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41
0
0
0

馬勒交響曲全集 - 第9號交響曲

館藏資訊

摘自 http://www2.ouk.edu.tw/wester/composer/Introduction/Mahler/DasLied.htm 網站
馬勒的第九交響曲跟他的「大地之歌」一樣,常被視為他「告別人世」之作,也是這位德奧浪漫派最後一位交響曲大師最後一部完整的傑作。馬勒在完成他的第七交響曲之後,本來很擔心,他的創作力會衰退,想不到不光他的創作力,不但沒有衰退,以神來之筆,在兩個月內,就完成了他自認為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巔峰之作:第八交響曲(千人)。果然1909年9月12日,馬勒在慕尼黑舉行此曲世界首演時,獲得空前的成功,歐洲所有文化界名人差不多都到了。
1907年四十七歲的馬勒在事業正在飛黃騰達之際,突然遭遇人生三大悲劇: 3月17日 馬勒被迫辭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的音樂總監,結束了十年他在維也納歌劇院的黃金時代,同年 7月5日 他那四歲半的大女兒瑪麗亞死於猩紅熱與白喉。女兒喪禮過後沒幾天,醫生診斷馬勒有嚴重的心臟病與心律不整,醫生禁止他一向熱愛的爬山騎車、游泳等活動,這點讓他身心大受打擊。大女兒之死對馬勒與愛人愛瑪都是重大的打擊,於是離開住了七年的梅爾尼格(Maiernigg)夏季別墅(馬勒曾在此創作五首交響曲第四到第八),搬到奧國義大利邊界和山區Tyrol附近的Toblach,他的最後三首大作都在此完成,而且也來不及親自指揮就去世了。
1909年他結束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席指揮之職,並指揮兩場紐約愛樂的客串指揮之後,回到奧地利的家約一個月之後( 1909年6月10日)馬上投入第九的創作,那時他寫信給弟子華爾特(Bruno Walter)說:「我從未像現在這麼熱愛生命,而且發現生存在世界上是多麼甜美的一件事。」,八月他告訴好友Theoder Spiering:「不久之前,我開始寫一首重要作品,現在我正完全投身於此曲的寫作。」八月底他又寫信給華爾特:「此曲將我長久以來埋在心裡的話,想說而未說的表達出來,因為我以瘋狂的速度創作此曲,因此原稿顯得雜亂無章,將使陌生者無法辨識,所以我熱切期待今年冬天我能有機會產生美好可讀的版本。」
因為貝多芬、舒伯特、德弗札克和布魯克納寫完第九就去逝,使馬勒內心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迷信,認為他完成第九,上帝便會來召喚他,但馬勒對這個世界充滿了關愛,他對紐約愛樂的新工作充滿了期待,他並不想離開人間,於是1910年4月1日完成第九的可讀版本後,他第二天馬上投入第十交響曲的創作,以為這樣使可以逃過「鬼門關」。結果他在 1911年5月18日 去世時,他只完成了第十的第一樂章,第九仍然是他最後完成的交響曲。這首在他去逝之前十三個月完成的作品,直到他去逝後的十三個月,也就是 1912年6月26日,由他的親密戰友華爾特,在維也納世界首演,這是馬勒的作品首次在他的精神故鄉維也納首演。這首告別故鄉親友的作品,能在維也納首演,他地下有知一定會很高興。華爾德在世界首演時,描述此曲的最後一個樂章時說:「他充滿了向人間告別的情緒,這裡有他對人世別離的悲傷,但也看到人間天堂的光芒的喜悅,整個交響曲的氣氛不是由想像產生,而是真實的感情的產物,最後在和平的告別聲中結束,雲彩終於消失在藍色的天空中。」熱愛馬勒音樂的心理分析大師Theodor Reik說:「第九是一位偉大藝術家面對死亡的最好自畫像。」小澤征爾告訴他的好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馬勒第九告別了他過去所熟悉的調性音樂,到未知的領域去探索,是二十世紀第一首無調性音樂的傑作。」的確這首曲子對參加過世界首演的十二音列三大師荀白克、貝爾格、魏本都產生了刻骨銘心的影響。
馬勒第九不但是他本人告別人生告別調性之作,也成為二十世紀名指揮告別他心愛樂團的「告別交響曲」,例如馬捷爾離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renboim離開芝加哥交響樂團、或Riccardo Clailly離開阿姆斯特丹皇家愛樂時,都以馬勒第九作最後一場演出。台灣很少演出過馬勒第九,深受馬勒影響的台灣作曲家兼指揮家金希文說:「指揮過馬勒第九的第四樂章之後,我覺得我蒼老了不少。」我個人雖然在德國聽過馬捷爾和美國聽過湯瑪斯分別指揮馬勒第九,但最感動的一場卻是在台灣呂紹嘉指揮NSO在新竹演出的那一場,那是一次終身難忘的美感經驗。現在NSO客席指揮赫比格也是目前德國碩果僅存的馬勒專家之一,他業已灌了三張馬勒的名盤,上一季他演出馬勒第六,也讓NSO有超水準的演出,相信他的告別演出:馬勒第九,一定會讓大家再度體驗馬勒感人的音樂世界,像四年前呂紹嘉那一場馬勒第九一樣的留下終身難忘的回憶,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第九交響曲自1912年首演以來,有些樂評家認為馬勒的第九是唯一完成的『未完成交響曲』。這一部作品,型式上雖然不算很正統,但卻是由四個樂章所構成。第一和第四樂章速度都是徐緩的,分別是D大調的[悠遊的行板]和降D大調的[慢板]樂章,中間C大調的[詼諧曲]和a小調[迴旋曲]和[詼諧曲]樂章。後面的三個樂章都是馬勒作品中很成功的部份,而且是獨特性的作品。所以他們銜接在第一樂章後面,實在有點令人出乎意料之外。

摘要註

This C Major Entertainment release of Gustav Mahler's Ninth Symphony and the Adagio from the unfinished Tenth Symphony concludes the issuance of the complete, acclaimed Mahler cycle with Paavo Jarvi and the 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which since the 1980s and the release of Eliahu Inbal's FRSO Mahler cycle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a 'powerful Mahler orchestra.'

內容註

Symphony no. 9 -- Symphony no. 10. Adagio / Gustav Mahler.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