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338
0
0
0

威爾第 阿依達-歌劇

館藏資訊

摘自 古典音樂漫談 網站
在德國有華格納的「愛之死」,義大利也有「愛之死」,那就是威爾第的『阿依達』。
『阿依達』(AIDA)是威爾第後期的代表作,與接在後面的『奧泰羅』(Otello)同稱集威爾第歌劇大成的作品。在『阿依達』中,有許多詠唱調、二重唱、三重唱、合唱,都是動人心弦的名曲。這齣歌劇的主題是永恆的愛情,描述在法老的時代,被埃及衣索比亞兩個國家撕裂的男女的悲戀故事。忠於自己愛情的3人:埃及公主阿慕內麗絲、埃及將軍拉達梅斯、被埃及俘虜的衣索比亞公主阿依達,這3人的生活方式,超越時代,現在還會深深的感動觀眾。其實,此劇的根本主題是「愛與權力的對立」,站在權力面前,愛情只能選擇死亡。引人興趣的劇情,加上美麗又雄壯的音樂,以及豪華而大場面的舞台設置,使此劇成為歌劇史上不朽的名作。
這部作品常有人說是「為紀念蘇伊士運河開通(1869)而作曲」,或「蘇伊士運河開通慶祝事業中,有一項是在開羅建立歌劇院。此劇是配合歌劇院落成而作曲」。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很正確。以埃及為舞台的主要歌劇,在此以前有莫札特的『魔笛』,但『魔笛』可以說是無國籍的童話故事,『阿依達』則把國家攻防放在主軸的壯大的地區性歌劇。
首演『唐‧卡羅』(1867)、首演改訂後的『命運之力』(1869)後,威爾第主要與歌劇劇本作家、巴黎歌劇院與喜歌劇院總經理卡穆‧都‧羅古魯(Camilledu Locle)商討下一作品。都‧羅古魯送種種的戲曲、小說給威爾第。威爾第對其中幾部發生興趣。這幾部已知是斯克里布(Augustin Eugene Scribe,1791-1861)的『阿德麗恩‧盧克夫魯爾(Adrienne Lecouvreur)』,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的『偽君子(Le Tartuffe, ou L'Imposteur)』與羅培茲‧得‧阿佳拉(López de Ayala)的『百分比』(El Tanto por Ciento)。值得注意的是後兩劇都是喜劇。
威爾第在此以前,喜歌劇只有1840年首演的第2部作品『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 ossia il finto Stanislao),這齣戲在斯卡拉劇院首演而失敗。到了19世紀後半,喜歌劇在義大利已不大有人愛看,在這種情況下,威爾第為什麼還會考慮喜劇是一個謎。他一生的最後一齣戲是1893年首演的『法斯塔夫』(Falstaff),這是喜歌劇,也許他最後回歸喜歌劇的思維,在20年前就種下因子。
其實,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Isma'il Pasha)也委託威爾第為運河之啟用寫音樂。這與都‧羅古魯的委製完全沒有關係。帕夏(也就是總督)在開羅建立一座歌劇院(義大利歌劇院),以慶祝1869年11月蘇伊士運河開通。在啟用慶典上要用慶典音樂,帕夏就是委託威爾第寫這首音樂,時間是在1869年8月以前的事情。當時,威爾第以「平時都不習慣寫臨時機會音樂(morceaux de circonstance)」而予以拒絕。結果1869年11月6日歌劇院的落成音樂會,只好上演『弄臣』。此後,帕夏透過都‧羅古魯委託威爾第寫一部新的歌劇,而不是一首慶典小品。帕夏準備的題材,是法國的埃及考古學家奧古斯特‧馬利哀特(Auguste-Ferdinand- François Mariette)所寫的原案。馬利哀特誕生於1821年,1849年開始在羅浮宮美術館埃及考古部工作,1851年到埃及繼續研究,甚獲伊斯梅爾‧帕夏的信賴,以致在1858年得貝伊(Bey)尊稱,1879年更得帕夏尊稱。因此,馬利哀特有時被稱為馬利哀特‧貝伊,或馬利哀特‧帕夏。
1870年春天威爾第接到這委製,這時蘇伊士運河已啟用,歌劇院也已開始營運。但是上述經緯,後來就成為『阿依達』是為紀念蘇伊士運河開通而寫的俗說。

內容註

Aida (154:00) -- Bonus: Introduction to Aida (11:00).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