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58
1
0
0

馬勒 大地之歌SACD

館藏資訊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大地之歌》(德語:Das Lied von der Erde)是奧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的一部大型交響聲樂套曲作品。作品樂譜封面有副標題,「為兩位獨唱家(一位男中音或女低音,一位男高音)及管弦樂團的演奏配置而作」。馬勒在標題註明「取材於漢斯·貝特格的《中國笛》」。作品一共六個樂章,採用了詩人漢斯·貝特格的意譯詩集《中國笛》(Die Chinesische Floete,1907年出版)中的七首唐詩作為歌詞。《中國笛》中的詩歌並非直接從中文譯為德文,而是來源於兩本法語中國古詩譯集——法國女詩人、作家及東方學家朱迪·戈蒂埃的《玉書》(法語:Le Livre de Jade)和漢學家德里文的《唐詩》(法語:Poésies de l'époque des Tang)。德國人Hans Heilmann將這兩部法語譯集的相關內容轉譯成德語,結集成《中國詩歌》(Chinesische Lyrik,1905年)出版。Heilmann的譯文文字比較平淡。漢斯·貝特格對Heilmann的德語翻譯、以及法語原譯進行了提煉,或在此基礎上的再創作,獲得了極大成功。除了馬勒之外,包括理察·史特勞斯、阿諾德·勛伯格、安東·韋伯恩等在內的其他許多著名作曲家也從《中國笛》中獲得過靈感。
經過數次的轉譯,尤其兩位法國譯者的原始翻譯就已常常不是對原作的直譯,《中國笛》譯詩和中文原作的面貌相距甚遠,中國學者為了找到《大地之歌》中詩歌對應的唐詩做了不少努力。目前第三樂章所用詩的原作確認意見仍不統一。《大地之歌》中的七首詩和中文原作相比,情緒更為沉重,貼近馬勒當時的心境。馬勒在創作過程中,對漢斯·貝特格的文字又進行了多處的改動和調整。
《大地之歌》創作時間是1908年至1909年,在《第8交響曲 (馬勒)》之後完成。雖然這部作品無疑可以被看作一部交響曲,但馬勒沒有將之命名為《第9交響曲》。《第9交響曲》要在兩年後才被創造出來。本曲於1911年11月20日在慕尼黑首演,指揮是布魯諾·瓦爾特,女中音Mme. Charles Cahier及男高音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當時馬勒已經離世,沒能親臨首演。《大地之歌》的演奏時間約為65分鐘。
摘自 互動百科 網站
Michael Tilson Thomas 人稱「MTT」的“萬人迷”指揮家麥可·提爾森·湯瑪斯,是目前美國最具潛力的中生代指揮家。和大師伯恩斯坦一樣,提爾森湯瑪斯致力於音樂教育而且擁有龐大的群眾魅力,他重新安排普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在樂界引起廣大的迴響,不但在美國名列暢銷排行,也為古典音樂帶來新生命和更多的可能性。麥可·提爾森·湯瑪斯之所以能挾古典音樂的力量風靡全美,自是有他獨特的魅力——俊美的外型、飄逸的棕髮,使他在樣樣注重外表的美國占了絕大的優勢。然而麥可·提爾森·湯瑪斯絕對不是一位只有外表的指揮,從他對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重新安排、詮釋,我們可以發現他對音樂敏銳的觀察和創意的觀點才是他致勝的要素。在中生代指揮家之中,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內外兼備”的指揮家。
夢想實踐家麥可·提爾森·湯瑪斯的祖父母是俄羅斯移民,在美國百老匯剛興起之時是享有盛名的芭蕾舞者,祖父湯瑪斯·海夫斯基(BorisThomashefsky)是美國紐約Yiddish劇院的創始人;
他父親泰德·湯瑪斯是美國資深的影視工作者,本身也是個“天才型”的鋼琴家,他自學的音樂成長經驗,對麥可有深厚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對於藝術自是耳濡目染,他自稱是生長在一個“愛作夢的家庭”;
而他自己卻是個“夢想實踐家”。在洛杉磯長大的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從小就有很多機會接觸音樂,在他十一歲時首次看到史特拉汶斯基的指揮(當時史氏定居洛杉磯)。之後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在南加大習樂,再次有機會與大師相會,除了史氏之外,麥可·提爾森·湯瑪斯也曾師事布列茲、柯普蘭、史托克豪森等大師。在這段時間裡,麥可·提爾森·湯瑪斯接觸到不少當代音樂家,有機會和大提琴家皮亞第果斯基與海飛茲等多位大師合作,並且還擔任過拜魯特音樂節的助理指揮。一九六九年,麥可·提爾森·湯瑪斯獲得檀格塢「庫賽維斯基」指揮獎後,即受聘為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
