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44
0
0
0

俄羅斯之心 Vol. 13 : 史克里亞賓 狂喜之詩, 作品54

館藏資訊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這套專輯收錄俄國指揮大師葛濟夫青壯年時期的作品,紀錄了他引領風潮的指揮藝術,藉由這17張CD向世人宣告他正是俄羅斯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大使。專輯中他不僅率領俄國頂尖的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亦領軍鹿特丹愛樂管弦樂團與倫敦交響樂團,共同演繹祖國俄羅斯的作品,其中包含鮑羅定、史克里亞賓、李亞道夫、哈察都量、蕭士塔高維契、史特拉汶斯基、柴可夫斯基、穆索斯基、普羅可菲夫與拉赫曼尼諾夫之名作。
葛濟夫於1988年穆拉汶斯基去世之後執掌馬林斯基(基洛夫)劇院,隨即展開一連串本土化和國際化的作為。十多年來不僅讓馬林斯基劇院浴火重生,更有計畫地將俄國歌劇推上世界舞臺,因而被譽為俄國音樂的新希望。他聘用優秀的歌手,改變製作歌劇的老舊心態與手法,引進西方舞臺與佈景的技術,讓俄國歌劇現代化,同時透過錄音與錄影,讓俄國音樂精華透過大眾媒體流傳全世界,他還於2007年1月至2015年10月間擔任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對西方樂界亦影響深遠。
以充滿熱情手勢與舞台動作,還經常嘟噥發聲等特點聞名當世樂壇的葛濟夫,也是近百年來第一位在俄國指揮華格納歌劇「指環」聯作的指揮家,馬林斯基在他的帶動下進行有史以來最大幅的整修,而他在俄國的地位更隨之登上最高峰。葛濟夫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灌錄和演奏他最拿手的俄國作曲家曲目,不管是歌劇或管弦樂作品,他無疑是二十世紀俄國指揮家錄音量最大的一位。
結合了技藝、紀律和深厚的傳統素養,葛濟夫提升了他所領導樂團的素質,無論是樂手個人的技巧,以至於樂團整體合奏的高度和諧,都達到令人讚嘆的境界。他完全掌握了俄羅斯音樂中陽剛、冷酷與剽悍的一面,同時也以當今樂壇最珍貴且無可取代的個人特質,展現果斷的手法,強烈刻畫樂曲的結構與紋理,帶給樂迷無與倫比的震撼。
摘自 新芭網 網站
狂喜之詩(Poem of Ecstasy) Op.54 作於1907年夏1908年初。作為該曲的副產品,斯克里亞賓還創作了《第五鋼琴奏鳴曲》,這兩首作品因此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1909年,《狂喜之詩》在薩封諾夫的指揮下在莫斯科首演,獲得了以格林卡命名的音樂比賽的二等獎(一等獎由拉赫瑪尼諾夫獲得)。
這首作品為大型三管樂隊而作,全曲結構仍為斯克里亞賓偏愛的序奏加奏鳴曲式加尾聲的模式。
在該曲中,作曲家想要表達無拘束的創造行為帶來的內心狂喜。在序奏中,有兩個主要動機:①人類為理想而奮鬥:③逐漸實現自我。呈示部是從“精神飛翔”的主題開始,序奏中的主導動機也常和這個主題相結合。第二主題轉為慢板,有多重性。上方聲部的小提琴獨奏唱出了“人類之愛”,低聲部主題顯得莊重而嚴肅。第三主題由小號奏出,是對“意志的召喚”。第四主題用附點節奏和上行四度的跳進刻畫出“真正的創造力量”,這種創造力量不斷增強,把聽眾帶進萬花筒般的各種情緒體驗之中。時而是迷人的夢境,時而是極度興奮的高潮,甚至還有暴風雨般的狂野瞬間。心理上所承受的重壓和片刻的安寧最後都被具有反抗氣質的樂句打斷。再現部先完整再現了前三個主題,在一個迷人而溫馨的片斷後,愉快的情緒越來越強烈,進入狂喜狀態的尾聲。這時,用小號演奏的第四主題以其特有的力度、豐滿的管弦樂織體和自然調式和聲的良好共鳴形成極度興奮的高潮,達到作曲家所期望的那種通過創造活動而進入的狂喜境界。
該曲的和聲手法是斯克里亞賓和聲風格變化的分界線,神秘和弦是這個分界線的標誌:自然調式和聲的運用也很有特點。主題很多,但各自的發展和相互的結合都很精采。加上強烈的對比,符合邏輯的結構設計以及豐富的管弦樂色彩,《狂喜之詩》無疑是最有創造性和高度詩意的作品之一。

內容註

Le sacre du printemps (rev. 1947 version) / Igor Stravinsky (34:42) -- Le poème de l'extase : op. 54 / Alexander Scriabin (20:26).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