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06
0
0
0

Klavier Kaiser : 14 grosse Pianisten auf 20 CDs : die schönsten Aufnahmen / Vol. 12

館藏資訊

摘自 誠品書店 網站
本套專輯原本是德國報紙(the south German newspaper)特價優待其熱愛古典音樂的讀者,由德國最具享譽盛名的音樂評論家Joachim Kaiser教授主編介紹14個重要鋼琴演奏家。在20張CD中收錄了魯賓斯坦或勞迪奧.利昂.阿勞等優秀的鋼琴演奏家最美好的錄音。例如人們聽魯賓斯坦 的音樂,是領略魯賓斯坦從音符中所呼喚出最美好的情感,和他共享音樂中的喜悅感,或是能夠緩和痛苦的一種無形力量;克勞迪奧.利昂.阿勞演奏富於個性,而 又充滿激情並且技巧無以倫比,他的演奏範圍很廣,從巴洛克到20世紀的古典音樂均有建樹。
SZ報社編輯嚴選大量古典樂曲範例詳加介紹每個鋼琴演奏家,而錄音則是應用現代最先進技術作混音。鋼琴家用手指用生命為世人寫下一篇洋洋灑灑精彩絕倫的鋼 琴演奏史,而本套專輯囊括了14位鋼琴大師的演奏集錦與生平導讀,藉由評論家與專業編輯的整理介紹,可說是兼具名人史料、收藏等高藝術價值的鋼琴演奏史精 華紀錄。
摘自 site.douban.com 網站
約希阿姆·凱澤(Joachim Kaiser )生於 1928年。他研究音樂、德語、哲學和社會學,是“格魯普47”(Gruppe 47)的成員。 1951年,他開始擔任戲劇記者、文學和音樂批評家。他寫過幾本關於音樂、解釋音樂和音樂節目製作的書。
約阿希姆·凱澤(Joachim Kaiser)是德國眾所周知的最著名音樂和文學批評家。他在作品中寫道:他的目標一直是引起其他人對音樂的興趣。他寫作的方式恰好就是這樣。他的風格從 來不是簡明的,但總是可以理解的。他從來不會居高臨下地對待讀者;而是讓他們分享知識,一起享受音樂的愉快。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克勞迪奧·利昂·阿勞(Claudio Arrau León,1903年2月6日-1991年6月9日),智利鋼琴家。他的演奏範圍很廣,從巴洛克到20世紀的古典音樂均有建樹。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
阿勞1903年出生於智利的奇昂(Chillán),他的父親卡洛斯·阿勞(Carlos Arrau)是一名眼科醫生,他的母親叫盧克利希亞·利昂(Lucrecia León)是一位鋼琴老師。他的家庭屬於智利南部的一個古老而顯赫的家族。他的祖先洛倫佐·德·阿勞(Lorenzo de Arrau)當年受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的派遣來到智利。
阿勞是一個神童,5歲便開了第一場個人音樂會,當時的曲目包括貝多芬, 莫札特和李斯特的音樂。7歲由智利政府出資公費到德國學習師從馬丁·克勞澤(Martin Krause)。馬丁·克勞澤曾是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的學生。阿勞11歲時即可演奏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和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變奏曲。
在馬丁·克勞澤去世後,阿勞靠個人努力展開了職業鋼琴家的成功之路。1935年,阿勞在柏林舉辦了12場音樂會演奏巴赫的全套鍵盤作品,取得極大成功。之 後第二年,阿勞舉辦了莫扎特的全套鋼琴作品音樂會,緊接其後的還有舒伯特和韋伯的作品系列音樂會。1938年,阿勞在墨西哥城舉辦了貝多芬全套鋼琴協奏曲 和奏鳴曲的系列音樂會,這是他第一次全身投入地把自己與貝多芬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後來的日子裡,阿勞曾多次舉行貝多芬全套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的系列音樂 會,包括在紐約和倫敦這樣的音樂重鎮,被公認為二十世紀貝多芬作品的權威演繹者。
