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51
0
0
0

Beethoven Vol. 1 Disc 8貝多芬 第5號鋼琴協奏曲全9片CD

館藏資訊

摘自 兩廳院網站 網站
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成立於1888 年,為屹立不搖127年的荷蘭音樂第一金字招牌。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在歷任首席指揮楊頌斯、夏伊、海丁克帶領下,樂團擁有絲絨般的絃樂、黃金音色的銅管以及扎實的木管,堪稱百年璀璨之聲。在多名國際指揮大師先後帶領下奠定樂團風格及美好傳統後走向國際,2004年後由拉脫維亞指揮大師楊頌斯擔任首席指揮至2015年,並於2008年英國知名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世界20大交響樂團評比中,一舉超越德奧兩大樂團龍頭柏林愛樂及維也納愛樂,躍昇至世界第一頂尖交響樂團。
摘自 新竹教育大學 網站
樂聖貝多芬(La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出生於萊茵河畔的德國波昂,他的父親約翰 貝多芬是宮廷裡的男高音歌手,祖父曾任波昂的宮廷樂長。在貝多芬的幼年時代,神童 莫札特的故事家喻戶曉,約翰 貝多芬乃強迫五歲的小貝多芬開始學琴,並給予大量的功課,1796年貝多芬到歐洲各地旅行演奏,受到非常熱烈的喝采,其名聲即傳遍各地。此外貝多芬也藉由演奏會來發表自己的作品,這又使得貝多芬得以確立作曲家的身份。 1800年,貝多芬碰到了身為音樂家最不幸的一件事,他的聽力開始嚴重衰退。他雖然四處求醫,但病情卻沒有好轉的跡象,到了1802年已接近耳聾的地步,貝多芬一度有輕生的念頭,幸好強烈的創作欲望使他打消了自殺的想法。貝多芬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因為耳聾很難得在公開場合露面,讓維也納的人民也感到非常傷心。1826年貝多芬帶著他的姪兒卡爾到格森道夫,返回維也納途中因風寒而轉變為肺炎,1827年3月26日因病發黃疸病與水腫與世長辭。貝多芬崇尚民主自由,他主張藝術家應享有尊嚴與平等的地位,作曲家應有自己創作的權利,而不再只是受雇於貴族,為雇主的需要寫曲。所以貝多芬一生雖然受貴族贊助,但相當堅持創作的自主權,而他的貴族朋友也很支持他的觀點,因此貝多芬可說是音樂史上第一個獨立的職業作曲家。
貝多芬一生的創作時期可以明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時期是1800年以前,即三十歲之前為第一個創作期。貝多芬寫了他的第一、二號兩首鋼琴協奏曲、十首鋼琴奏鳴曲、五首小提琴奏鳴曲、第一號交響曲以及一些室內樂與歌曲。這一個時期的樂曲大多呈現出優雅的古典型式與風格,這些作品仍傾向於莫札特與海頓的樂風,不過已可在其間隱約察覺到一股想要打破傳統的力量存在。第二階段貝多芬在作曲風格上有很大的轉變,他的音樂變得愈來愈熾烈,愈來愈個人化,就樂曲的內容來看,他所採用的和聲與調性也比過去更為大膽。貝多芬在第二時期寫出了許多不朽的傑作,例如第三號交響曲「英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第六號交響曲「田園」﹔鋼琴奏鳴曲方面,第十四號「月光」、第二一號「華得斯坦」、第二三號「熱情」、地二六號「告別」﹔另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以及歌劇「費黛里 奧」等等,都完成於這個時期。 1800年以後,貝多芬的耳疾相當明顯,他為此而煩惱不堪。1802年,貝多芬前往當時的避暑聖地海里休養,曾萌生自殺之意,並留下著名的「海里根遺書」。
貝多芬一生的創作時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1800之前~貝多芬寫下了他的第一、二首鋼琴協奏曲、第一號交響曲。等音樂及歌曲。這一時期的樂曲風格大多呈現出古典式風格。
2.1800-1817~貝多芬不幸的開始,他的聽力開始嚴重衰退。雖然貝多芬四處求醫,但病情仍無好轉的跡象。到了1802年他已接近全聾的地步。在這樣的打擊之下,貝多芬的曲風開始有了很大的轉變,他的音樂變得越來越炙烈,曲風變得越來越大膽,貝多芬不少不朽的名作都是在此時期完成的,例如: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皇帝協奏曲等。
3. 1817之後~貝多芬進入了嶄新的創作領域,也就是他一生中的第三階段。這個時期裡貝多芬的創作更富於實驗性,音樂中也含有更深的思想與哲理。從第三時期的傑作「合唱交響曲」、「莊嚴彌撒」等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那偉大而崇高的意境,可以說是已經達到音樂至高至美的境界。
在與外界聲音隔絕之後,貝多芬開始用"心"來作曲。而這時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帶給了歐洲自由平等的觀念。於是貝多芬由於失聰的心路歷程加上這個啟示,他的作品跨入另一個新的境界。原有貴族式的典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熱情與波濤洶湧的情感。曲子的力度對比加大、音域的距離加寬、和絃的連接脫離古典的範疇。使音樂從古典樂派的傳統之中解放出來,開創出另一種嶄新風貌。

內容註

Pianoconcert nr. 5 in Es major, op. 73 -- Ouverture Leonore nr. 3 in C major, op. 72b -- Ouvertur Fidelio in E major, op. 72c / Ludwig van Beethove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