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38
0
0
0

布蘭德爾 Philips錄音全集, Vol. 48 : 貝多芬 英雄變奏曲, 作品35

館藏資訊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自1969年加入Philips唱片公司成為專屬音樂家,布蘭德爾的錄音作品廣度遠勝許多鋼琴家,其中包含了獨奏、室內樂與管弦樂,從以巴赫為首的歐洲古典音樂核心到荀白克的現代作品他都勇於挑戰。
在這套114張CD的專輯當中,收編他在Philips與DECCA兩家唱片公司的所有錄音,包含錄音室作品、現場演奏以及廣播錄音。此為首度發行的布蘭德爾大全集,附錄一本200頁的手冊,包含許多難得一見的檔案照片,並由布蘭德爾欽點的作家Misha Donat負責撰寫解說。
布蘭德爾的指尖下內藏的詩意與清新,充分反應他在鋼琴家之外的另一個身分─作家。他的名字將永遠為人所懷念,也永遠在鋼琴音樂錄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這套專輯正是布蘭德爾留給人們最完整而美好的記憶。
摘自 MuzikAir 網站 認真不懈的音樂人:布蘭德爾 Alfred Brendel / MUZIK 雜誌 2009-03 Vol. 29 / 任育德
2008年12月18日,阿福烈德.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1931- )告別演奏會系列的最後一站,選在維也納愛樂協會音樂廳舉行,受到聽眾的歡迎與認同。他的告別,反映1940年代末至50年代之初,開展演奏事業者面臨世代交替的局面。因此,此一音樂界盛事,引起歐美大報之關注,並派員撰寫現場報導,部分明星學生如Paul Lewis、Kit Armstrong、Imogen Cooper、Till Fellner也親臨現場,足可反映此事在藝文界之重大意義。無法親臨現場的愛樂者,不管是否聽過布蘭德爾的唱碟演奏,也不妨透過他豐富的錄音,來回味一二。
布蘭德爾於1931年1月5日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的威森伯格(Vízmberk,今為捷克共和國的Louĉná nad Desnou),家中並無一人習樂。全家在他六歲時搬到南斯拉夫的札格拉布,父親在當地開電影院營生。1943年再搬到奧地利的格拉茨(Graz,距離維也納90英哩)。他在這段時間短期上過音樂院的鋼琴與作曲課程,也同時學習繪畫。在二次世界大戰終止前,十四歲的布蘭德爾被送往南斯拉夫挖掘戰壕,隨即因腳跟生凍瘡而送醫治療。
戰後返回格拉茲的布蘭德爾依舊繼續彈琴、繪畫,並嘗試寫曲,卻未再受到有系統與規模的音樂教育。儘管布蘭德爾參加過費雪(Edwin Fisher, 1886-1960)、史都爾曼(Eduard Steuermann,1892-1964)的大師班,他仍舊沒有去上太多的正式鋼琴課程。但也因為這樣的經歷,他一直感念費雪的賞識與啟發之恩。他在十七歲時,於格拉茨首度登台演出,以鋼琴賦格曲為核心,演奏巴 赫、布拉姆斯、李斯特所寫的樂曲,也摻雜自作曲。不久之後,他決定投注更多的心思在鋼琴,便放棄作曲。1949年,布蘭德爾參加義大利Bolzano的布梭尼鋼琴比賽,獲得第四獎。這對初出茅廬的他,當屬一項激勵。
