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16
0
0
0

范蠡與西施 崑劇

館藏資訊

摘自 華人世界時報CWNTP 網站 第七屆台灣・浙江文化節 兩岸崑劇團《范蠡與西施》,首度攜手製作演出
5月3日至5日 兩岸三組主角 城市舞台共譜春秋愛情傳奇
由台灣崑劇團與浙江崑劇團共同製作演出的新編崑劇《范蠡與西施》,將於5月3日至5日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這次演出是台灣崑劇團與大陸浙江崑劇團首度聯手製作,由台灣崑劇團團長洪惟助教授編劇、上海崑劇團沈斌導演、周雪華作曲,演員陣容包括台灣崑劇團與浙江崑劇團的優秀演員,其中男女主角共有三組,分別由台崑的趙揚強、溫宇航與浙崑的曾杰飾演范蠡,台崑的楊莉娟、陳長燕與浙崑的楊崑飾演西施,浙江崑劇團副團長的中國國家一級演員程偉兵飾演伍子胥,浙崑「萬字輩」知名花臉演員胡立楠飾演夫差;《范蠡與西施》由兩岸崑劇菁英共同打造,經過多個月分別在杭州與台北的排練後,終於將在本周五晚上呈現在台灣戲迷面前。
《范蠡與西施》改編自明代梁辰魚的《浣紗記》,《浣紗記》被認為是第一部為崑腔水磨調作品,在崑劇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魏良輔等人改良的崑山腔水磨調,就因為《浣紗記》傳奇的成功,而快速地流傳,明代文壇巨擘王世貞稱該劇:「吳閶白面遊冶兒,爭唱梁郎雪豔詞」;清代學者焦循的《劇說》亦曾寫下:「哥兒舞女,不見伯龍(梁辰魚字),自以為不祥」,由此可知當時的盛況。然而該劇至今只剩少數折子流傳下來,劇本已不符合現代的審美要求,劇幅冗長結構鬆散,雖不乏佳詞,但亦有過於藻飾或平入的文詞,而且人物流於類型化、平面化。
因此,台灣崑劇團團長洪惟助將《浣紗記》改編,從原著的四十五齣刪減至符合當代兩個半小時演出的十一齣,故事從由范蠡與西施河邊浣紗定情開始,敘述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大敗越王勾踐,勾踐勵精圖治獻上美人計,意使夫差沉迷於美色荒廢國事;范蠡為了報答勾踐,忍痛說服西施獻身夫差,直到夫差兵敗自盡,范蠡與西施才得以重逢,兩人最後泛湖而去。
《范蠡與西施》以愛情主線與家國興亡的副線,擺脫《浣紗記》以報仇復國為唯一目標的傳統觀點,在吳越相爭的時代背景下,深入刻劃范蠡與西施的救國情懷與男女愛情的掙扎,展現了更具深度的心理層面。其中,〈浣紗〉、〈憶約〉、〈勸施〉、〈泛湖〉是表達西施與范蠡愛情的重要場次,〈苦諫〉與〈賜劍〉主要描寫伍子胥的忠貞執著,而〈請降〉與〈伐吳〉具有戰爭的熱鬧場面,在兩條情節線的交互呈現下,劇情起伏,又注意到演員的「均勞逸」,以精簡的篇幅述說複雜的故事,並且著重劇本的文詞,避免使用生僻、晦澀的典故,務求易懂且典雅。
編劇洪惟助笑稱《范蠡與西施》是他七十歲生日的禮物,已經在腦海中構思半世紀了,他解釋:「我從大學念中文系開始,就想要創作崑劇劇本;1990年與曾永藝老師開始創辦崑曲傳習計畫,開始培養台灣的崑劇演出人才,到2005年邀請蔡正仁與華文漪老師闊別十多年再次同台演出,創下當年的盛況;今年再次突破過去的活動規模,以全新的創作、兩岸劇團合作演出的方式共同呈現,從劇本、製作、演出等將劇團帶入另一個新的層面,還邀請大陸最著名的導演沈斌與編曲周雪華加入創作團隊。由於《浣紗記》是第一部崑劇作品,我個人的第一部完整崑劇劇本《范蠡與西施》,也從《浣紗記》的故事出發。」