阿勞曾經為彼得斯出版社修訂了他注釋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的樂譜,並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唱片,他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李斯特、舒曼、肖邦、舒伯特和 德彪西等人作品的錄音非常有名。他的演奏忠於原譜但富於個性,而又充滿激情。阿勞的琴聲與眾不同,他的音色豐富、左手聲音厚實,右手聲音透明。對於這點, 有人認為阿勞的琴聲聽起來含混、粗重,也有人喜歡這種較'圓'的聲音,認為聽起來像管風琴,還有人說阿勞的手就像是在鬆軟的琴鍵上翻耕。早年的阿勞享有炫 技大師(virtuoso)的稱號,演奏速度偏快,而且技巧凌厲,但中年以後他演奏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慢,越來越深思熟慮,氣勢寬宏,充滿氣魄。許多評論家 感覺在他最親近的母親的去世之後,阿勞的整個風格變得內省而且更加個人化,在阿勞的唱片錄音中可以見證他風格的轉變。
阿勞的一生都在為他的事業奮鬥,最終無愧地取得了世界公認的鋼琴大師的聲望。在阿勞邁入八十歲之際,他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在1982至83年 的音樂季中,國際上大部分的媒體把這稱作「阿勞的年代」,以示對他的敬重與榮耀。1991年6月,阿勞在奧地利的米爾茨楚施拉格 (Mürzzuschlag)去世,當時他正籌劃錄製巴赫的鍵盤作品全集。阿勞曾經獲得很多獎項,其中包括聯合國頒發的世界遺產音樂大獎(The International UNESCO Music Prize),德國頒發的大十字勳章,法國頒發的榮譽司令勳章,柏林愛樂樂團頒發的漢斯·比洛獎章,倫敦皇家愛樂協會頒發的金質獎章等等,2012年,留 聲機雜誌評選的古典音樂名人堂(Gramophone Hall of Fame),阿勞名列其中。
1937年,阿勞與德國猶太女中音魯思·施耐德(Ruth Schneider)結婚。他們有三個孩子:卡門(Carmen 1938—2006)、馬里奧(1940—1988)和克里斯托夫(Christopher 1959—)。他的家庭生活幸福、融洽。他們一家人經常在夏天到位於紐約皇后區的道格拉斯頓的寓所度假。
阿勞演奏風格沉著穩重琴音厚實, 高音部分則珠圓玉潤,雖然演奏終於原譜,但是擅長使用彈性速度, 阿勞稱其為前推後拉(push-pull)式的彈性速度, 這在阿勞很多的演奏例如蕭邦鋼琴協奏曲和夜曲, 李斯特鋼琴奏鳴曲, 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都可以感受得出來. 和其他鋼琴家比較, 阿勞是少數可以在德奧嚴肅曲目(貝多芬, 布拉姆斯)和浪漫派曲目(蕭邦, 李斯特)都可以做出典範級演奏的鋼琴家。
阿勞早期的演奏被樂評家形容是"天真不做作", 到阿勞65'-80'時期的演奏, 彈性速度的使用更是明顯, 因此中後期的演奏更可體現出阿勞演奏的偉大和獨特性, 阿勞在很多曲目都留下多次錄音, 最有名的就是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八次錄音 (六次次現場, 兩次錄音室), 其中很多都沒有正式發行, 在這八次錄音當中, 最受推崇的就是1976 Igor Markevitch (issued by INA)和1968 Gennadi Roshdestvensky (issued by Doremia)的錄音. 李斯特鋼琴奏鳴曲也是阿勞的拿手好戲, 相較於其他激情浮誇的演奏, 阿勞的演奏顯得時而哲思時而激情, 從阿勞的訪談錄可以看出阿勞對這首曲子充滿了文學的想像, 阿勞在李斯特鋼琴奏鳴曲留下了六次錄音 (四次現場, 兩次錄音室), 其中備受推崇的就是其中在1976在Long Island (issued by Piano Classics) 和1977在Toronto (issued by Marston)留下的現場錄音。

內容註

Vol. 12 : Claudio Arrau spielt Schubert, Schumann : Klaviersonate A-Dur D 959 / Franz Schubert -- Carnaval : op. 9 / Robert Schumann -- Erläuterungen von Joachim Kaiser mit Musikbeispielen.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