布蘭德爾在二十一歲開始灌錄唱片,以普羅高菲夫第五號鋼琴協奏曲作為初演曲目。在1970年之前,布蘭德爾的唱片發行均集中於Turnabout/Vox公司,今日已由Brilliant公司發行的「年輕時期的布蘭德爾」一網打盡。他當時演奏曲目廣泛,從古典、浪漫至後浪漫曲目,以擴展演奏曲目為考量,走「廣博」路線。我們今天甚難聯想他演奏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 1837-1910)的〈伊斯拉美〉(Islamey),但卻赫然出現於該時期的錄音。或許可說他生逢其時,否則以他鼻樑上永遠架著一副粗框眼鏡,捲毛頭髮,近年成稀疏態勢的外型,要是落在現今,外在勢必「扣分」;
加以其音樂詮釋走向不尚討巧花俏,更難成為操作題材。該公司肯為一位年輕音樂家發行這麼多專輯,顯然除了唱機唱片逐漸走入家庭,帶動市場需求,以及其成本較為低廉的考量以外,音樂家本身的努力、實力、及認真態度也著實不容忽視。
布蘭德爾的私人生活,則立業與成家並進。1960年和阿根廷籍,時於維也納學聲樂之Iris Heymann-Gonzala結婚,十三年的婚姻育有一女。也因此,他這段時期的演奏活動,大致集中在奧地利,甚少脫離歐陸。他最重要的指標錄音,當屬第一次貝多芬鋼琴曲全集(包括協奏曲、奏鳴曲、變奏曲),而和年長他三歲的奧地利鋼琴家克林(Walter Klien,1928-1991)合作布拉姆斯四手聯彈曲,也展現與其他音樂家合作的能力。
1970年代起,布蘭德爾已為主流公司注意。在一場由布蘭德爾擔綱,於倫敦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廳舉行的貝多芬樂曲演奏會之後,有三家主流唱片公司致電經紀人希望和他簽約。此後,他即和Philips古典部門簽約,成為其長期專屬藝人。他也遷居倫敦附近的Hampstead,自此長居英倫。1975年再娶為德國電視公司工作之Irene Semler,育有一子二女,其中1976年出生的兒子Adrian也是音樂人,演奏大提琴。父子兩人曾經同台演奏、灌錄專輯,成為樂壇佳話之一。此後,布蘭德爾事業日益國際化,演奏曲目核心集中到古典、浪漫時期的德國曲目,經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李斯特,下至二十世紀的新維也納樂派貝爾格、荀白克為止,均留下錄音。他也因此於1989年獲得英國女王贈勳騎士以表彰其「在英國為音樂提供的傑出服務」。近年布蘭德爾的錄音曲目,仍以貝多芬、舒伯特為主,相較於前,「由博返約」的走向日益明顯。
錄音多產,要從中找出代表性錄音自是煞費一番功夫。也因此在他及唱片公司的合作下也發行過自選集,對於初入門想瞭解藝術家詮釋者,應可有引領的作用。如在二十世紀末,Philips即曾在「二十世紀偉大鋼琴家」系列中列入布蘭德爾的錄音,即有此一作用。但該系列錄音對樂曲之選擇較為偏向展技,目前亦均告絕版,搜尋有一定難度。若是觀察最新發展與藝術家的「自我定版」,筆者以為現階段對初入門愛樂者來說,2006年選編發行四組共八張唱碟的「布蘭德爾之最」(The Artist’s Choice Collection: Alfred Brendel)是目前最容易找到者,所選錄音也具有一定代表性,頗具參考價值。個人訪問部分,BBC曾於2001年錄製《布蘭德爾畫像》(Alfred Brendel in Portrait,本地由風雲唱片發行),亦可供參考。
布蘭德爾的音樂詮釋,並不是一概都獲得好評。有些人稱讚他是「新一代的許納貝爾」(意指他有謹慎深思的一面,也有熱情洋溢的一面),但是Harold C. Schonberg也注意到有人認為他的詮釋過於迂腐。就演奏姿勢言,布蘭德爾身體直挺,擺動不多,演奏時著重於手肘、手腕至手指的帶動,肢體動作與表情仍算節制,比起今天一些年輕新秀的誇張表情與大幅動作,布蘭德爾顯然是自律甚嚴者。而他隨著音樂發展,口中唸唸有詞,抬頭紋或鬆或緊,也算是一種無傷大雅的個人特色。畢竟,讓音樂本身說話,才是演奏者最重要的本質。就音色處理方式而言,布蘭德爾雖以對音色變化的敏銳度著稱,但並非注重變幻多彩的音色魔術,有時琴音顯得較為黯淡,宛如蒙上一層霧影,音質也相對偏硬。經過他碰過的鋼琴,在下一位重視音色變化的鋼琴家演奏前,得多花許多工夫由調音師調校回正常的音色。
