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42
0
0
0

Requiem / Hector Berlioz.

館藏資訊

摘自 撰樂 Die Musikzeitung 網站 論白遼士的《安魂曲》 - 1836年,一向愛國的白遼士受法國內政部長賈斯潘(Adrien de Gasparin)所委託,為在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中所陣亡的陸軍部長莫慈(Maréchal Édouard Mortier)創作一首安魂彌撒曲,這位部長和另外40名士兵在一次革命軍企圖刺殺路易菲利普一世(King Louis-Philippe)的爆炸中遭到波及而喪生。而這首安魂曲將會在翌年的法國大革命紀念儀式上首演。白遼士很早就想創作一首大編制樂曲,所以馬上答應。樂曲於同年7月28日首演,當時總演出人數有大約400人。雖然和馬勒《第八交響曲》在1910年的首演相比仍有一段距離(大約1004人),但仍令人感到驚嘆。如果想要分析白遼士的《安魂曲》,我們必先要一探白氏的信仰。他曾呼喊:「我並不相信任何東西!(moi je crois plus à rien!)」雖然他是這麼說,但面對著他的《安魂曲》- – – 這部他到最後仍會守護的作品,我們可以肯定他是個擁有信仰的人,至少他是相信著甚麼東西的。他說:「愛與音樂,是靈魂的一雙翅膀。」又說:「我對我藝術的愛,永不會離我而去。」這些話都顯示出他對音樂的愛與全然奉獻。另外,他亦指出「世上有一宗教稱為美(學),而我是一名信者。」由此可見,白氏是一位信仰他的音樂、信仰他的美學的人。這就解釋了為何他在此作中迴避有關上帝與宗教信仰的問題。
白遼士的《安魂曲》,就像但丁的《神曲》,是一敘述遊歷三界所見所聞的史詩。此作可按其意象分成三部份:審判日、淨界及天堂(就如但丁《神曲》分成地獄、淨界及天堂三部)。而白氏運用了極大規模並複雜的配器、大型合唱團來營造出這三種境界。此外,他更以文本的增減、段落的排列與重疊,以及以第一人稱取代傳統上第三人稱個作敘述,以修正文本的意思,使其更貼近自己的美學信仰。顯而易見,白氏的目的並非是要寫出一首《安魂曲》,而是要創作出一首在信仰層面上全實驗性質的所謂聖樂。白遼士的《安魂曲》,跟其他作曲家的、在意識形態上大有分別:此作所強調的是個人的精神旅程及情感經歷,並非傳統作品所強調的超渡死者(及慰籍生者)。就像白氏的《幻想交響曲》,此作及是個為聽者悉心設計的旅程。當中每個樂章都可分開被獨立聆賞,但她們整體實是一首從頭到尾一氣呵成的敘事詩。而在此當中,與但丁不同,上帝始終並沒出現;構成此作的動機只有「對上帝不滿的呼喊」、「失去信的後悔」及「對於信和敬畏急切的渴求」。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