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391
0
0
0

布列頓 歐文‧溫格烈夫 - 歌劇

館藏資訊

摘自 alpha追逐的蹤跡 網站
布列頓的歌劇大全集 (11): 溫格烈夫 Owen Wingrave
《歐文·溫格烈夫》這部歌劇故事結構非常單純,就是歐文本人如何反對從軍入伍而已。「從軍」需要勇氣,「拒絕入伍」也需要勇氣,而且是道德上的勇氣。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跟布列頓產生直接關聯,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可是刻骨銘心。戰爭時,布列頓從美國毅然返回英國「共赴國難」,他是熱愛鄉土的。戰後,他跟德國、義大利及蘇聯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德國,他有位富有的公爵朋友及一位優秀的歌手搭檔 - 費雪狄斯考。他曾數度造訪蘇聯,羅斯卓波維奇夫婦是他的好朋友,關係親密,蕭土塔高維契也同他相惜。而威尼斯成了布列頓最喜愛的外國城市,並為它譜下《旋轉螺絲》及《魂斷威尼斯》兩部歌劇。他到日本旅遊後,以日本「能劇」為範本,習作了三部「教堂演出的寓言(Parables for Church Performance)」。這些國家若非二次大戰的侵略者,就是冷戰的製造者,布列頓的行動在在顯示他對敵對的寬容看法。
1960年,布列頓完成《仲夏夜之夢》,要到整整十年後,才又譜下《歐文‧溫格烈夫》這部歌劇。這十年之間,布列頓於1962年首演了他一部鉅作《戰爭安魂曲》。之後,受日本「能劇」的影響,實驗性的作了三部為「教堂演出的寓言」,依次是《鷂河(Curlew River,1964)》、《燃燒的熱爐(The Burning Fiery Furnace, 1966)》及《浪蕩子(The Prodigal Son,1968)》。
《戰爭安魂曲》不只安慰祖國的亡魂,也慰藉敵對的死者,其實就是在安慰這一群於戰爭中死亡的人,這些人各自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信念而「光榮」的戰死沙場,而死亡就是死亡,為了一個意念模糊、各言其是的信仰,而換來如假包換的死亡,不大聰明。在天國裡,這些戰死的英魂們又要爭什麼呢?其中以「我是被你殺死的敵人,我的朋友……讓我們安息吧」這句歌詞,最具代表性了。
這段期間除了這些重要作品外,布列頓幾次的蘇聯之旅,也開創了鐵幕與西方文化的交流。1967年六月,新建的音樂廳「麥芽(The Maltings)」,在英女皇的親臨主持下開幕。這座可容八百人的音樂廳,是由大麥轉釀成大麥芽的倉庫所改建,然而1969年六月的一場無名火將「麥芽」燒燬,布列頓看著自己的心血付之一炬,並沒氣餒,反而誓言要在一年後的這個時間重新開幕,而他真的做到了,女皇再度親臨主持。
在1966年的時候,英國BBC電視台就請布列頓為他們寫一部作品,布列頓選了詹姆上(Henry James)的《歐文,溫格烈夫》,一部他早已有意譜寫成歌劇的作品。詹姆士正是《旋轉螺絲》的作者,布列頓再度請出美芳維(Myfanwy Piper)擔任編劇的工作,同樣一批人馬由詭異的《旋轉螺絲》移轉到也梢有超自然色彩的《歐》劇來。
布列頓沒急著開始寫作,直到某次事件發生。越戰開打,美國國內燃起了「反戰」的風潮,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Kent State)大學校區,發生了槍殺反戰學生的事件。一向強烈反戰的布列頓,決定利用「電視」這個最大的媒體展開抗議的動作。《歐》劇的故事是再適當不過了,除了反戰的訢求外,布列頓也認為這故事本身就很適合搬上電視。這部具有抗議性的作品,可以與當時著名的反戰歌手瓊·拜亞(Joan Baez)相提並論。越戰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最有名的一場戰役,強大的美國竟然把越南玩丟了,有人歸罪於當時美國本土強烈的反戰思潮,導致前方戰土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至今仍有人自承當時不該鼓吹反戰,而八0年代一波又一波的越戰電影,更使大家去思考戰爭的意義。越戰這場有些莫名其妙的戰爭,最可以引用於布列頓的反戰思想裡。《歐》劇的重心正是在強調戰爭的醜陋、粗暴及可怕,同時也譴責那些鼓勵戰鬥的人。