但是這在他所擅長的音樂作品中,卻不致成為其詮釋與觀眾聆樂的嚴重障礙,原因是大多古典及浪漫派的曲目,演奏時大多集中於鋼琴的中音域部分。但或許因此,聽眾會驚訝於布蘭德爾在錄音中所呈現的強韌意志力與決心,從年輕時即已有跡可尋,而益發圓熟。而聆聽其演奏,也絕對不能把他當成「背景音樂」式的一聽帶過,必須耗費心思與精神,也就是要「動腦」,跟隨他的腳步,讓他帶著聽眾進入他所勾畫的音樂家心靈世界,喜怒哀樂。由於布蘭德爾在自學的過程中,特別喜好文學與藝術,也會用文筆表達個人理念,這使他下功夫鑽研樂曲、裝飾奏的彈奏處理、追求作品內涵,這是讓他選擇「動腦」演奏與「動腦」欣賞的相對代價。若是要論技巧與體力的高峰期,筆者以為他於1980年代時期的錄音是較為可親的,在活力與詮釋細節掌握的平衡度也相當優秀。從他選擇李斯特錄音時,在重量級的《奧伯曼山谷》選擇的是1985年版,而海頓的錄音則選擇1985至86年的演奏,即可見一斑。
布蘭德爾的演奏主題非常具體,以古典、浪漫時期維也納為發展重心的音樂家們的作品為主。至於舒曼、布拉姆斯、荀白克、貝爾格亦有觸及,並留下一定水平的錄音。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所處的時代,可說是經歷了奧匈帝國的黃金時期與下滑求穩定,進而重回頂峰的段落。在海頓到貝多芬時期,皇家與貴族們是藝術的重要贊助者。到了貝多芬晚年開始,拿破崙與戰爭的影響已使貴族們財力下滑,藝術贊助能力減低,中產階級與音樂會成為演奏者與音樂家們收入的來源。但在政治的動盪中,維也納人熱中詩歌與藝術,面對政治的高壓選擇逃避而不過問,在多變的現世中追求個人生活的舒適與閒情逸致,優雅而有風度,所創造的文化成就卻是其珍貴的文化資產。這種心靈態度也正是布蘭德爾力圖在音樂中探究與表達的。
在海頓的音樂中,布蘭德爾為聽眾呈現出海頓的多個面相,從早期的活潑到晚年的自由奔放,有些甚至讓人聯想到貝多芬早期奏鳴曲的處理,點出了海頓與貝多芬在形式與寫作技巧上的傳承。海頓作品看似雖然單純,如何適切表達其自然與富生命力的感受與精神內涵,如非具有相當的音樂性是很難作得好的。而布蘭德爾的錄音也的確是在海頓鋼琴曲演奏過程中,最具份量的幾個錄音之一。如在《降E大調奏鳴曲》Hob.XVI:52的演奏,確實相當精采,快板樂章具有活力熱情與變化感,慢板部分的樂段卻又能夠靜得下來,在動靜之間拿捏到平衡感。在樂器的選擇上,以現代鋼琴的強項去增強音樂的光澤與共鳴感,確實讓人對海頓有耳目一新之感。1980年代在薩爾斯堡音樂節所演奏的《F小調變奏曲》、《C大調奏鳴曲》Hob.XVI:50,也相當動聽,具有旋律的流動與音樂的純粹美感,令人不可輕忽對待。
此外,演奏者精確而有個人見解的讀譜,更值得所有學琴者注意及思考。以《降E大調奏鳴曲》Hob.XVI:52來說,一般音樂系學生練習及演奏時,經常只以「正確」的彈出譜面上標定的所有音符及速度為滿足,也認為這樣就夠了。但是,他們並未讀到,或者說是讀懂作曲者在譜寫音符之間所潛藏的幽默感與斷句方式,甚且思考作曲者為什麼要如此寫的手法與動機,也因此無從在演奏中予以呈現。但是,布蘭德爾透過演奏錄音明確告訴我們,他是如何地讀懂了作曲者在音符與音符之間所隱藏的情緒,並且予以精確地表達。這種「閱讀字裡行間」的能力,並非一蹴可幾的,是時時需要培養琢磨、嘗試各種可能,以精益求精的。這或許也是布蘭德爾經常會對同一首樂曲予以再錄音,藉以檢證自己又讀懂了多少的動機與內涵吧?
