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99
1
0
0

馬勒 第4號交響曲 (SACD Hybird)

館藏資訊

摘自 撰樂 Die Musikzeitung 網站 : 天籟之音:馬勒《第四交響曲》 / 古斯 -- 用天籟之音來形容馬勒的《第四交響曲》,絕對一點都不過份。但馬勒當時可不是這樣想。1900年他剛完成創作《第四交響曲》,便寫信予他的好友兼支持者鮑爾萊希納(Natalie Bauer-Lechner),詢問有關新作的意見。馬勒在信中提到,他認為《第四交響曲》的幽默成份過重(尤其是第二樂章),甚至曾經有將之賦予「Humoreske」作為標題的念頭。而且風格偏向新古典主義,和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以及葛利格(Edward Grieg)的霍爾伯格組曲(Holberg Suite)過份相似。
儘管當時馬勒有這樣的憂慮,但《第四交響曲》一直都是被譽為馬勒眾多哀傷作品中最別樹一格的樂曲。人們多以「太陽的」、「如歌似」、「精巧的」、「天國般的」來形容她,全長五十多分鐘的《第四交響曲》無疑是聆聽馬勒作品的入門。就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一樣,第四樂章的女高音獨唱才是全曲的精華所在。
和馬勒的前三首交響曲來比較,《第四交響曲》的規模不免會小得有點過份,連長號和大號都沒有用到,但或許這就是馬勒的原意。1900年6月,馬勒正於邁爾尼格(Maiernigg)他自己的私人別墅埋頭作曲。經過1897至1898這段創作空白期之後,馬勒於1899年正式完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聯篇歌曲《少年魔法號角》,並將其中一首歌抽出並放到《第四交響曲》的終樂章之中(原本是《第三交響曲》的第七樂章)。《第四交響曲》完成於1900年8月5日,由創作至完成只用了六星期。
在《第四交響曲》的末樂章女高音獨唱,馬勒特別加上如此的標示:「Singstimme mit kindlich heiterem Ausdruck」,意即「獨唱需以孩子般童稚、愉快無憂的聲音來演唱」,「兒童對我說」亦是終樂章原來的標題。整體而言,《第四交響曲》是從孩子天真無邪的角度來看待死亡、往生,所以整首交響曲都是輕鬆愉快的。馬勒本人亦盡量避免使用大膽的和聲法,同時更常運用對位法。亦因如此《第四交響曲》和《第六交響曲「悲劇」》聽起上來有著天淵之別,前者保守簡潔而後者則大膽且複雜。
樂曲於1901年11月25日首演,由馬勒本人於慕尼黑親自指揮。但首演反應不佳,認為樂曲怪異的旋律是在折磨聽覺。觀眾所期待的反而是激情澎湃的音樂,而不是精巧的《第四交響曲》。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