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282
0
0
0

布蘭德爾自選集 - 4

館藏資訊

摘自 佳佳唱片 網站 : 這套布蘭德爾演奏貝多芬的選輯,主要選的是八○年代以後的數位錄音。當中的六首小品是1984年3月在倫敦亨利伍德廳的錄音、30和32號奏鳴曲則完成於1995年和1996年,第4號鋼琴協奏曲是1997年和拉圖與維也納愛樂在維也納愛樂廳的錄音、「華德斯坦」奏鳴曲則於1993年在德國完成。
這五套作品由布蘭德爾親選,自認為最能代表他晚期貝多芬的演奏。挑選第30和32號奏鳴曲,以布蘭德爾向來被人認為是知性派的貝多芬演奏家而言並不讓人意外。但是挑中了作品126的六首小品、「華德斯坦」奏鳴曲和第4號鋼琴協奏曲,則其實更能讓人看到這位二十世紀末的貝多芬權威對自己的期許。
「華德斯坦」奏鳴曲是貝多芬還在超技階段所寫的作品,目的是要讓鋼琴家彈奏出發亮通透的透明音色和驚人的速度與精確的節拍,這些都和布蘭德爾知性的形象相悖。同樣的,第4號鋼琴協奏曲則是以抒情的樂念吸引鋼琴家。但是對於一向風格嚴峻的布蘭德爾,則似乎有些乖隔。作品126的六首小品,一向以彈奏技巧艱難聞名,是超技家鍾情的對象,但布蘭德爾在這套自選錄音中卻刻意選了這些與他形象相違的錄音,顯示他對自我的定義是和一般樂評人不同。
上述三首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常講究彈奏音色,不能有一點不自然的觸鍵、施力,否則音色必然無法粒粒分明,而其實這正是布蘭德爾的特色,卻很少被評者注意到。由此點我們就知道,布蘭德爾其實花了很多功夫在這上面,也以此自許,所以才會選中這套曲目。他的「華德斯坦」依然彈出了樂曲需要的那種純然獸性的直覺官能快感,節奏和音色樣樣俱備。

內容註

CD 1 : 6 bagatelles, op. 126 (20:19) -- Piano sonata no. 30 in E major, op. 109 (18:21) -- Piano sonata no. 32 in C minor, op. 111 (27:51) -- CD 2 :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op. 58 (33:08) --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Waldstein" (25:02) / Beethove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