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07
0
0
0

Mstislav Rostropovich Return to Russia

館藏資訊

摘自 博客來音樂館 網站 - Mstislav Rostropovich 俄國音樂家羅斯卓波維奇,1927年生於巴庫(Baku),四歲起跟著母親學習鋼琴,不久後改從父親學習大提琴,在莫斯科音樂學校時仍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大提琴。之後,仍在父親的指導下於莫斯科中央音樂學校就讀,畢業後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除了學習大提琴與鋼琴外,另也學習指揮。1942年他十五歲時,首次以大提琴家的身份公開演出,立即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偉大藝術家。二次大戰後,藉由一些錄音,羅斯卓波維奇成為世界聞名的大提琴家,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大提琴家卡薩爾斯(Pablo Casals)的繼承人。羅斯卓波維奇是一位在國際間享有盛名的大提琴家,其演奏技巧令人印象深刻,許多作曲家都曾專門為他量身創作樂曲,如,作曲家布瑞頓、布利斯(Bliss)、哈察都量、普羅科菲耶夫等。19522年,他以獨奏家的身份首演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二大提琴協奏曲》;1959年及1966年演奏蕭斯塔科維奇的兩首大提琴協奏曲;1964年演出布瑞頓的《大提琴交響曲》,以及1970年時演奏布利斯的《大提琴協奏曲》。此外,尚有超過五十首協奏曲是為他所寫,曲風從巴洛克到古典、浪漫,到前衛均有之。羅斯卓波維奇兼具大提琴家、指揮家等身份。1955年他與波修瓦劇院女高音維什涅夫斯卡雅(Galina Vishnevskaya)結婚。在羅斯卓波維奇的鋼琴伴奏下,兩人錄製了許多俄國歌曲,也讓世人見識到羅斯卓波維奇的鋼琴演奏。兩人於1974年離開前蘇聯,前往西方國家發展,直到蘇聯解體後,才又回到莫斯科。
此外,他也曾指揮過《黑桃皇后》(Queen of Spades)、《尤金‧奧涅金》(Eugene Onegin)、《墓欽斯縣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of Mtsensk)等歌劇演出;在西方,也曾與倫敦交響樂團等知名樂團合作過。他錄製過許多唱片,包括有貝多芬、布拉姆斯、德弗札克、巴赫、聖桑等人的作品。(文/戴素萍)

摘要註

摘自 音樂時代-唱片購買指南 : 在主戲《悲愴》交響曲的演奏上,羅氏使出渾身解術,處理得陰暗厚重而氣勢磅礡,其中尤以第四樂章最感人的肺腑,悲痛沈重的弦樂加上咆哮嘶叫的銅管,直叫人聲淚俱下。唯羅氏在樂句的處理上,火候仍顯不足,有失流暢,聲部均衡亦有可議之處,第三樂章重銅管輕銅鈸的方式,削弱了整體氣勢。祖國同胞的熱情,實在令人感動。活生生的實況錄音,令人聯想起霍洛維茲莫斯科獨奏會感人的畫面。(江憲宗)

內容註

Symphony no. 6 in B minor, op. 74 "Pathetique" / Tchaikovsky -- Vergnügungszug (Excursion Train), polka schnell for orchestra, Op. 281 (RV 281) / Strauss -- Peer Gynt Suite for orchestra (or piano or piano, 4 hands) No. 1, Op. 46: Aase's Death / Grieg -- Molto perpetuo, for violin & orchestra (or piano), MS 66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Perpetuela') / Paganini -- Romeo and Juliet, ballet in 4 acts, Op. 64: Tybalt's Death / Prokofiev -- Shall We Dance?, film score: Promenade 'Walking the Dog' / Gershwin -- 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 / Sousa.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