浙江崑劇團的林為林團長也指出,這次《范蠡與西施》的演出創下幾個第一:第一個崑曲水磨腔的劇作改編而成;第一次兩岸崑曲劇團大規模、同台演出的合作模式;而《范蠡與西施》在杭州、台北、中壢、嘉義、台南、高雄的巡演也創下演出先例。「浙江崑劇團每年演出約兩百多場,今年從開春開始,我們為了《范蠡與西施》就投入了約80%的時間精力,務求將演出做最好的準備;整齣戲有傳統與創新,但是所有的唱念作打、音樂文辭、服裝舞台等都是為了劇情需要而服務,達到『萬變不離其宗』的理想。」
這段大時代悲歡離合,在導演的巧妙手法下,呈現了細膩的情感變化。導演沈斌解釋:「這齣戲的行當要求齊全,生、旦、淨、末、丑皆有,對劇團是個嚴格的考驗,但也因此絕對可以成為各團往後經常上演的劇目。范蠡的角色,要求文武雙全,要有巾生的瀟灑,雉尾生的威武,也要有官生的氣勢;在戲劇性的場面,〈定計〉一折,勾踐求范蠡能同意將西施獻給吳王,范蠡的錯愕悲憤與勾踐的驚天一跪,是《浣紗記》所無,也是洪惟助教授的創意;〈勸施〉中范蠡與西施淚眼相對、互訴心聲,可說是全劇最為感人催淚的段落……由於故事場景轉換頻繁,我決定以無場次的手段來處理,在流動中見大事件,在停頓中出情景,使整個戲的節奏不但緊湊,而有深度和意境,運用虛擬的寫意手法,展現崑曲細膩而優雅的抒情,來挖掘人物的心理動態,發揮演員的唱、念、做、打、翻的戲曲基本功的特點來塑造人物,力求做到好聽、好看、出情動人的舞臺藝術效果。」
《范蠡與西施》的演出為「第七屆台灣・浙江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除了5月3至5日的演出之外,5月2日台崑與浙崑將共同演出經典折子戲,包括改變二十世紀崑劇命運、「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的《十五貫》;5月1日則是由首度訪台的義烏市婺劇團,帶來台灣難得一見的金華崑與婺劇。
義烏市位於浙江省中部,屬於金華,而金華古稱婺州。婺劇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起源於明代中後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流行於金華地區。義烏市婺劇團成立於1955年,前身為徐樂舞臺,每年演出在200場左右。金華崑為崑劇支派之一,指金華崑腔戲,或稱金華草崑,由於金華古稱婺州,又稱婺崑。自明代嘉靖年間魏良輔改革崑山腔以後,崑曲向全國各地發展,很快就流傳到浙江的金華地區。金華崑班的演出頗為盛行,除了廣泛活動於金華府所屬的蘭溪、蒲江、武義、宣平等八縣外,還旁及鄰近的衢州、嚴州一帶。金華崑班原是按蘇州的路子演唱。直到清末民初,在金華崑班學崑腔戲要學五年,滿師以後,無論什麼角色,仍要到蘇州的崑班中去跑龍套,學習仿效蘇班的唱做工夫,一年後才能回金華正式上台。金華崑腔戲過去多在廟會草台演出,由於它長期在山村曠野裡流動,主要觀眾是農民,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點。首先是在文句唱腔上不去琢磨典雅婉轉,而力求通俗簡明,土話鄉音很重。其次是在表演上不求精工,而重在神似,形成了輕文重武、輕唱重做、輕小重大,以武戲、做工戲和整本戲為主的風格特點。整體而言,金華崑比起蘇州「正崑」,節奏明快,痛快淋漓,比較生活化,質樸爽俐,往往更具戲劇性,也有一些特殊技藝的表演。金華崑等地方崑曲原已漸趨衰微,近來各婺劇團正積極向老藝人學習,搶救極具特色的金華崑獨特劇目。

內容註

范蠡與西施 : 浣紗 -- 請降 -- 憶約 -- 定計 -- 勸施 -- 獻施 -- 苦諫 -- 採蓮 -- 賜劍 -- 伐吳 -- 泛湖.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