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21
0
0
0

The art of Wanda Landowska, 1879-1959 Vol. 1. Wanda Landowska.

館藏資訊

摘自 維基百科 網站 - 旺達·蘭多芙絲卡(Wanda Landowska,1879年7月5日-1959年8月16日),波蘭裔法國大鍵琴演奏家。她是首位用大鍵琴錄製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的音樂家(1931年)。她的出色表演,使得大鍵琴這種古老的樂器在20世紀又受到了人們的關注。1938年她入籍成為法國公民。蘭多芙絲卡出生於華沙,是猶太人,父親是律師,母親是語言學家。她早年曾在華沙音樂學院和柏林等地學習鋼琴,1900年移居巴黎,與波蘭民俗學者Henry Lew結婚。Henry在1918年車禍去世。她積極鑽研古典音樂,改良了大鍵琴,使之復活成為了現代的樂器。1913年-1919年間在柏林高等音樂學校執教,1925年返回巴黎,積極推廣和從事羽管鍵琴的演奏。1940年由於德國軍隊的占領她和助理兼伴侶Denise Restout前往瑞士避難,次年移居美國。1941年12月她抵達紐約,來到美國時基本上沒有資產。1949年她定居在康乃狄克州,並開始巡迴演出。她最後一次公開演出是在1954年。1959年8月16日她在家中去世,得年80歲。她的女助理兼伴侶Denise Restout編輯和翻譯了她的音樂作品,在1964年出版。
摘自 古典音樂漫談 網站 -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 - 這首『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Variationen,BWV988)於1741年出版,在其封面,巴赫自己寫如下標題:「大鍵琴練習曲集。包括為兩段手鍵盤大鍵琴的詠唱調與各種變奏曲。…」(Clavier Ubung bestehend in einer ARIA mit verschiedenenVeraenderungen vors Clavicimbal mit 2 Manualen)。巴赫所出版的作品,只是他創作的音樂的一小部分。因為出版樂譜需要資金與時間,而巴赫兩者都缺乏。但是他還是決定出版『大鍵琴練習曲』。1725年開始,也就是說在他就任聖多馬教堂音樂師後3年,他就一曲一曲出版『組曲』(Partita)。而仔細觀察本曲集的規模與內容,大概可以推測,巴赫是從前任教堂音樂師庫鐃 (Johann Kuhnau,1660~1722)的作品『新大鍵琴練習曲』(1689/1692)得到靈感。巴赫把6首『組曲』,於1731年彙集為「作品1」,以表明以後還繼續創作。之後,於1735年刊行第2集『義大利協奏曲』與『法國序曲』,1739年刊行第3集通常稱為『德國風琴彌撒』。到這裡為止,他大致每4年刊行1集,但兩年後,他發表這系列的最後1集『郭德堡變奏曲』。這一系列的作品,前後花15年的歲月刊行,其間沒有出版其他作品。
『郭德堡變奏曲』,也就是「詠唱調與30段變奏」是具有16世紀以來傳統的大規模變奏曲。這種變奏曲是作曲技法的規範,也是作曲家顯示作曲能力的手段,因此也有許多音樂家在這範疇創作作品。到了1740年代,這種音樂當作練習曲的功能逐漸被重視,於是產生許多比較簡單的作品。巴赫卻逆溯這種潮流,寫了比較難的樂曲,據說『郭德堡變奏曲』的演奏技術已超越當時的水準。『郭德堡變奏曲』的標題隱藏著幾個謎。例如,在此之前出版的『大鍵琴練習曲』第1集到第3集的標題都編有曲集編號,但第4集的『郭德堡變奏曲』則沒有「第4集」這種字眼。這要怎麼解釋?世界最高的巴赫學者克里斯朵夫‧沃爾夫(Christoph Wolff)認為答案在出版社這一邊。出版『郭德堡變奏曲』的舒密特出版社雖然在出版界有名,但在出版『大鍵琴練習曲』第2、3集的時候,只是其他出版社的下包廠商而承製一部分銅版而已。出版『郭德堡變奏曲』時,則從製造銅版到印刷、販賣都一手包辦。沃爾夫猜測,很可能是出版社基於生意上的理由,避免記載與前面幾集有關連的編號。的確這是很好的生意經,但也有疑問。如果連續編號有很大的意義,巴赫不會答應出版社不予編號。這就是說,很可能巴赫一開頭就考慮不讓『郭德堡變奏曲』編入『大鍵琴練習曲』系列。當然這純屬猜測,哪裡都看不到真正理由是什麼。