對習樂者來說,莫札特也是一個看似不難,卻很難彈得好的作曲家。布蘭德爾選擇鑽研作曲家的手稿、瞭解音樂作曲家所處之時代背景,進行文學與文化背景的探討,可說事前準備的工作相當充足。他和馬利納(Neville Marriner)及聖馬丁學院合作的協奏曲錄音,可說是在安達(Geza Anda)之後及普萊亞(Murray Perahia)之前一分重要的錄音,演奏整體素質平均。近年和馬克拉斯(Charles Mackerras)及蘇格蘭室內樂團的合作,則是兩位資深大師的冒險之旅。演奏者在獨奏音樂中則只彈他精心認同的樂曲。2001年錄製的《F大調鋼琴奏鳴曲》K332及《D小調鋼琴幻想曲》K397,更顯示他用心的深遠。如何將樂曲所需的展技面和音樂情緒變化轉折、以及精神面作妥切的結合,讓樂曲既展現作曲者音樂心靈的精巧澄澈,也具有整體感,就是他演奏的目標。《F大調鋼琴奏鳴曲》音樂層次清晰分明,情緒張力連貫而富有熱情,節奏不致呆板無變化,確實呈現他長年思考與分析的結果。《D小調鋼琴幻想曲》在簡短的五分鐘餘篇幅,卻清晰的具有畫面及連貫性,如同是一部短篇電影。演奏者於此曲演奏,便掌握到此番特色。
布蘭德爾和馬利納所合作的《音樂會輪旋曲》K382,偏重發揮莫札特音樂中具有的聰明愉悅感與動聽可人的質素,如和馬克拉斯合作的《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K466擺在一起聽,倒是番很有趣的對比。
《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在樂團以帶有不安與悲劇的情緒開場後,透過鋼琴輪流彈出安逸與爽朗性格的兩個主題,在發展部中,鋼琴展現音群演奏的技巧,樂曲也不斷轉調,藉此使主奏鋼琴與樂團間產生一定的緊張與抗衡。接近七十歲的布蘭德爾在此部分不致顯出太大的技巧衰退。而第二樂章鋼琴所演奏的浪漫曲,則由鋼琴和弦樂部輪流歌唱。第三樂章又回到鋼琴與樂團之間的緊張感,樂團與演奏家均需要帶有幾分亢奮感。兩個音樂老手在彼此的尺度與進退之間的拿捏頗有分寸,音樂整體具有層次與流動感,可說是兩人成熟與圓融感的具體表現,因此能有一番不錯的表現。
布蘭德爾在莫札特室內樂作品錄音中,曾經留下一項特殊紀錄。這就是1999年3月,他於維也納劇院莫札特廳和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留下《第十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室內樂改編版KV385p及《第二號鋼琴四重奏》KV493現場錄音。該協奏曲的室內樂版是由莫札特本人親自改編,音樂學者愛因斯坦認為「第十一至十三號協奏曲」是莫札特器樂作品寫作技巧登上顛峰之起始,既融合複雜的技巧與清澈的音樂美感,在專業演奏者與一般聽眾間均有討喜效果。室內樂版依然動聽,但和樂團版的差異即在增添了演奏者之間的親密感。布蘭德爾的鋼琴和弦樂團的搭配,格外顯得靈活輕巧,音色少了霧影而相形溫暖,散發閒適的氛圍。
布蘭德爾的貝多芬錄音中,有部分曲目(諸如《狄亞貝里變奏曲》、《漢馬克拉維鋼琴奏鳴曲》、《鋼琴協奏曲》)擁有現場演奏錄音可茲比對。