而他指揮生涯中真正的轉折點正是在這個時候。一次,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史坦伯格無法指揮,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臨時受命上陣,結果一鳴驚人。這次事件之後,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被任命為波士頓的“首席客座指揮”,接下來聘約不斷。七一年受聘為水牛市愛​​樂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
八一年擔任洛杉磯愛樂的客席指揮;
一九八六年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任職近十年期間,率團世界巡迴,並也擔任過歐洲各大樂團的客席指揮。等到九三年麥可回國接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時,麥可·提爾森·湯瑪斯早已是享譽國際的指揮大師了。
為音樂教育紮根和伯恩斯坦一樣,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致力音樂教育不遺餘力,他曾有許多機會和伯恩斯坦合作在電視上主持音樂教育節目,七一年到七七年間於卡內基音樂廳帶領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為青少年製作音樂廣播節目。一九八八年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召集各大音樂學院菁英,創立“新世界”國家交響樂團(NewWorldSymphony)。任職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其間,提爾森·湯瑪斯也創辦了一大音樂節,專攻史蒂夫·萊希、蓋希文、布拉姆斯、武滿徹、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馬勒等人的音樂。知名的日本太平洋音樂節也是他和大師伯恩斯坦合力創辦的。九五年他與BMG唱片公司簽約後,錄下不少優秀的錄音。首張《羅密歐與茱麗葉》一推出就大為轟動,在美國成為暢銷排行的古典唱片。接著他繼續與舊金山交響樂團錄下他的恩師柯普蘭的現代音樂作品,其中鋼琴協奏曲由歐爾森(GarrickOhlsson)擔任獨奏;
而最新的馬勒《哀傷之歌》備受樂壇矚目。
摘自 聚橙網 網站
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1944年-),美國人,管弦樂團指揮、鋼琴家、作曲家。以指揮作品廣泛、風格生動有力而聞名。托馬斯生於洛杉磯,最初在家庭教師指導下學習音樂,後來就讀於南加州大學。 1969年他在波士頓交響樂團的一次音樂會上代替威廉·斯坦伯格演出,首次引起人們的注意。
1995年9月出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同時改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曾在1988-1995年繼阿巴多之後,擔任倫敦交響樂團指揮。
1988年2月創建了新世界交響樂團,自任音樂總監兼指揮,樂團以美國為基地,在美國舉行了一連串的慈善音樂會。 1990年與伯恩斯坦在日本札幌創辦了太平洋音樂節。 1995年8月,指揮太平洋音樂節樂團首演他創作的《昭和》,紀念廣島原子彈爆炸50週年。
1971–79年,托馬斯擔任布法羅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同時於1971–76年兼任紐約愛樂樂團青年音樂會音樂總監。 1981–85年擔任洛杉磯愛樂樂團客座指揮,1988年成為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他協助創辦了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新世界交響樂團”——一個旨在培養青年演奏家的培訓管弦樂團,並於1988年擔任該團藝術總監。 1995年他成為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內容註

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 --. Der Einsame im Herbst --. Von der Jugend --. Von der Schon̈heit --. Der Trunkene im Frühling --. Der Abschied.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