無限潛力。

內容註

Pulses (5:23) -- Section I (4:19) -- Section II (4:26) -- Section III A (3:57) -- Section III B (4:05) -- Section IV (4:59) -- Section V (5:24) -- Section VI (4:38) -- Section VII (3:43) -- Section VIII (3:46) -- Section IX (4:25) -- Section X (1:33) -- Section XI (4:08) -- Pulses (4:33) / Steve Reich.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