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35
0
0
0

貝多芬 第9號交響曲, 作品125

館藏資訊

摘自 BassBear布落格 網站
1793年,22歲的貝多芬就被德國詩人席勒(Fredrich Schiller)的作品《歡樂頌》(An die Freude)吸引,曾經表示要將這首詩譜成一首樂曲。
不過卻遲至1812年才提及D小調交響曲,但直至1817年受倫敦愛樂之託才動筆第一樂章,1818年有文字記載,將附加合唱於交響曲中。1822~1823間完成了前三樂章,終於在1824年初完成這首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
這首「合唱」交響曲是貝多芬最後的交響曲作品,也是最為人所熟知的經典音樂作品之一,更被視為浪漫樂派的代表傑作。
樂曲最後樂章獨唱聲樂和合唱部分是音樂史上的創舉,其歌詞是引用了德國詩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於1785年寫的《歡樂頌》"Ode to Joy" (An die Freude)的部分詩句。
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首演(in the Kärntnertortheater in Vienna),已經完全失聰的貝多芬當天只是背對自己無法聽到的管絃樂團,坐在實際指揮者溫勞夫(Michael Umlauf, 1781-1842)身邊,自己翻著著總譜,打著拍子而已。 但指揮溫勞夫與樂團、合唱團早已取得共識,不必理會全聾的貝多芬打的拍子,讓樂曲正常演出(ignore the totally deaf Beethoven)。
當樂曲結束,觀眾們報以如雷掌聲,貝多芬卻渾然不知,仍依自己的節奏在打著拍子。直到擔任獨唱的卡洛琳(Caroline Unger)走到他身旁,才讓他轉身看到這種感人的場面,並含淚向觀眾們鞠躬答禮。於是後人也將這首曲子叫做「無聲的交響曲」向貝多芬致敬。
1989年,為了紀念東西德統一及柏林圍牆拆除,指揮家伯恩斯坦率領由六個著名樂團加上三個合唱團,在柏林圍牆邊演出紀念音樂會,他還把《快樂頌》改稱《自由頌》。
2003年7月歐盟這個超國家(既有國際組織的屬性,又有聯邦的特徵)的國歌採用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中的《快樂頌》(An die Freude)。
這龐大的第九號全長達七十分鐘,樂曲共有四個樂章,其第四樂章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快樂頌》— 加入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及混聲大合唱與樂團合演的樂章。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