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70
0
0
0

指揮與鋼琴的魔法師─巴倫波因 珍藏盒 - 巴倫波因演奏貝多芬鋼琴協奏曲, part 1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DVD館 網站
從八歲第一次站上音樂會的舞台開始,巴倫波因就註定成為音樂界的傳奇。他既是鋼琴家,1955年首度身兼指揮家與獨奏家在巴黎演出後,漸漸成為受到各方肯定的指揮家,領導過巴黎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柏林國立歌劇院、柏林國立管弦樂團、米蘭史卡拉歌劇院。
這一套十四張DVD,不但呈現巴倫波因音樂生涯不同階段的樣貌,也展現出他多樣化的曲目,包括1985年在德國拜魯特錄製的李斯特《巡禮之年》與華格納、威爾第歌劇改編曲、1986年到1989年與柏林愛樂合作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1988年到1990年的莫札特鋼琴奏鳴曲全集、1991年與傑利畢達克合作的布拉姆斯兩首鋼琴協奏曲、1992年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2000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哥倫布劇院慶祝登台五十週年獨奏會實況、2007年與柏林國立管弦樂團在德國波鴻魯爾國際鋼琴節演出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實況、2007年米蘭史卡拉歌劇院演出全場李斯特鋼琴獨奏曲實況。
除了音樂,想要深入了解巴倫波因身為鋼琴家、指揮家,以及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上的政治觀點,還有成立由以色列、巴勒斯坦、阿拉伯青年組成的「東西和平會議管弦樂團」的歷程,由德國導演與製片人斯馬奇尼在2002年完成的紀錄片《多重身分─懈逅巴倫波因》更是不能錯過。
摘自 博客來DVD館 網站
在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當中,第一、第二號明顯地繼承了海頓與莫札特的傳統,展現出一種和諧與均衡的理性美。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則出現了貝多芬個性中所追求的戲劇性,鋼琴被賦予了明顯的熱情與活力。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除了增加陰柔與陽剛之間的對比,管弦樂也更加趨向交響化,影響了往後的音樂家們創作出所謂「交響化的協奏曲」。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更因為裝飾奏樂段與樂團的相互陪襯,使得整部作品充滿了豪邁與激情,閃爍著輝煌的壯麗之美。這五首鋼琴協奏曲,尤其是後三首和他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也為其後的浪漫樂派協奏曲開闢了新的路徑。
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 1942-)出生在阿根廷的猶太音樂家,早年以鋼琴神童之姿引起樂壇的注意。1962年,巴倫波因將他的音樂生涯擴展到指揮的領域。1974年,他以多年來在指揮方面所累積的聲望,讓他得以繼蕭提爵士之後,成為巴黎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1992年他更成為柏林國家交響樂團的總監,帶領這個歷史悠久的德國百年樂團,擠身於國際級的著名樂團之列。
巴倫波因曾經以鋼琴家和指揮家的身分,灌錄過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全集CD。在這套錄製於2007年5月魯爾區鋼琴音樂節的中,他再次身兼兩職演出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全集。不但為柏林國家交響樂團留下經典的錄影作品,更為他的音樂藝術生涯留下了完美的影音紀錄,絕對值得每一位愛樂人收藏欣賞!

內容註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19 --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inor, op. 37 / Beethove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