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61
0
0
0

孟德爾頌 第1, 5號交響曲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孟德爾頌九歲即公開演奏,十歲進入柏林音樂院就讀,十二歲寫作生平第一首弦樂交響曲,更在十七歲時寫下家喻戶曉的「仲夏夜之夢」,德國浪漫樂派作曲家孟德爾頌,一生幸福富裕,其作品溫柔優美而富詩意。他於1821至1823年間,以十二、三歲之齡完成十二首弦樂交響曲,十五歲則創作了管弦樂內容更為充實而豐富的第一號交響曲,其洋溢的才華可見一斑。之後再完成其餘四首交響曲,確立了他成為浪漫派重要交響曲作曲家的地位。
參與演出的指揮家與樂團更具有象徵性,由馬舒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擔綱。自1835至1847年去世為止的12年間,在孟德爾頌短暫的38歲生命裡,除了1843-44年之外,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歲月,就是擔任這個由民間團體所創辦的最古老樂團的音樂總監。
摘自 鄭俊騰名琴弦樂器有限公司 網站
庫特.馬舒爾 (Kurt Masur) 出生於東德,在西元1991年到2002年間,成為「紐約愛樂管絃樂團」指揮家,也成為在繼祖賓.梅塔之後,復興「紐約愛樂管弦樂團」名聲的卓越貢獻者; 西元1970年到西元1997年間,在後共產主義統治下的東德時期,他一直擔任萊比錫「葛萬豪斯管弦樂團」的指揮,更為在二次大戰期間被炸毀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音樂廳」的重建極力爭取,獲得東得統治者的首肯而重建,並在西元1891年重建完成演出中,貢獻心力; 西元1989年在萊比錫10萬人高喊‘’不要暴力‘’的民主大遊行中,馬舒爾為和平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也在當年,成為民主的德國,第一位「萊比錫榮譽市民」。
除了上述萊比錫、紐約的卓越貢獻外,庫特.馬舒爾一生擔任過德國「德勒斯登愛樂管弦樂團」首席指揮、英國「倫敦愛樂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法國巴黎「法國國家樂團」音樂總監…..等,對於他所喜愛的音樂,投入他一生的生命,直到西元2012年在巴黎演出時跌下舞台而受傷,後來罹患帕金森氏症,淡出音樂圈;直至上週六(12/19/2015),才由紐約愛樂對外正式宣佈他不幸去世的消息。
馬舒爾在音樂圈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擔任「紐約愛樂」的首席指揮,而他「不負眾望」地帶領這個知名樂團,克服重重難關,重振了樂團的聲譽,就如同前任紐約愛樂指揮亞倫.吉爾伯特對他的推崇:「馬舒爾在他音樂中注入了承諾、奉獻與信仰的力量,使人們更加緊密地靠在一起,樂團在他擔任指揮期間締造了偉大的黃金時期」; 而馬舒爾更為人所尊崇的是,他在紐約遭受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帶領樂團以移動、戶外音樂廳的方式,演奏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撫慰了當時受到創痛的許多人的心靈!馬舒爾的貢獻也在於他將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歐洲的音樂家,如貝多芬、孟德爾頌、布拉姆斯、馬勒、布魯克納….等人的作品,在他纖細而富有人道關懷以及哲學體驗的引導下,將紐約愛樂帶入了另一個境界!
馬舒爾一生獲獎無數:民主德國授予他藝術獎和國家獎; 1975年他成為「萊比錫音樂學院」教授; 1984年他成為「萊比錫大學」榮譽博士; 1990年1月26日馬舒爾成為「萊比錫藝術基金」的創立者之一,且擔任主席到1995年。 1990年他成為「榮譽軍團騎士」,1991年他獲得Hanns-Martin-Schleyer-獎,1994年他成為德國國家基金董事。他獲得過德國聯邦十字勳章,美國「國家藝術俱樂部」金唱針和第一個海德克文化獎,以表彰其容忍大度,人道與和平方面的貢獻。 2004年10月9日馬舒爾獲得 Westfälische和平獎。

內容註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11 -- Symphony no. 5 in D maajor, op. 107 /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