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430
0
0
0

布列頓 碧盧冤孽 - 歌劇

館藏資訊

摘自 alpha追逐的蹤跡 網站
布列頓的歌劇大全集 (8): 碧盧冤孽 The turn of the screw
光看到布列頓這一郡歌劇的名字《旋轉螺絲》,大概就可以感受到這必將是一部不同凡響的歌劇作品。是的,這部歌劇的確是布列頓的一大轉變,它除了題材具有爭議性外,布列頓同時也為這部歌劇注入出人意表的手法,不管是《旋轉螺絲》或《螺絲旋轉》,這部歌劇真把我轉得昏頭轉向了。
《葛洛莉安娜》( Gloriana)的失利並沒有打擊到布列頓的創作力,他仍快速的創造作品。布列頓接到「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的邀請,希望在1954年大展時,能於當地上演一部新歌劇。布列頓似乎很快就想到詹姆土(Henry James)的劇作「旋轉螺絲」,題目似乎頗能符合該展的味道。詹姆土這部戲劇是在1898年出版的,1932年時,布列頓就已經聽過電台的播放,現在總算要把它搬到歌劇院上演了。
改編劇本的工作這回由布列頓的夥伴派普(John Piper)的夫人美芳維(Myfanwy Piper)執筆,而布列頓再度回到「室內歌劇」的小規模型態,想必是不想再投入大歌劇院的烏煙瘴氣之中了。
這是布列頓第四部室內歌劇,此次的特性則是布列頓更為歌者及演奏者「量身訂作」。在《葛洛莉安娜》中,伊莉莎白女王這個角笆是依照克羅絲(Joan Cross)的音域音色而寫的。而《旋轉螺絲》的角色也是根據布列頓的班底寫成,而且使用的十三類獨奏樂器,各有其獨自展現的機會,不可隨意充數。可以確定的是,布列頓並非單純的只是為了能在某些小劇院上演,或是容易巡演的目的而已,而應該是布列頓一次新的作曲方式的實踐。
這是一部加了「前言」的歌劇,因此才有人將它視為與《比利,巴德》、《葛洛莉安娜》同一系列的作品。精神上,本劇跟《比利·巴德》有較相近的地方,同樣都是「好」與「惡」的對峙。不同的是在《比》劇中,好壞並不難區分,比利是個好得像聖人般的年輕人,而克雷加特則壞得像惡魔。而在本劇中,好壞看似明白,女家教(Governess)應該是好的,「鬼」坤特(Peter Quint)應該是壞的,可是又好像不是那麼確定。至於本劇與上一部作品《葛》劇的差距,反而更遙遠了些。
本劇的最大特色在於「模稜兩可」的含糊特性,其關鍵點就在於「鬼」的存在與否,依布列頓的歌劇描速,「鬼」應該是存在的實體,男鬼坤特及女鬼傑叟(Jessel)都有其音樂及影像。我們也可以解釋這些鬼及影像都只是女家教的幻想而已,這位女家教似乎有著精神性的幻想症。在詹姆土的原著中「鬼」是沒有形體及聲音的,它們自始至終都未曾真正出現過,然而,詹姆土也沒說「鬼」是否真的存在。布列頓讓鬼出現了,但只有女家教「看」到,被她看護的兩位小孩則未表示意見,塑造出一種若有似無的景象,以及這兩位小孩似無辜似有意的心態,含糊之一也。
含糊之二在於孰好孰壞。女家教對這兩位小孩由有戒心到頃全力保護,看起來愛心感人;而坤特似乎一直在騷擾小男孩,令人想到是否坤特想要取走小男孩的靈魂,應該是個壞蛋。但實際在歌劇裡,我們沒有看到坤特向男孩使壞的樣子,這個「惡」並未被說明,更妙的是小男孩最後在女家教的逼問下,喊出「是坤特!你(妳)這個魔鬼(you devil)!」,表面上看來,應是小男孩勇敢的指陳坤特這位惡魔。但也有可能是小男孩被迫道出是坤特,然後指責女家敦是魔鬼!天差地別,然而兩種解釋都說得通。
除了劇情的含糊外,音樂的安排上,布列頓也做了巧妙的含糊佈局,本劇的音樂分為一個主旋律及十五個變奏,並且以類似十二音列的手法,若有似無的引用。每個人物的代表性樂器也錯置,以鋼片琴代表坤特,有違一般以此明亮的樂器代表天堂的習性,此其一也。而女家教的主題竟然與坤特的主題逐漸合而為一,似乎也在說明好與壞之間的界線不明,此其二也。
布列頓寫歌劇的題材,似乎都與同性戀者脫不了關係,若非原作者是同性戀,就是編劇者是。本劇之編劇美芳維.派普女土無此傾向,然而諸多證據顯示,原作者詹姆士是位喜愛年輕男性的同性戀者,若依此癖好投射到他的作品中,則可以解釋為何前管家坤特做鬼還要糾纏那個小男孩了,好像是麥可傑克遜與小男孩的官司!「同性戀」似乎始終都是布列頓創作的主要刺激源,然而每次都要把布列頓跟同性戀扯在一起,似乎也不是很厚道的事。
