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402
0
0
0

巴赫 馬太受難曲

館藏資訊

摘自 古典音樂漫談 網站
巴赫─馬太受難曲 BWV244
有這麼一個問題:「如果你一個人要被流放到無人孤島,生活必需品都可以帶去,但音樂只准帶一曲。」這時候你會帶哪一首音樂?對這問題,有許多人的答案是「巴赫的馬太受難曲」。
馬太受難曲是以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26、27節所敘述基督受難為題材譜成的作品。所謂受難曲,在許多情形,是包括獨唱、合唱、管弦樂曲的大規模音樂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大巴赫的作品(1727年,36年改作)。
巴赫的馬太受難曲當然取材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26、27節,是由聖句、附伴奏的敘唱、詠唱、聖詠合唱所構成的音樂作品。劇本作者為比甘得(Picander,筆名。真名為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此曲的正式題名為「依據福音史家馬太之我主耶穌基督之受難(Passion unseres herrn Jesu Christi nach dem Evangelisten Matthäus)」。
這是代表巴赫萊比錫時期的作品,也是站在他全作品最高地位的作品。這雖然是宗教音樂,但描述各種人世間普遍存在的戲劇性場面,其音樂壯麗、精緻、大膽而具有精神性,因而經常被評論為古典音樂、西洋音樂作品中的最高傑作。
據說,巴赫所寫的受難曲共有四首: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WV245、1724年)、路加受難曲(BWV246)與馬可受難曲(BWV247、1731年)。約翰受難曲的音樂成就沒有馬太之高,路加受難曲被認為非巴赫所作,馬可受難曲只留下劇本,其他都散失。其中馬太受難曲無論在內容、規模方面,都是最重要而劃時代的作品。據說馬太受難曲有兩部作品,而從以前傳下來的一篇節目單上記載「第2部的合唱團要分成2組配置」,因而可推知傳到現在的,該是第2部,或是曾做某些改編的版本。
這部傑作的問世相當離奇。首演在1727年4月11日於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之後幾次改寫,於1736年有最後一次親手謄稿。以前曾被認為在1729年首演,現在還有人支持此說,但一般都已完全否定此說。引起這種誤解的原因,可能是1829年孟德爾頌復活演奏此曲時使用1729年版樂譜;復活演奏時的廣告詞,說是「經過100年後的復活演奏」而引起誤會。
這首作品在巴赫逝世後久久被遺忘。1823年孟德爾頌14歲。這一年他外祖母送給他的聖誕禮物,是「馬太受難曲」的手稿的抄本(如上圖)。孟德爾頌與馬太受難曲的關係開始於這個時候。這部手稿是Berliner Singakademie的會長Carl Friedrich Zelter在Singakademie的圖書館所收藏者。
1829年3月11日,孟德爾頌在Singakademie舉行馬太受難曲的歷史性復活演奏。這次演奏會大成功,預售票在幾個鐘頭內賣完。這次演奏會之後,德國各地的其他團體,相繼演奏此曲。孟德爾頌本人則在1841年,於巴赫首演此曲的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再次演奏。復活演奏當時報紙的樂評並非很好,不瞭解此曲極高成就的批評家說:「復格曲是一個聲部,逃離另一個聲部追趕的音樂,但演奏此曲,最先逃離的是聽眾。」不過巴赫的大小作品,卻藉由這次機會,重新出現在音樂會中。
演奏此曲需要一組少年合唱團,兩組混聲合唱團,兩組管弦樂團。各組管弦樂團需有長笛2隻,雙簧管2隻(兼奏柔音管),弦樂5部,數字低音,管風琴。第1管弦樂團還需配置直笛2隻,雙簧管還需兼奏「狩獵雙簧管(oboe da caccia)」。
獨唱群為女高音2人,女低音,男高音(福音家Evangelist─Narrator),男低音(耶穌、其他)。
演奏全曲約需3小時。
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採二部架構,通常樂曲編號到68號,也就是說有68曲。(舊全集的編號則到78號)。第1部共29曲,敘述耶穌被逮捕為止的事跡,第2部共39曲,敘述耶穌被捕到受裁判、釘十字架、死亡、封墓的事跡。其所以採用二部架構的原因,是當時在聖托馬斯教堂與聖尼可賴教堂,於第1部與第2部之間,會安排講道時間。
受難曲包括幾種樂曲。
聖句:這是從聖經引用的句子為歌詞的敘唱。福音家由男高音演唱,耶穌、彼拉多、彼得、猶大與大祭司由男中音或男低音演唱,而群眾由合唱擔任。混聲合唱分為2組,再加1組女高音齊唱(Soprano Ripieno,現在常以童聲高音替代)。耶穌發言時經常有弦樂器的拉長和弦陪伴,這是以音樂表現基督教美術中的光環者。只有最後講“Eli, eli, lama sabachthani”(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這對神的懷疑句子時,沒有弦樂器的光環陪伴着。
詠唱、附伴奏的敘唱:詠唱有13曲,其中8曲是附伴奏的敘唱與詠唱組合在一起,其他5曲是獨唱詠嘆調。
聖詠合唱:有「受難聖詠合唱」等。巴赫寫過無數清唱劇,其累積下來的經驗,在這裡發揮無遺。

摘要註

Sir Simon Rattle was in no doub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 Matthew Passion which he realised together with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and the Rundfunkchor Berlin in 2010 was for him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ever did here". Critics around the world agreed. They praised the semi-staged "ritualization" by American star-director Peter Sellars, as well as the outstanding musical performances by the soloists, including Magdalena Kozena, Christian Gerhaher, Thomas Quasthoff and Mark Padmore as the Evangelist.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