對筆者個人來說,鋼琴協奏曲於1980年代和李汶(James Levine)與芝加哥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錄音,雖然在音樂想像力略遜於肯普夫(Wilhelm Kempff)和范坎本(Paul Van Kempen)的組合,莊嚴感及音響效果遜於阿勞(Claudio Arrau)和戴維斯(Colin Davis)的組合,但是音樂中具有綿延不絕的動感,《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展現近似莫札特風格的清新感,以及《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所具有的流動與躍升感,倒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至於和拉圖(Simon Rattle)的組合錄音,布蘭德爾選用和吉利爾斯(Emil Gilels)與紀雪金(Walter Gieseking)相同的裝飾奏,以達到樂章結束前的高潮點以及樂曲的轉折點。整體處理上,布蘭德爾比起之前,本次倒是採取較為單純直入的詮釋方式。貝多芬在以C大調起頭的第三樂章,在溫柔的主題中卻蘊含樂團與鋼琴之間的內向交流,鋼琴部分更要處理內部的對位線條,作曲者透過轉調處理,於結尾才又再返回到主題的G大調。布蘭德爾和拉圖於此處之處理,倒有幾分細緻。拉圖帶領下的維也納愛樂,和李汶的芝加哥交響樂團不同,並不刻意為鋼琴提供一個壯盛的樂團骨架,或許也是與前人相異的一項特色。而錄音技術的演進,也是讓布蘭德爾和拉圖的組合,佔有超過前人的一項優勢。2005年和阿巴多(Claudio Abbado)及琉森節慶管弦樂團的搭配,看見演奏者對已牢記於心的音樂仍兢兢業業的演奏,以及大牌樂手齊聚一堂而成的樂團,或許是更令觀者心有所感之處。
布蘭德爾在現場演奏並留下《漢馬克拉維奏鳴曲》的錄音不止一次,或可說是展現他個人的自信及勇氣吧!1983年2月2日在倫敦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錄音的版本,目前並不易搜得。1995年2月在維也納由奧地利廣播公司(Österreichischer Rundfunk,簡稱ORF)的數位錄音,目前在單張與合集中仍可購得,尤其這是在演奏者六十五歲所留下的現場演奏紀錄,儘管演奏者的頭腦仍屬冷靜,但在樂曲演奏中,更悠然自在的展現他個人內在的熱情、密度與張力。比如說從第三樂章7分 50秒起,儘管失誤難免,但能將一氣呵成與專注的感覺傳達給聽眾,確實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第四樂章音符之間的環環相扣,儘管犧牲內聲部的細節,但選擇強調主聲部的果決感,以促進樂曲的推進效果,到尾奏部分連串的震音處理,還具有相當的穩定度,值得一提。而該曲在布蘭德爾年齡漸長、關節炎症狀加重後,也已從其現場演奏曲目中消失。
布蘭德爾對舒伯特音樂的詮釋,一定會是他留名錄音中所必提者。尤其是1980年代的數位錄音版本,具有更精緻的演奏詮釋,展現了舒伯特作品中美麗與哀愁併陳的雙重面向,展現他對其音樂風格的深度理解與消化,《流浪者幻想曲》的演奏應可為其中翹楚。至於八首《即興曲》,及風格近似、亦具感人特質的《三首鋼琴小品》D. 946,筆者以為也不可輕易錯過。在這幾首樂曲中,樂友如有機會對譜,再和演奏家的演奏兩相對照,應可立即察覺布蘭德爾所設計樂句、呼吸線條、情緒轉折,是智性活動下的結晶。但這不是說在此所呈現的成果會是冰冷無趣的,音樂應具的浪漫及詩意感仍為他所盡情表達。如說這是他演奏成就的代表作,應非過譽。至於因為《交響情人夢》的野田惠於音樂比賽選奏,而為劇迷所知之D. 845,布蘭德爾賦予強烈的節奏與動感,在歌唱線條的處理也有平均而穩定的表現,讓樂友得以重新審視全曲具有的內在張力,也令人聯想到幾分貝多芬的音樂手法。他也不止一次灌錄《鱒魚》,無論是和克里夫蘭弦樂四重奏抑或是和青年樂手的搭配,均屬頗具水準的演出。
