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17
1
0
0

Cello concerto Cello sonata, Adagio / Samuel Barber ; Christian Poltéra ; Berge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Andrew Litton ; Kathryn Stott.

館藏資訊

摘要註

摘自 PcHome商店街 網站 : 不同於多數音樂家會選擇通俗曲目錄音,來自瑞士的大提琴家波特拉則是一反常態,他在BIS的多數專輯幾乎都將重心放在二十世紀的作品,這也讓他的專輯特別有辨識度。對次此他表示並非想刻意與眾不同,而是覺得加入新東西會更有意思,所以只要是有趣但很少被錄音–特別是以能在音樂會演出為優先–的作品,都讓他躍躍欲試。「我希望能讓更多人發現這些作品,所以會盡量說服樂團和主辦單位排入這些曲目。有次我在柏林演出法蘭克.馬汀的協奏曲,之後幾位樂團成員對我說『我們從沒聽過這首樂曲,但很棒不是嗎?』這讓我覺得很欣慰,如果我堅持選擇主流曲目的話絕對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1939年俄羅斯大提琴家拉雅.加波索娃初抵美國,於是大指揮家庫賽維茲基委託巴伯寫了首協奏曲贈獻給她。和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相比,這首並非缺乏感人的元素,但在樂曲個性上比較像是刻意壓抑並且帶有一點尖銳「當代」的特質。另外一點乏人問津的理由大概就是技巧的困難度,儘管聽波特拉演出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奏鳴曲依舊是波特拉和他固定合作的鋼琴家史托特,這首作品是巴伯在克爾提斯音樂院就讀時完成,但是聽來沒有任何生澀之感,反而是讓人感到讚嘆。最後一首曲目由利頓指揮卑爾根愛樂的弦樂部門,演出巴伯最知名的「弦樂慢板」,哀戚之情溢於言表。 摘自 鵬博藝術 網站 : 大提琴家波特拉出生於蘇黎世,他是 Nancy Chumachenco 與 Boris Pergamenschikov 的學生,後來到薩爾茲堡與維也納向海德利希・席夫學習大提琴。由於馬友友因故取消某場與大衛辛曼/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的演出,當時 17 歲的波特拉臨危受命上台與樂團共同演奏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大為驚艷,自此波特拉成為同世代最受矚目的大提琴家之一。波特拉以大提琴家的身份,與慕尼黑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漢堡 NDR 管弦樂團、奧斯陸愛樂、維也納交響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皇家利物浦愛樂、羅馬聖塔西西里亞管弦樂團、巴黎管弦樂團、里昂國立管弦樂團、BBC 愛樂、薩爾茲堡合奏團、德意志布萊梅室內愛樂、歐洲室內管弦樂團與落杉磯愛樂合作,而合作過的指揮包括海汀克、夏伊、杜南伊、賈第納、史拉特金、安德魯戴維斯爵士、帕弗・賈維、佩倫柯與尼爾森斯。波特拉於 2006 年開始於美國演出,首演在紐約的艾利費雪廳,與美國交響樂團合作。2004 年波特拉獲得 BB 信託獎(Borletti-Buitoni Trust Award),也被選為BBC新世代藝術家。2006-07 年他被歐洲音樂廳組織選為「明日之星」,2007 年首度在 BBC 逍遙音樂節演出,與 BBC 交響樂團合作。目前波特拉固定參與薩爾茲堡、琉森、柏林、維也納等地著名的音樂節。目前波特拉固定於 BIS 灌錄新錄音,演奏的大提琴是安東尼奧・史特拉底瓦里於 1711 年製的名琴「瑪拉」。

內容註

Concerto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22 (26:48) --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op. 6 (18:00) -- Adagio for strings, op. 11 (8:25) / Barber.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