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356
0
0
0

貝多芬 第1-5號鋼琴協奏曲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身為貝多芬詮釋者,阿勞在世時恐怕很少有鋼琴家的師承比他更具說服力和權威性。他八歲被雙親帶到柏林,進入今日柏林藝術大學的前身史坦音樂院,拜在馬丁.克勞斯門下,克勞斯是李斯特的學生,李斯特則是貝多芬學生徹爾尼的學生。克勞斯對李斯特的重視顯然比貝多芬大(李斯特只當了徹爾尼一年的學生),而阿勞最早練齊全的也是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但是身在柏林這座全德的音樂重鎮,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就在學校旁邊,阿勞所受到的貝多芬浸淫不可謂不深。再加上阿勞天生的音樂傾向就是輕技巧而重知性,喜好閱獨與哲學深思,重視精神分析和內省思考,以及他對樂譜的高度忠實,這一切都讓他成為最頂級的貝多芬權威,也因此讓他被彼得出版社選為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原典版的校定者。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阿勞1903年出生於智利的奇昂(Chillán),他的父親卡洛斯·阿勞(Carlos Arrau)是一名眼科醫生,他的母親叫盧克利希亞·利昂(Lucrecia León)是一位鋼琴老師。他的家庭屬於智利南部的一個古老而顯赫的家族。他的祖先洛倫佐·德·阿勞(Lorenzo de Arrau)當年受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的派遣來到智利。
阿勞是一個神童,5歲便開了第一場個人音樂會,當時的曲目包括貝多芬, 莫札特和李斯特的音樂。7歲由智利政府出資公費到德國學習師從馬丁·克勞澤(Martin Krause)。馬丁·克勞澤曾是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的學生。阿勞11歲時即可演奏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和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變奏曲。
在馬丁·克勞澤去世後,阿勞靠個人努力展開了職業鋼琴家的成功之路。1935年,阿勞在柏林舉辦了12場音樂會演奏巴赫的全套鍵盤作品,取得極大成功。之後第二年,阿勞舉辦了莫扎特的全套鋼琴作品音樂會,緊接其後的還有舒伯特和韋伯的作品系列音樂會。1938年,阿勞在墨西哥城舉辦了貝多芬全套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的系列音樂會,這是他第一次全身投入地把自己與貝多芬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後來的日子裡,阿勞曾多次舉行貝多芬全套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的系列音樂會,包括在紐約和倫敦這樣的音樂重鎮,被公認為二十世紀貝多芬作品的權威演繹者。
阿勞曾經為彼得斯出版社修訂了他注釋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的樂譜,並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唱片,他演奏貝多芬、勃拉姆斯、李斯特、舒曼、蕭邦、舒伯特和德彪西等人作品的錄音非常有名。他的演奏忠於原譜但富於個性,而又充滿激情。阿勞的琴聲與眾不同,他的音色豐富、左手聲音厚實,右手聲音透明。對於這點,有人認為阿勞的琴聲聽起來含混、粗重,也有人喜歡這種較'圓'的聲音,認為聽起來像管風琴,還有人說阿勞的手就像是在鬆軟的琴鍵上翻耕。早年的阿勞享有炫技大師(virtuoso)的稱號,演奏速度偏快,而且技巧凌厲,但中年以後他演奏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慢,越來越深思熟慮,氣勢寬宏,充滿氣魄。許多評論家感覺在他最親近的母親的去世之後,阿勞的整個風格變得內省而且更加個人化,在阿勞的唱片錄音中可以見證他風格的轉變。
阿勞的一生都在為他的事業奮鬥,最終無愧地取得了世界公認的鋼琴大師的聲望。在阿勞邁入八十歲之際,他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在1982至83年的音樂季中,國際上大部分的媒體把這稱作「阿勞的年代」,以示對他的敬重與榮耀。1991年6月,阿勞在奧地利的米爾茨楚施拉格(Mürzzuschlag)去世,當時他正籌劃錄製巴赫的鍵盤作品全集。阿勞曾經獲得很多獎項,其中包括聯合國頒發的世界遺產音樂大獎(The International UNESCO Music Prize),德國頒發的大十字勳章,法國頒發的榮譽司令勳章,柏林愛樂樂團頒發的漢斯·比洛獎章,倫敦皇家愛樂協會頒發的金質獎章等等,2012年,留聲機雜誌評選的古典音樂名人堂(Gramophone Hall of Fame),阿勞名列其中。
1937年,阿勞與德國猶太女中音魯思·施耐德(Ruth Schneider)結婚。他們有三個孩子:卡門(Carmen 1938—2006)、馬里奧(1940—1988)和克里斯托夫(Christopher 1959—)。他的家庭生活幸福、融洽。他們一家人經常在夏天到位於紐約皇后區的道格拉斯頓的寓所度假。

內容註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op. 15 --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op. 19 --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op. 58 --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inor, op. 57 -- 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inor, op. 37 -- Piano concerto No. 5 in E flat, op. 73 "Emperor" / Beethove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