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71
0
0
0

Rain

館藏資訊

摘自 鴻鴻的過氣兒童樂園 網站
ROSAS的靈魂人物安娜‧德瑞莎‧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生於1960年,二十二歲發表雙人舞Fase震驚舞壇,當即應邀到亞維儂藝術節的主舞台──教皇大殿演出。次年成立舞團ROSAS,十年後成為布魯塞爾國家歌劇院De Munt/ La Monnaie的駐院舞團,並成立三年制的PARTS舞蹈學院,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除了舞蹈,也必須研習劇場與音樂。2000年時,比利時發行一套二十世紀世界藝術家郵票時,代表比利時的便是ROSAS與安娜。
安娜的作品當代女性氣息濃郁,一望可辨。她的舞者經常以女性為主,短髮、短裙、短靴的勁裝造型,神采飛揚,一反現代舞長髮、長裙的優柔女性傳統。安娜編排的動作也乾淨俐落,善於擷取日常生活的動作,分解重組,累積出震撼人心的節奏。成名作Fase二十年後拍成影片,兩個女孩不斷自轉,兩個不同角度的燈卻打出三個影子(中間的影子由兩人重疊而成),形式嚴謹、構思奇妙。創團作Rosas danst Rosas則是四個女孩的四段群舞,從地板發展到椅子、到佔滿演出空間。掠髮、蹙眉、露肩、轉頭、嘆氣這些簡單舉止,組合成讓人目眩神迷的賦格。她的動作冷靜、簡練卻風味十足,與碧娜‧鮑許大異其趣,各佔山頭卻彼此欣賞。2003年我去看碧娜的舞蹈節時,安娜受邀演出獨舞《曾經》Once,安可曲竟是她翻跳兩段碧娜的舞蹈,十分感人。
安娜年輕時留美,承繼美國後現代舞的極簡影響,卻逐漸發展出舞蹈與影像、劇場、及音樂的繁複組合。她採用的音樂從古典如巴哈、莫札特,到現代如巴爾托克、貝爾格,當代如Steve Reich和比利時的Thierry de Mey。採用過的文本包括Heiner Müller的《危險關係四重奏》和Peter Handke的《自我控訴》。1998年起她幾乎每年都有執導的歌劇作品推出。
安娜也是當代最熱中發展舞蹈影像的編舞家,最常合作的作曲家/影像導演Thierry de Mey之外,彼得‧格林納威也為她攝製過短片。她的舞作拍成影像從不照本宣科,往往會選擇具有特色的實景演出,例如1987年的〈小宇宙〉Mikrokosmos 和〈巴爾托克四號四重奏〉 Quatuor nr.4 就在一間圖書館內拍攝。因此,看她的現場和錄影往往是各自完整的不同經驗。
即將帶來台灣的《雨》,香港舞蹈家楊春江如是描述:
安.德麗莎回歸至早年令她成名的作曲家Steve Reich的音樂上,重施他倆純舞蹈音樂配合得天衣無縫的經典技巧……一個偌大的圓場,舞者們成群湧出彷若是風還是雨將他們沖往同一方向再形成漩渦,聚散得好不自然,疾走飛馳之時,動作卻順滑得彷如已瀉滿一地水珠,抑或像是雨中互相追趕的孩童們般,樂得放浪形骸於大自然的遊樂場中;現代舞始祖鄧肯於世紀初解放出來,在草地上搖頭擺腦的自我陶醉才是「舞蹈」的精神,要到羅薩絲的全體團員身上才真正體現並發揚光大……大師所謂的揮灑自如,連「自然」也是在一切編排之內的風範,莫過於此。
說得真好!當代舞蹈求新求變之餘,往往顯得概念先行鑿痕處處、或只會解構不會結構、或不知適可而止尾大不掉,連眾多世界聲名頂尖的舞團也未能免。但在我的觀舞經驗裡,唯有ROSAS,品味卓絕卻又揮灑自如,出人意表卻又渾然天成,而且每個作品都質地精湛、毫不勉強,每當回味留連,都會不覺泛起微笑。我為台灣觀眾高興。安娜,我們等你好久了!
摘自 雲衣間 網站
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動盪與秩序
De Keersmaeker與另三位女性建立了自己的舞蹈團隊Rosas, 《Quatuor n°4》 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編排的舞蹈看似雜亂無章, 作品《Rain》再度體現了她與Reich的音樂與舞蹈合作技巧。
綁起的馬尾辮,消瘦的面龐,比利時舞者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竟與Pina Bausch有幾分相似。同為編舞者,二人一如既往地低調。從Bach的音樂到Joan Ba​​ez的歌曲,從嘗試電影到戲劇,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感,在不斷的實驗中建立了強烈的自我風格,妥帖地收放,自如地不羈。
至今,她已編作了四十多部作品。它們抹去七情六欲,抹去故事,重複再重複,她的舞蹈更偏向純粹的動作組合,自成曲調,背景樂是跟隨著她的節奏的,甚至連它也被簡化、重複。
1960年,De Keersmaeker出生於梅赫倫(Mechelen)。直到高中的最後一年,她才開始學習舞蹈,在那之前,她學的是音樂,尤其擅長長笛。 18歲時,她來到布魯塞爾Mudra舞蹈學校,在那兒製作了首部獨舞作品《Asch》(1980),也在那兒認識了作曲家兼電影製作人Thierry de Mey,也正是他為她推薦了Steve Reich的樂曲,並成為了她的合作人。
