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29
0
0
0

Tsjaikovski Vol. 2 Disc 9柴可夫斯基 胡桃鉗 II全11片CD

館藏資訊

摘自 兩廳院網站 網站
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成立於1888 年,為屹立不搖127年的荷蘭音樂第一金字招牌。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在歷任首席指揮楊頌斯、夏伊、海丁克帶領下,樂團擁有絲絨般的絃樂、黃金音色的銅管以及扎實的木管,堪稱百年璀璨之聲。在多名國際指揮大師先後帶領下奠定樂團風格及美好傳統後走向國際,2004年後由拉脫維亞指揮大師楊頌斯擔任首席指揮至2015年,並於2008年英國知名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世界20大交響樂團評比中,一舉超越德奧兩大樂團龍頭柏林愛樂及維也納愛樂,躍昇至世界第一頂尖交響樂團。
摘自 印象三重奏 網站
提到俄國作曲家,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應該就是柴科夫斯基。事實上,柴科夫斯基在西洋音樂史上的確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當時在俄國有所謂「五人組」的音樂家,以發展俄國民族音樂為創作目標。另外與之相對的則是安東及尼可來.魯賓斯坦 ( Anton & Nikolai Rubinstein )兄弟成立的學院派,強調西歐紮實的音樂訓練。
柴科夫斯基出身於學院派的訓練,自然與 純國民樂派人士的創作方向不同,但是由於他個人十分俄國式的天性,在他獨特的抒情表現下,而使原來對立的音樂發展方 向,從他開始逐漸匯整到同一條路上。
從許多資料中我們可以似乎了解到,柴科夫斯基給人的印象是憂鬱、有點神經質且有同性戀傾向,這些都與他的出身背景有很大關係。他曾遇到一位他很想追求的女子,但由於個性害羞 內向使然,因此錯失良機而遭受嚴重挫折。後來則是在不懂得如何拒絕的情況下,造成了一段悽慘的婚姻生活。
感覺上柴科夫斯基在音樂創作方面的過程也並不大順暢,就好比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以及 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都遭到原先要題獻給的人無情地拒絕演出,但是之後卻廣受大眾的喜愛 … 。
或許正因為在生活上受到諸如此類的刺激頻繁,反而促進了柴科夫斯基在音樂上的表現與發揮。
流暢的旋律線條是柴科夫斯基音樂魅力之所在,更是使他的音樂能夠歷久不衰的重要因素。配合上他對樂器的處理及發揮,使他的音樂經常給人連綿不絕的感受。
柴科夫斯基遺留下來的作品為數龐大,而且內容、種類繁多,目前大家仍然常可欣賞到的樂曲如:十一齣歌劇中的二齣,六 首交響曲其中後三首,三首協奏曲(鋼琴、小提琴及為大提琴作的「羅可可主題變奏曲」),三齣芭蕾舞劇以及六、七首如序曲、幻想曲之類的管絃樂作品。
室內樂曲則包括三首絃樂四重奏曲中的一首,一首鋼琴三重奏曲,一首絃樂六重奏曲。這份成就除了少數德奧的大師之外可說是無人能及。

內容註

De Notenkraker, op. 71 (Act 2) -- Het Zwanenmeer, op. 20 (excerpts) / Tchaikovsky.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