據聞本劇原作著詹姆士是有次在公園時,看到身旁一位坐著讀書的年輕人,而引起寫作本劇的靈感,想必詹姆士是感覺到年輕的生命不應為無意義的事而犧牲。然而,《歐》劇畢竟是比《旋轉螺絲》略遜一籌,主角歐文的衝擊性不及《旋》劇中的女家教,整部戲的重覆性太高,戲劇張力不足。另一個有問題的角色是歐文的女朋友凱特(Kate),她是位剛愎自用、不可理喻的女人,依布列頓的見解,她根本不值得歐文去愛她,而美芳維則認為,詹姆士必認定凱特有某些特質使得歐文對她著迷,但在劇中,我們似乎體會不出這些特質。首演時,飾演凱特的貝克(Janet Baker)也對這個角色頗有微詞,甚至想請布列頓另請高明,可見其不可理喻之甚。
《歐》劇與《旋》劇除了都有些超自然的影射外,兩者故事主體也都發生在鄉間。《歐》劇的派拉摩爾(Paramore)地區是溫格烈夫家族的所在地,這是個基本上由女人主導的地方,而且女性對家族名望的強烈期待更甚於男性。這群女人中以歐文的姑姑珍‧溫格烈夫為首,儘管這群女人的男性親人都會在戰爭中「光榮犧牲」,她們仍對戰爭抱持著是男性及家族最高榮耀的象徵。有著這麼一群女士們的情結,歐文返鄉之路註定是不好走的,歐文決定返鄉親自說個明白,也算是勇氣可嘉,派拉摩爾家中唯一的男士,是歐文的爺爺菲利浦,但掌權的不是他,他只是個象徵性的人物,連女性都表現出如此大義凜然,當爺爺的也只好來個大義滅親了。
布列頓依其既有的習慣,仍為演出者量身訂做。他演出的班底仍是那一群人,由於如此,也使得本劇宛如大拼盤,欠缺了獨特的風格。例如薇薇安(Jennifer Vyvyan)這位老班底,她演唱凱特的母親,寄宿在派拉摩爾的茱莉安(Mrs. Julian)女士,跟她在《旋轉螺絲》中女家教的角色就很接近。唯一比較獨特的是凱特這位女子,《旋》劇中找不到跟她近似的角色。《歐》劇雖然是布列頓休息十年後的作品,但顯然也是較不具獨立特色的作品。布列頓說:「起先,我以為我會寫一部跟《佩利亞與梅麗桑》相近的對話式歌劇,然而我還是決定必須給歌者東西去唱。」
《歐》劇是受BBC委託而做,在1970年底,布列頓先展開電視的錄影工作。但是播放時間是在1971年五月十六日,同時在歐洲十二國及美國同步播送,而成為可能是當時最多人欣賞的歌劇首演。儘管這部歌劇是為電視演出而做,布列頓卻未曾忽略過在舞台上演出的狀況,兩年後,首次在倫敦的舞台演出, 至此,不免命我想起「暗戀桃花源」,這部戲是由舞台搬上螢幕,而且還保留了舞台上的模樣。《歐》劇先在電視演出,再轉到舞台,跟「歌劇電影」相反,效果如何?不知誰有看過此劇的電視演出?
果然是一郡頂無聊的歌劇,劇情一點也不精采,也不夠嚴謹。從頭到尾就只為了歐文從軍這一件事而已,不得不令人懷疑布列頓反戰是否反過頭了!這真是一部「教條式」的歌劇,充滿了訓話及辯駁,冼腦洗了一個小時,信不信仍在個人。末了,硬塞上—段歐文死亡的場面,非但沒能產生一點戲劇性的衝突,反而命人啼笑皆非,不知所云。
本部歌劇目前大概只有Decca出版,由作曲者自己指揮原班人馬的演出錄音。歐文是由Benjamin Luxon擔任,是個男中音的角色,布列頓老喜歡用渾厚的男中音表現年輕的男主角,使得歐文成了「少年老成」。Luxon的實力早已深獲好評,若不去留意歐文的年紀,Luxon的表現很能道出歐文內心的掙扎,這是個多變的內心戲。貝克飾演的凱特,是個詭異的女孩角色,性情太過偏激,貝克很謹慣的演出,看似正常的反常,十分切題。其餘角色都很平均,布列頓的佈局詭異,可由他讓皮爾斯去唱菲利浦爺爺再次證明,男高音唱老頭兒,這已是布列頓的老手法了。總之,布列頓自己指揮的錄音,都保持了極高的水準,不過,故事本身的問題及未能提出新意的手法,都使我難以對本劇產生太大的好感。

摘要註

A film shot entirely on location, in which the story is updated from Edwardian times to the 1950's,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with World War II.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