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383
0
0
0

The Cliburn : playing on the edge /

館藏資訊

摘自 台灣WIKI 網站
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The 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是由范·克萊本基金會主辦的世界最頂尖的國際比賽之一,與肖邦國際鋼琴比賽、英國利茲鋼琴比賽及柴科夫斯基鋼琴比賽並列為國際鋼琴四大比賽。該比賽每四年一屆,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沃思堡市的貝斯音樂廳舉行,是1962年為了紀念美國鋼琴家范·克萊本(Van Cliburn)於1958年獲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而創辦的。
獲獎者不僅將獲得獎金,而且還將由此獲得世界知名音樂會的簽約合同。
第13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前三名全部由亞洲參賽者包攬,中國青年鋼琴家張昊辰和全盲的日籍參賽者辻井伸行並列第一。這是中國人首次奪冠。
該比賽是以1958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一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中奪冠的美國鋼琴家范·克萊本命名的。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因鋼琴演奏而打破蘇美之間冷戰的藝術家,因此受到蘇聯人民的歡迎。回到美國后,又受到總統接見和上萬群眾夾道歡迎,被稱為「民族英雄」。1962年,在他的故鄉美國得州以盛產石油和牛仔的小城沃斯堡舉辦了首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此後每四年一屆。
整個賽事持續半個月,初賽選手演奏50分鐘的獨奏音樂會,半決賽則要求演奏60分鐘獨奏音樂會、室內作品音樂會和美國當代作曲家專門為比賽創作的新作品,而決賽的要求是一台獨奏音樂會和兩首協奏曲,曲目量之大是世界上任何鋼琴大賽都沒有的,要求選手具有相當的經驗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摘自 博客萊DVD館 網站
第11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經過長達兩周半的角逐之後,6月10日星期日,鋼琴大賽終於落幕。此屆金獎得主分別是--29歲,來自烏茲別克的斯丹尼斯拉夫‧艾奧丹尼契(Stanislav Ioudenitch);以及26歲,來自俄羅斯的歐嘉‧肯恩(Olga Kern)。創下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從1962年開始舉辦以來,唯一一次頒發出雙金獎的紀錄!
「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幕後全記錄艾美獎得獎製片Peter Rosen彼得‧羅森/製片‧導演
來自世界各地的鋼琴家齊聚一堂,不為爭奪第一名的頭銜,為的是彼此間琴藝與文化的交流。每屆的「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有著不同國籍、不同性別、年齡的參賽者來共襄盛舉,於參賽期間,分由不同的接待家庭負責照料。藉由這樣的模式,讓參賽者有機會體驗當地的生活,文化的交流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地進行。以音樂,這世界共通的語言,串起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摘要註

Shows the competitors in practice and competition in the eleventh 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with performances by the gold medalists during the final round of the competition.

內容註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op. 23 / Tchaikovsky (Stanislav Ioudenitch, piano) --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 Rachmaninoff (Olga Kern, piano).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