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85
0
0
0

柴可夫斯基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 ; 1812

館藏資訊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為紀念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之一蕭提爵士(Sir Georg Solti, 1912 - 1997)逝世20週年,以及慶賀芝加哥交響樂團創立125週年,DECCA特別推出這套包含108張CD,收錄大師與樂團合作的完整錄音全集。
蕭提大師與DECCA簽約合作長達半個世紀以上,所完成的錄音共贏得33座葛萊美獎的肯定,成為有史以來獲此獎項最多的音樂家,而其中24座即是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共同獲得。他們合作始自1969年,當年蕭提接任樂團的音樂總監,在前任指揮所樹立的基礎上,進階操練出其更雄厚的演奏實力,並將之打造為音響宏大、銅管聲部威猛強烈、舉世無雙的樂團。在大師的帶領下,將樂團推向另一個高峰,成為足與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並駕齊驅的世界級頂尖樂團。
芝加哥交響是全美最優秀的樂團,由芝加哥商人諾曼.費(Charles Norman Fay)在1891年提議成立,並請來當時最著名的指揮湯瑪斯(Theodore Thomas)擔任音樂總監。1905年由史托克(Frederick Stock)繼任,由於他高瞻遠矚的長久經營策略,為樂團打下穩固的基礎。後又有杜佛(Désiré Defauw)、羅金斯基(Artur Rodziński)和庫貝利克(Rafael Kubelík)分別帶領過。1953年由素以指揮精準嚴厲著稱的萊納接任該團總監,在他嚴格的訓練下,樂團可說脫胎換骨,發出一種精練準確,又兼有華麗細緻的聲音,所謂「芝加哥交響樂風格」就是萊納領導的十年中建立起來的。1969年蕭提接任、1991年由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繼任,目前則由慕提(Riccardo Muti)執掌。
本套專輯內容依照錄音年份編排,每一張CD均以原始的專輯封面呈現,從最早於1970年3月錄製的馬勒第5號交響曲,以至最終於1997年3月在樂團所屬音樂廳錄製的蕭士塔高維契第15號交響曲。其中更附錄一本厚達180頁的豪華精裝解說冊,內容包含了蕭提遺孀的序言、回顧大師音樂生涯的專文、指揮所使用的樂譜,以及許多芝加哥交響樂團珍貴的檔案資料等等,其非凡價值不言可喻。
全套專輯忠實紀錄了蕭提大師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二十餘年的珍貴成果,他們一同以強大的意志與一絲不苟的專業態度,揮灑出雷霆萬鈞且暢快淋漓的音樂篇章。透過這套包裝精美的重量級企劃,樂迷得以完整見證何謂大師風範並見識真正的頂尖樂團。限量版珍藏絕對超值,絕對不容錯過!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一部管弦樂作品,以莎士比亞同名戲劇為題材,創作於1869年末到1880年。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當時作者只有29歲),也是他流傳最廣泛的作品之一。
俄羅斯作曲家,強力集團的領頭人物巴拉基列夫早在1869年夏季就建議並不斷鞭策柴可夫斯基以莎士比亞劇作《羅密歐與朱麗葉》進行創作。在1869年10月6日的一封信裡面,巴拉基列夫說到了自己的意見並提出對該主題的處理方案,給出了開頭的四小節。在柴可夫斯基創作的過程中,巴拉基列夫對其音樂主題不斷進行篩選,並推薦其開篇使用李斯特式歌唱性風格,又對調性提出改進意見。樂曲的第一稿在六周內完成,並於1870年三月首演,由尼古拉·魯賓斯坦指揮。但到了該年夏季,柴可夫斯基就又拿出新的一稿,採用了巴拉基列夫的建議,使用了一個緩慢的合唱式的開頭。該版在1872年聖彼得堡首演。
1878年,婚姻失敗後的柴可夫斯基在其兄弟莫德斯特加中做客,他再一次轉向這部悲劇作品,並且意識到將其改寫為歌劇的可能。該年六月,他致信默德斯特說道:「我當然會為《羅密歐與朱麗葉》作曲。它將會是我最偉大的作品。真奇怪,為什麼我早點不懂得為這部劇作作曲。」不過兩年後,終稿畢竟並沒有成為一部歌劇,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幻想序曲。就是後來在1881年和1893年兩次嘗試,柴可夫斯基也沒有成功。他已經為這對情侶用序曲的材料設計好了二重唱,但是該曲不曾被配器,而且最終被束之高閣,有可能使柴可夫斯基意識到,這部歌劇要超越這首序曲有多難。

內容註

1812 overture : op. 49 (14:54) -- Romeo and Juliet--fantasy overture (20:15) -- The nutcracker = Der Nußknacker : op. 71a: suite (23:14) / Tchaikovsky.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