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78
1
0
0

俄羅斯之心 Vol. 15 : 蕭士塔高維契 第5, 9號交響曲, 作品43

館藏資訊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這套專輯收錄俄國指揮大師葛濟夫青壯年時期的作品,紀錄了他引領風潮的指揮藝術,藉由這17張CD向世人宣告他正是俄羅斯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大使。專輯中他不僅率領俄國頂尖的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亦領軍鹿特丹愛樂管弦樂團與倫敦交響樂團,共同演繹祖國俄羅斯的作品,其中包含鮑羅定、史克里亞賓、李亞道夫、哈察都量、蕭士塔高維契、史特拉汶斯基、柴可夫斯基、穆索斯基、普羅可菲夫與拉赫曼尼諾夫之名作。
葛濟夫於1988年穆拉汶斯基去世之後執掌馬林斯基(基洛夫)劇院,隨即展開一連串本土化和國際化的作為。十多年來不僅讓馬林斯基劇院浴火重生,更有計畫地將俄國歌劇推上世界舞臺,因而被譽為俄國音樂的新希望。他聘用優秀的歌手,改變製作歌劇的老舊心態與手法,引進西方舞臺與佈景的技術,讓俄國歌劇現代化,同時透過錄音與錄影,讓俄國音樂精華透過大眾媒體流傳全世界,他還於2007年1月至2015年10月間擔任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對西方樂界亦影響深遠。
以充滿熱情手勢與舞台動作,還經常嘟噥發聲等特點聞名當世樂壇的葛濟夫,也是近百年來第一位在俄國指揮華格納歌劇「指環」聯作的指揮家,馬林斯基在他的帶動下進行有史以來最大幅的整修,而他在俄國的地位更隨之登上最高峰。葛濟夫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灌錄和演奏他最拿手的俄國作曲家曲目,不管是歌劇或管弦樂作品,他無疑是二十世紀俄國指揮家錄音量最大的一位。
結合了技藝、紀律和深厚的傳統素養,葛濟夫提升了他所領導樂團的素質,無論是樂手個人的技巧,以至於樂團整體合奏的高度和諧,都達到令人讚嘆的境界。他完全掌握了俄羅斯音樂中陽剛、冷酷與剽悍的一面,同時也以當今樂壇最珍貴且無可取代的個人特質,展現果斷的手法,強烈刻畫樂曲的結構與紋理,帶給樂迷無與倫比的震撼。
摘自 上揚唱片 網站
第5號交響曲《革命》是蕭氏所有交響曲中最偉大的一首,在第五號之前,蕭氏經常受到舊蘇聯的批判,直到幾經省思後所創作堪稱蘇維埃藝術典範的第5號交響曲《革命》後,蕭氏才恢復名聲,逐漸登上事業的巔峰。
這首展現史詩般的威嚴,具有「克服-勝利」這種貝多芬以來的精神的《革命》,常被比擬為《命運交響曲》。
而第9號交響曲不像第5號那麼厚重,相形之下反而顯得輕快許多,那明顯而輕佻的樂法讓不少人覺得吃驚。
蕭式的第五號交響曲一般都認為是他最出色的一部交響曲,首演的那一天就曾經使聽眾感動的流下淚來,而今日它的地位更是屹立不搖,成為音樂會中的大曲目。第九號交響曲不像第五號那麼厚重,剛好可以和第五號作一個比對欣賞。
俄國近代最重要的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出生於聖匹茲堡,在當地曾和史坦伯格學習作曲,及向尼可萊學習鋼琴。13歲時他曾創作了一部為交響樂團而作的詼諧曲,和一部非常早熟的第一號交響曲。接下來幾年陸續的創作不斷產生,如1927年政治意味濃厚的第二號及第三號交響曲,或深含諷刺情結的歌劇「鼻子」和芭蕾音樂「黃金時代」。
他的第五號交響曲,是沒有主題而形式嚴謹的作品,被譽為是「一位蘇俄藝術家對評論界的實際回應,並在新思想的基礎上,成為再教育的良好素材」。第七號交響曲是描寫1941年列寧格勒大進擊時戰爭的變化,從和平、奮鬥到勝利。隨後,他的音樂更朝向民族性的根本藝術發展,並創作出令人記憶深刻的作品,且極具說服力。他共創作了十五部交響曲,以第五號和第十號兩部最出眾,第十三號是以葉夫圖申科的詩集所作的「歌曲交響詩」;第十四號交響曲深深地感染了死亡的陰影;第十五號交響曲也呈現著異常的悲觀。
他的弦樂四重奏皆是上乘的典範。此外,他還著有協奏曲、奏鳴曲和室內樂作品,在古典的形式上,構築出新的意義和活力。
1937年11月21日,列寧格勒愛樂音樂廳的外面擠滿了各行業的愛樂人士,他們都是為了要欣賞由穆拉汶斯基指揮的蕭氏第五號交響曲的首演,當最後一個音符結束時,聽眾爆出一陣熱烈的掌聲,許多人大聲哭泣。
由於這部交響曲的成功,使的蕭氏的聲望再度回升過來,而成為那個年代的代表人物。在交響曲的國度裡,他融合了史特拉汶斯基、浦羅高菲夫,特別是馬勒的手法,創作出來完全是他獨特的風格和聲音。他的這部第五號交響曲描寫自我意識對抗生活中不利的因素,以及一個人在充滿貪婪和腐敗的社會中如何把持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蕭氏則謂這部交響曲是「人格發展的過程」。
第九號交響曲完成於1945年,相形之下就輕快了許多,有許多人甚至稱它是「海頓式」的,它那明顯而輕佻的樂法讓不少人覺得吃驚。蘇聯的音樂學者亞沙菲夫甚至說:「我認為這是個人的侮辱」。時至今日,人們卻很樂意接受它,是一部輕鬆、幽默的交響曲,雖然整部作品全長才25分鐘,卻有五個樂章,第三、四、五樂章中間並無停頓。
此曲於1945年首演,仍由穆拉汶斯基擔任指揮,這時是逢二次大戰結束,人們正好需要具有慶祝意味的音樂,這部作品正好合其口味。雖然在創作之時人們渴望他能寫出一部聲勢宏大的驚人之作,就像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也許在這般壓力下,反而出現了反彈性的輕量級作品。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