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37
0
0
0

Sonates pour violon et piano / Benjamin Godard.

館藏資訊

摘自 OpenTix 網站 : 多堤庫赫屢屢於國際各大小提琴競賽中獲獎,包括波蘭的維尼奧夫斯基小提琴大賽、貝爾格拉德青年音樂家大賽(the Jeunesses Musicales Competition in Belgrade)、義大利Rodolfo Lipizer小提琴大賽、以及Gian Battista Viotti音樂大賽。自1993年起,多堤庫赫就讀於巴黎音樂學院,師事小提琴大師Jean-Jacques Kantorow與Jean Mouillère,並且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自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後,多堤庫赫仍然持續精進小提琴技藝,就讀於法國Issy-les-Moulineaux音樂學院,並向Isabelle Duha學習作曲,再次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多堤庫赫生涯中更受到過包括Philipp Hirschhorn、提博‧瓦爾加、普雷(Gérard Poulet),以及Miriam Fried、Pamela Frank、Hermann Krebbers等小提琴大師的指導,並參與鮑羅定四重奏與哈根四重奏的大師班。
多堤庫赫以「纖細敏感而熱情奔放」的演奏風格著稱,他在常見的演出曲目之外,也相當喜愛室內樂與當代爵士演奏,經常合作過的演奏家包括了吉他演奏家Jean-Marie Ecay與Nelson Veras、低音提琴演奏家Jean-Philippe Viret與Jean-Marc Jafet、爵士鋼琴作曲家Antoine Hervé與Dominique Fillon,以及Pascal Schumacher等爵士音樂演奏家。另外,多堤庫赫與手風琴演奏家Richard Galliano及搭檔the Tangaria Quartet合作的皮耶佐拉計畫,也屢屢受到維也納等地舉辦的爵士音樂節邀請,並且獲得相當大的迴響。多堤庫赫也曾獲選為坎城MIDEM國際唱片展「年度古典新秀」殊榮,以及法國音樂作曲人及編曲人協會(Sacem)以著名小提琴巨擘兼作曲家命名的「喬治.恩奈斯可」大獎。毫無疑問地,多堤庫赫絕對是這個世代最優秀且最有魅力的法國小提琴演奏家。
2007年,多堤庫赫成為法國Gerberoy樂興之時音樂節的藝術總監(Les Moments Musicaux de Gerberoy),目前手中演奏的小提琴是史特拉底瓦里製於1713年的「Château Fombrauge」名琴,由著名酒商Bernard Magrez慷慨借予其演奏。
摘自 上揚唱片 網站 : 我們都知道聖桑為了振興法國音樂而在1871年成立了國家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下稱SN),但其實當時喜歡室內樂的法國人不在少數,1800-70年間有許多協會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只是曲目主要集中在德國作曲家,反觀法國這邊只有幾位作曲家能夠與之匹敵。漸漸地,學校機構也吹起這股室內樂風潮。在主要由歌劇稱霸的法國音樂和集中在交響與室內樂的德國音樂之間,不可否認SN的確架起了一道橋樑。佛瑞當上巴黎音樂院院長之後,更確立了室內樂的重要性。
曾寫過數首給鋼琴與小提琴的作品,在他之前,這個領域最重要的作品只有阿爾肯的大二重奏(1840)和拉羅的三首性格小品(1856)。在高達之後,佛瑞、聖桑、法朗克等人也跟進創作相同類型的作品,因此高達可說是引領潮流的先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也是同世代作曲家內唯一寫過這麼多首奏鳴曲的人。
鋼琴和中提琴是高達的演奏生涯主要樂器,但他最初接觸的其實是小提琴,也曾夢想有朝一日能成為小提琴大師。1862年,高達進入巴黎音樂院,並分別自魏歐當、何貝(Henri Reber)兩人學習小提琴與作曲,這段時間高達曾隨魏歐當巡迴演出,並且立下志向朝作曲發展。1867年法國Flaxland出版社同時出版了高達和克魯格(高達的小提琴老師漢默的同事)的小提琴奏鳴曲,後者以性格小品(characteristic pieces)聞名,但論起作品的野心卻反不如高達。儘管他1866、67年兩度挑戰羅馬大獎失利,他依舊是法國第三共和時期的早年音樂圈頂尖代表。他寫過八首給小提琴與鋼琴的作品,但是奏鳴曲在高達早年的作品清單可說佔有一席之地,這當然也是受到老師偏好古典時期的影響。第一號和第二號創作時間雖然創作時間接近,但是特色大不同。前者忠實反映出作曲家年輕的能量。
第三號(1869)和第四號奏鳴曲(1872)分別獻給奇美公主(princess of Chimay)和蘿兒.唐娜(Laure Donne),前者是當時沙龍音樂會的社交名媛,後者1873年拿到巴黎音樂院鋼琴一等獎。前者跳脫傳統四樂章形式,五個樂章內就有兩個詼諧曲(二、四樂章)。儘管第一到第三號三首奏鳴曲沒有什麼報章雜誌宣傳,依舊銷路奇佳。以當時的觀點來看,第四號毫無疑問是重量級作品,不過卻是他少數首演(1877)和出版過程(1880)延宕較久的作品。對了,這也是他第一首在國外(柏林)出版的作品。這裡有個題外話,同樣是1877年首演,佛瑞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卻落魄到跑去德國無酬請人出版。反觀高達的前兩首奏鳴曲接以50法朗,第三號100法朗,第四號更是一口氣飆升到400法朗,我的老天鵝~~!佛瑞哭哭!
高達的器樂作品多數都是性格小品,其一是此類作品的旋律取向頗合他胃口(也可以說芭樂啦),再者在商言商,性格小品的確銷路較佳,利潤自然可觀。高達1879年贏得Prix Chartier室內樂作曲大獎,優秀的樂器演奏能力也讓他1887年成為巴黎音樂院的室內樂教授。可惜的是高達1895年英年早逝,此時全新的音樂潮流正撲天蓋地席捲而來,高達卻執意繼續走過往傷春悲秋的音樂路線,這也讓他慢慢在歷史教科書和演奏者被遺忘。(佛瑞終於扳回一城)
多虧法國小提琴家多堤庫赫選定高達作為新專輯主題,讓我們有機會再次感受19世紀後半豐富的音樂氛圍並重新以客觀的角度看待高達的定位。多堤庫赫演奏的小提琴是史特拉底瓦里1713年在義大利製作的「Château Fombrauge」,由酒商Bernard Magrez慷慨出借。 近期他在【美好世界】發行的西貝流士專輯頗受好評(LDV23),更贏得CHOC衝擊獎。
演出始終強而有力,多堤庫赫在第四號盡情揮灑,在其他樂曲卻能有所節制,多堤庫赫的分句完美裹著一層金屬質地般的觸感,讓音樂不會流於傷感,也是演奏高達時應該極力避免的危險。妲娜.席歐卡麗的表現同樣精彩,沈著不失熱情,第三號奏鳴曲的演奏呈現出美妙的清晰感,琶音部分更是巧妙細緻。錄音一如預期,溫暖清晰。

內容註

CD 1. Piano & violin sonata no. 3 in G minor (25:52) ; Piano & violin sonata no. 1 in C minor (18:35) -- CD 2. Piano & violin sonata no. 4 in A-flat major (25:52) ; Piano & violin sonata no. 2 in A minor (17:49).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