有件事會引起我們的興趣,那就是這一系列的曲集的根底,隱藏著數的象徵性概念。例如:第1集包含的是使用一段鍵盤的樂曲,第2集是使用兩段鍵盤的樂曲,以及當時最盛行的兩個樣式的音樂,第3集則為使用三段鍵盤(兩段手鍵盤加腳鍵盤)的樂曲,以及到處由數字「3」構成程序的音樂。但是『郭德堡變奏曲』則找不到有關「4」的事情。究竟『郭德堡變奏曲』有沒有當『大鍵琴練習曲』第4集的必要嗎?巴赫自己在樂譜封面寫「大鍵琴練習曲…」云如上述,沃爾夫也主張「4集『大鍵琴練習曲』是統一體」,但『郭德堡變奏曲』的根底,好像有別的意圖。在樂譜封面也沒有『郭德堡變奏曲』這個名稱,因此出版當時,也沒有以這名稱稱呼這部作品。 這名稱由來於德勒斯登朝臣凱撒林格(Kaiserling)伯爵聘用的大鍵琴演奏家郭德堡的名字,其適用於這部作品,是19世紀以後的事。凱撒林格伯爵是把薩克森選帝侯宮廷樂長的聘書交給巴赫的人物。
第1位寫巴赫傳記的作者佛凱爾(Johann NikolausForkel)在他的著作裡說: 「駐在薩克森選帝侯宮廷的前俄羅斯大使凱撒林格伯爵促使此曲誕生。伯爵常常旅居萊比錫,…帶郭德堡來接受巴赫的音樂訓練。伯爵體弱多病,常常難以入眠。郭德堡當時住在伯爵家裡,每遇伯爵無法入眠時,需要在伯爵寢室的鄰室過夜,並彈琴讓伯爵安眠。有一次,伯爵要巴赫為郭德堡寫一首穩靜而有點快活的大鍵琴作品。由於變奏曲的基本和聲維持相同,因此巴赫認為譜寫變奏曲是無趣的工作。但是他想,要因應伯爵的希望,寫變奏曲是最適當的音樂。這時候,巴赫的作品都已成為典範的藝術,因此這首經他的手創作的變奏曲,也成為如此的作品。…此後伯爵稱呼此曲為『我的變奏曲』,而且百聽不厭,以後好久年間,只要睡不著,就要郭德堡在我的變奏曲中挑一曲彈奏。伯爵送給他裝有100枚路易金幣的金杯,巴赫很可能不曾因為寫作品而得到這麼多的報酬過。」只是由於出版時沒有任何獻辭,而且郭德堡在當時也只是14歲的少年,看他後來寫作的作品,也不大可能有演奏這首曲子的技巧。還有,在巴赫的遺產一覽表中,也找不到文中提到的金杯,因此咸認為這記述還要存疑。手稿並不存在,因此很難查明作曲經緯的事實真相。這很可能跟別的曲集一樣,他把一段期間裡隨時譜寫的作品,重新推敲,彙集成有詠唱調與30段變奏的作品。
佛凱爾能夠從巴赫的兒子們得到可信度很高的消息,因此他說的這個故事,也有某個程度的可信性。巴赫在1736年得波蘭國王兼薩克森選帝侯宮廷樂長的稱呼時,對支持他的凱撒林格伯爵非常感激。因此,也許在1741年11月,赴德勒斯登拜訪凱撒林格伯爵時,就帶一部剛印好的『郭德堡變奏曲』樂譜呈獻給伯爵,也有可能製作一部寫有獻辭的手抄譜獻給他。上述故事就在兩人逐漸深交之後才發生。伯爵有沒有委託巴赫寫曲,就無從查考了。只是,即使是伯爵委託寫曲,也不大可能完全依伯爵的需求決定此變奏曲的樣式與架構,因為有許多段落,實不適合當催眠曲。也有人開玩笑說,因為賞給巴赫在金杯裡堆積如山(berg)的金幣(gold),所以就稱為『Goldberg-Variationen(郭德堡變奏曲)』。總之,現在有一些音樂家覺得這部作品不適合當催眠曲。此曲的樂譜沒有記載出版日期,因此以前都從新聞報導與往來書信猜測,到最近經過各種考證,才確定於1741年出版。『平均律大鍵琴曲集』第2集是1742年出版,因此這兩部里程碑作品的編輯,大致是同時進行。巴赫在完成這兩部曲集之後,著手譜寫『復格的藝術』。他在這裡融合他擅長而在『平均律』使用的復格形式,與『郭德堡變奏曲』中所用的以單一主題為基本的架構。從這一點可看出巴赫創作活動的連貫性。
『郭德堡變奏曲』開始與結束時演奏的「詠唱調」,由安娜自己手寫記載在巴赫送給妻子的『給安娜‧瑪格達萊娜‧巴赫的大鍵琴曲集』第2集(1725年)上。上面沒有記載作曲者名字,也沒有曲名。由於17世紀初葉就可以看到其低音旋律,是一段傳統性的旋律,因此咸認為可能是作者佚名的古來旋律,非巴赫所寫。但也有認為巴赫所寫者,於是兩派一直論爭不休,到20世紀末葉,這種論爭就達到最高潮。經過一些資料研究與樣式研究,最近的看法,比較傾向於巴赫之作。『郭德堡變奏曲』是為具有兩段手鍵盤的大鍵琴所寫的曲集,曲中展現在巴赫晚年作品顯著的壯觀的結構美,還提示在巴赫當時算是很先進的古典主義表現要素。

內容註

Disc 1 :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9, 13-15 November, 1933) -- Prelude, fugue and allegro in E flat major, BWV 998 (20, Feruary 1946) -- Concerto in D major, BWV 972 (after Vivaldi, op. 3-9) (2 July, 1946) / Johann Sebastian Bach.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