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482
0
0
0

巴赫 約翰受難曲

館藏資訊

摘自 http://www.sekiong.net/Music/CC/JohnPassion.htm 網站
巴赫─約翰受難曲
神劇和歌劇一樣,都是屬於大型的聲樂曲,神劇以耶穌受難為題材,稱為受難曲。巴赫的馬太和約翰受難曲是經典之作。他一共寫了五首受難曲,但完整保留到今天的只有馬太、約翰兩首受難曲。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受難曲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 經文受難曲 (motet passion):是一種無伴奏的受難曲,十七世紀初期以後就已經不再有作曲家創作這類作品。以 Christoph Demantius (1567-1643) 的作品為代表。
2. 戲劇受難曲(dramatic passion):這種受難曲包括素歌或類似素歌之作品,不同人物由不同聲部演唱,以 Christoph Schultze (1606-83) 和 Heinrich Schuetz (1585 -1672) 的三部受難曲為最著名。17世紀中期就不再有人創作。
3. 神劇受難曲(oratorio passion):這類作品的首創者為1643年 Thomas Selle of Hamburg。巴赫的約翰受難曲和馬太受難曲屬於這類型的巔峰之作品。
4. 受難曲神劇(passion oratorio):屬於歌劇性質的受難曲。其中以劇作家 Brockes 的受難曲最為有名,而且它們的演出都需要動用管弦樂團。除此之外,神劇受難曲中也有序曲、獨唱(宣續調和詠嘆調)、重唱、合唱等幾個部份。
Hamburg 的 St. Michaelkirche 從1722-1767年之間,每年的受難節都有演出受難曲,當時的kantor 是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Telemann 每年都寫一首受難曲,總共有46首(TWV5:7-52)。這個傳統在 Leipzig 也不例外。
1723年4月22日,巴赫就任萊比錫 St. Thomaskirche 的 kantor (Cantor 音樂總監),那是一個非常吃力的職務,他的職位在主任牧師和副牧以下,不僅要負責訓練 St. Thomas 學校詩班的器樂和聲樂,還要負責教義問答和拉丁文的教學,並輪流監督學校的紀律。主任牧師恩乃斯替 ( Johann Heinrich Ernesti, 1652-1729) 已經年衰,學校頹廢,有55名住校的公費生,音樂是主要科目。巴赫在聖多馬教堂之外,還兼任萊比錫大學教堂的音樂指揮,要負責供應四間教會的聖樂。在這段期間,除了清唱劇以外,以1723年的聖母頌讚曲(Magnificat),和1724年約翰福音受難曲(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John, 1724, 1725, 1728, 1749) 最為著名。1754年巴赫的兒子C.P.E. BACH所寫故人略歷道:他一生共創作了五首受難曲 ( Dok, III, no. 666, 英文譯本Bach Reader,1965, p. 221; New Bach Reader,1998, p. 304 ),只有兩首以完整的形式流傳於世,約翰受難曲與馬太受難曲 (1727, 1729, 1736, 1742),是他教會音樂的代表作 (1731年的馬可受難曲一度遺失,最近被用清唱曲no.198再組,而路加受難曲已經證實為偽作,2001年版 Grove 音樂大字典,已經不再把1898年由巴赫協會 出版的路加受難曲列入巴赫的作品,1725年的 Picander 受難曲已經遺失 )。
巴赫早在科登時代就準備根據約翰福音寫作約翰受難曲,但一直到萊比錫時期的1722至1723年才告完成,內容取材自約翰福音18-19章,受難曲的歌詞有福音書聖經經文、聖詩與自由歌詞(由 Christian Friedrich Henrici, 1700-64筆名Picander所做)三種,與當時代其他受難曲相較,歌詞採用多首聖詩是巴赫最特殊的地方。後來孟德爾頌寫神劇聖保羅(Paulus)就是受他影響。相較於馬太受難曲著重於告誡人類的罪惡,約翰受難曲則更強調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故事。約翰受難曲借用 G. P. Telemann 的受難曲形式及神劇的風格把比喻的形象納入歌詞中,於是有禮儀和訓誡雙重意味。並轉呈負有協奏曲風格和聖詩的受難曲。聖詩在「約翰受難曲」是以會眾角色發聲,也就是說,巴赫不讓群眾「觀賞」受難曲,他透過聖詩,把所有觀眾溶入,成為戲劇中的角色,被迫做出信仰回應與反省。
市面上發行的CD有兩種:一為1725年版,另一種就是新巴赫全集(Neue Bach Aysgabe簡稱NBA共40樂章)和(BG全68樂章)版本。在1725年版有五首不同,有些CD把不同的五首用附錄加在後面。
約翰受難曲NBA版歌詞的7,19,20,24,32,34(舊BG版11,31,32,48,60,62)由Barthold Hinrich Brockes (1680-1747) 的受難曲劇本擷取。NBA第22,30 ( 40,60) 歌詞是Christian Heinrich Postel (1658-1705)之受難曲,NBA第13 (19)是Christian Weise(1642-1708)之聖詩。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