現場演奏錄音中,1980年代薩爾斯堡現場錄音中所選擇的D. 784、D. 840,在2006年的自選集中仍然收錄,後者更收錄了D.959及D.960於英國的現場演奏,筆者以為是不應輕易錯過。薩爾斯堡的錄音,或許是架設麥克風收音的問題,音質在今日不盡令人滿意,顯得可惜。D. 960的現場演奏,七十五歲的塞爾金(Rudolf Serkin)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奏,在音樂的凝聚性與整體感動人心弦。布蘭德爾的演奏則是用心歌唱,與錄音室的精心處理相較,顯得真誠動人,也值得注意。影像部分,目前已有1980年代在英國所錄製的三首晚期鋼琴奏鳴曲影碟;
演奏家更親自解說並演奏後期鋼琴作品系列,EuroArt已於2007年以5張DVD發行。
布蘭德爾曾經在〈高貴的李斯特〉中說,詮釋李斯特作品必備的條件是「熱情與內省,大膽但尊貴。尊貴但不能沒有活力或墨守成規,熱情但不能流於粗野」。他曾比較李斯特與蕭邦創作鋼琴作品的方法,以為李斯特是以「富於表情的內涵取代『優美』的聲音,有助於(讓音樂)包容日常生活經驗的各種面貌,從古典的標準束縛中解脫,讓鋼琴釋放出全部的色彩、動態範圍與細微的變化,並且勇於忘記音樂原本的界線。」這在1986年由Humphrey Burton執導之《巡禮之年》演奏影像,應屬代表之作。在這張影碟中,既將李斯特擷取靈感的風景、繪畫、詩歌搜羅入影像,有利觀眾瞭解李斯特受到何種啟發而產生寫作靈感。布蘭德爾的琴音相形在高音部較為透明,他在知名的《婚禮》一曲,於音樂的莊重中精心彈出內裡蘊藏的詩意與美感。《沈思者》有令人聯想到華格納的和聲,演奏者注意到黑暗的力量,細微的變化,於低音聲部的處理有其獨到之處。在他演奏之下,李斯特的音樂不再停留在「為美而美」的層次,情緒絕不滿溢,在大膽描寫炙熱的愛情、魔鬼撒旦之同時,也仰慕、歌詠至高的造物者。這一念頭在薩爾斯堡現場演奏的《愛之死》有更清晰的表現。他在演奏手法上更拒絕將鋼琴視為管弦樂團的模擬處理,而要強調其中的哲思與宗教意味,和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的浪漫風仍有不同。這樣的處理觀點,結果自是仁智互見。
在聲光絢影的迷惑中,人人往往急於求現成的「用」,但卻遺忘了省思自己應該「要取什麼」、「怎麼取」。布蘭德爾的音樂學習與藝術成長歷程,自有時代環境的特殊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在藝術觀點成熟的過程中,他能釐清自我定位,找到方向,透過各種可能與多方的接觸各種文學、藝術媒體,以增進自己的藝術視野與分析能力。這種認真不懈且長年一貫的學習欲望、能力與自我省思,並不因為時代演進而改變,也是在其藝術成就之外,值得各界多加思考與學習者。

內容註

Variations and fugue in E flat major, op. 35 "Eroica" -- 6 bagatelles, op. 126 ; 6 Ecossaises, WoO 83 --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F major, op. 34 -- Variations on "Rule Britannia" in D major, WoO 79 -- Variations on "Nel cor piu non mi sento" in G major, WoO 70 / Beethove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