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0
0
0
歌仔戲音樂載體之研究(外二論) / 游素凰著
- 作者: 游素凰.
- 其他題名:
- 國家戲曲研究叢書 ;
- 出版: 臺北市 : 國家出版社 2022[民111].
- 叢書名: 國家戲曲研究叢書 ;118
- 主題: 歌仔戲
- URL:
https://serv.npac-ntch.org/BOOK/E11B/E010829.htm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3615989 (平裝) :: 新臺幣1200
- 一般註:含附錄
- 書目註:參考書目: 面517-548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48289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本書從戲曲的宏觀視野著手,再回歸集中於歌仔戲本身的定位和現象,逐次逐層、循序漸近地呈現歌仔戲音樂之歌樂間的關係,從音樂理論、作曲與歌唱角度,皆能直接透視曲體詳實面貌。作者於戲曲音樂之探討深入而有創見,堪稱立下令人矚目之里程碑。
全書分上、下篇共八章,外加二議題。〈緒論〉中先將「關鍵詞」予以明確的詮釋和定位,以便讀者對「學術語言」具共識。再論大陸邵江海所創之【都馬調】和臺灣曾仲影之「新調」,以及傳統南管與北管音樂被歌仔戲吸收後之運用情形;分析歸納其載體「聚眾成群」而為重頭、雜綴、子母、曲組、集犯之類型及其各自之音樂表現質性。同時以「曲牌八律」為構成歌樂曲體之極致,反視檢驗歌仔戲音樂載體歌謠小調、【都馬調】、新調等所達成之藝術境地;亦論及【七字調】、【雜念調】、【都馬調】之歌詞語言與曲體旋律的關係。另也說明讓人困惑的「地方腔調」與「歌者唱腔」之分野及其相互依存關係,從而舉例說明歌仔戲在歌仔陣、醜扮落地掃和老歌仔戲三階段中,實以「歌謠小調」為音樂主要載體,並以此為發展基礎。再以《山伯英台》為範例,分析說明「老歌仔戲」音樂載體所表現的藝術特質。附論二章,則是探討「本地歌仔」現況與歌仔戲的教育問題。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