原本布列頓要將本劇改名為《塔與湖》(The Tower and the Lake),分別是男鬼與女鬼出現的地方,但稍後仍維持原名《旋轉螺絲》,到底什麼東西在旋轉?「螺絲」跟本劇又有何關聯?若就布列頓的音樂來看,一個主旋律轉換成十五個變奏,幾個樂器各有其獨立展現的時機,似乎頗符合「旋轉」的特性。至於在原著及劇本上的「旋轉螺絲」是那顆螺絲呢?「心情」的反覆就是螺絲的旋轉。女家教原本已開始建立與小孩之間的信任感,然而當她發現鬼時,小孩們一堵防禦性的牆讓她又懷疑起他們的誠實度,她的心情反反覆覆。兩個小孩子有些早熟的行為及略帶虛偽的冷漠,也成了兩顆會轉動的小螺絲。不過,布列頓自己說過:「作曲的要件就是可以安心的將最狂野的想像放在一起,而能成為一最穩固及安全的音樂結構。」作曲如此,寫作也能如此,也很痛快。詹姆士看來也不算是中規中矩的人,怪異的劇情加上怪異的名字,也不頂離譜。
《旋轉螺絲》是應威尼斯雙年展的邀請而作,首演自然是在威尼斯著名的「芬尼斯劇院」( Teatro la Fenice)舉行,時間是1954年九月十四日,由布列頓自己指揮「英國歌劇團」演出,在非英語系地區,而且是歌劇的聖地首演歌劇,挑這樣一部結構奇特的作品,反而合適些。當時倫敦的報紙寫著:「要義大利人去瞭解一部連英國人搞了很多年都搞不懂的英文戲劇,是有困難的。」劇院外,觀眾三五成群的相互討諭及爭辯著,表示自己看懂了什麼。
同樣一組人員於十月回到威爾斯劇院(Sadler's Wells)舉行國內首演,而且於隔年的八月,仍由同一組人為Decca錄音,成為布列頓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歌劇錄音,也成了Decca日後為布列頓錄製作品的慣例,幾乎布列頓的作品一演出,Decca就進行錄音及發行了。
這段前言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在鋼琴的伴奏下,由男高音道出女家教接受聘請的經過。原來在布萊(Bly)鄉下,住了一雙兄妹。父母雙亡,由叔叔當監護人,叔叔喜雲遊四海,因此聘請女家教全權照顧兩位小孩,條件是最好不要去叨擾到他的生活,一切由女家教自行處理。女家教考慮再三,最後勉強答應,一說是因為這位女家教已經愛上了這位叔叔,才甘心前往。就在她說「我願意」後,音樂轉入主題,布列頓說:「管絃樂出現,就是故事開始了!」這一段「主旋律」是由十二音列構成,由下往上翻騰,但也止於此。
很奇特的歌劇吧!音樂及劇情都有很多可供討論的空間,布列頓自《葛洛莉安娜》中多變的音樂及場景安排,變化到以最精簡的器樂及舞台來表現最複雜的音樂及故事,的確令人得重新評估英國過於保守的評論。
這部歌劇留有太多問號了,我個人的問號不在孰好孰壞,而在於最後麥爾士是如何死的。若很直覺的看布列頓的安排,他似乎是偏向鬼是存在的,並且是不善的。女家教是被迫走向極端,而原作者應該是更頃向於模糊化。然而小男孩是怎麼死的?是被坤特取走靈魂了嗎?還是被女家教掐著脖子逼問逼死了呢?沒有結果。
本部歌劇目前可發現有兩個版本的CD錄音及一個影碟版。前面提過Decca於1955年為原班人馬錄下全劇(425 672-2),由布列頓本人指揮英國歌劇團演出,由維維安(Jennifer Vyvyan)擔任女家教,皮爾斯擔任坤特,克羅絲演出女管家,而日後成為名電影明星的海明斯(David Hemmings)擔任麥爾士。這個版本是個單音版,但非常清晰,維維安傾向於成熟,母性較濃;海明斯則是很穩定的好。整組人員是布列頓的老班底,一直都有很高的水準。
另一個版本則是由Collins唱片公司1993年十月間在布列頓老家的錄音,由布列頓的權威,也是布列頓的得力助手貝福特(Steuart Bedford)指揮一群獨奏家的錄晉(Collins 70302),由當紅的洛特(Felicity Lott)及朗格利基(Philip Langridge)分別擔任女家教及坤特。這組歌手實力不下原班人馬,事實上洛特及朗格利基還有些超越,特別是洛特,比較弱的地方是在兩個小孩身上,修飾得多了些。貝福特的詮釋乍聽之下,還以為是布列頓版的立體聲重現,兩者在速度上僅差了一分鐘,貝福特俱有布列頓的真傳,然而布列頓的器樂用得比較大膽,對比較強烈。
如果你在國內找得到Collins這版的話,我會建議你買這個版本,詮釋上與原作者的權威版差不多,但歌手及錄音都較估上風。至於影碟則是由Philips出版(070500-1),由柯林·戴維斯指揮柯芬園皇家歌劇院演出,由於未曾看過,不能下評斷。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