1980年,她前往紐約Tisch藝術學校(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接觸到蓬勃發展的後現代舞蹈,開始嘗試著運用Reich的音樂進行編排。作品《Fase》(1982)便是由她與Michèle Anne de Mey(Thierry的妹妹)搭配Reich的樂曲一同演繹的舞蹈。 《Fase》一鳴驚人,簡潔有力、苛刻嚴謹的風格俘獲了一大批觀眾。
《Fase》的三個片段分別採用Steve Reich的三首曲目《Violin Phase》、《Piano Phase》與《Come Out》。認為通過重複能夠表現情感的Steve Reich在自己的創作當中同樣運用了這一方法,與De Keersmaeker的理念不謀而合。 《Fase》舞者是同樣的極簡造型,頭髮與腰肢的一摔一轉之間,身體在不停地旋轉,轉圈,簡單的動作在空間中堆疊成形,堆疊出緊湊的呼吸,令觀眾也糾緊了心,不敢出大氣。
第二年,De Keersmaeker與另三位女性建立了自己的舞蹈團隊Rosas,以第一部作品《Rosas Danst Rosas》奠定了舞團與眾不同的女性舞者基調:寬下擺女裙,像假小子的靴子,軍隊中小分隊一樣的編排。一開始舞團靠布魯塞爾Kaaitheater劇院的支持運轉,《Heiner Müller's triptych Verkommenes Ufer/Medeamaterial Landschaft mit Argonauten》 (1987), 《Mikrokosmos-Mon​​ument Selbstporträt mit Reich und Riley (und Chopin ist auch dabei)/In zart fliessender Bewegung - Quatuor Nr.4》 (1987), 《Ottone, Ottone 》(1988), 《Stella》 (1990)與《Achterland》 (1990) 等都是與其合作的成果。 1992年起至2007年,她們成為Théatre de la Monnaie的常駐舞團。隨著另一支常駐樂隊的入駐,越來愈多資源的出現,舞團得以開始平穩發展,De Keersmaeker開始創作更多大型的作品,開始進行戲劇、文本、電影上的實驗性創作。在此期間,她也執導了歌劇作品,其中不少被改編成為影視片段。
《Rosas Danst Rosas》中是一群心無旁騖,在各個角落的凳子上各自起舞的女舞者,隨著類似腳步聲律動,聲音又像是經由她們的步伐發出的。急促地喘息,釋放地嘆氣,一呼一吸之間,滑落、迴旋,手指到手肘到手腕再到整隻手臂所呈現的,是既柔軟又鏗鏘的力量,與精準的狠勁。
1995年,De Keersmaeker創辦了舞蹈學校P.A.R.T.S (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Training Studios),每一屆有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六十名學生來到這兒,接受50多名教師長達3年的指導。
以Joan Ba​​ez的歌曲為背景樂的舞蹈《Once》見證了舞蹈生涯步入第二十年的大師之姿。她用目光直面、掃視群眾,動作突然開始介入,隔空與那個年代的Baez對話,一個嗓音輕柔、迴轉又低沉,一個舞姿簡潔、嬌柔又硬朗,經由童謠與反戰曲目的洗滌,似乎正在投射一部戰時故事片段;《Quatuor n°4》則在四位穿旋轉起如傘狀的黑裙女舞者來回的踱步中,為對稱性動作利落地增添無限可能。
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編排的舞蹈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是一系列簡單變化的疊加,旋轉的一排舞者實則在畫一個又一個同心圓,再通過類似的方式創設新的組合與變化。
伴著Steve Reich 1976年的鋼琴打擊樂曲《Musicfor 18 musicians》,作品《Rain》再度體現了她與Reich的音樂與舞蹈合作技巧。背景是落地銀線構成的水簾,舞者既是風也是急促的雨滴,像孩子一樣在自然中奔跑、笑鬧,將水簾擊散開去,流暢瀟灑的動作不像事先安排好,反而更像是即興的產物。
“這麼多年了,我還是堅持跳舞,因為這是我能夠與世界聯繫的唯一方式。”Anne Teresa DeKeersmaeker在一次採訪中說道。儘管她的面容不再年輕,身體對力度的控制和姿態表現的掌控卻更具韌性。後現代舞是試圖回歸身體與表演本身的舞蹈,當它被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舞出旋律時,音樂與舞蹈二者早已相溶。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