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06
0
0
0

2017舞蹈秋天-崎動力舞蹈劇場 孫尚綺X貝艾特.福瑞《Spur/溯形》

作曲家貝艾特.福瑞(Beat Furrer)將其作品視為是對聲音的追尋(Spurensuche)。柏林的編舞家孫尚綺則將其在柏林河岸工作室(Uferstudios)演出的舞蹈作品命名為《Spur╱溯形》,並在作品中選擇了福瑞兩個傑出的編曲作品—1999年的《大提琴獨奏曲》和2002年為鋼琴編寫的《Phasma》。由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Ensemble KNM Berlin)的大提琴家Ringela Riemke與鋼琴家Frank Gutschmidt帶著熱情活力投入於艱難的樂譜中,他們專注的演出中,有某種難以估量的身體性的東西,使得樂音顯得非常地具象性。當四位舞者展開了身體的旅程時,更加強了這樣的印象。 在大提琴獨奏中,尖銳的聲響劃破了寂靜。輕撥的弓法、敲擊與怒吼在舞台上的歡愉爭執中,找到了它的對應物。舞者間彼此相互拉扯、交纏與推擠,為了產生那相互間和諧的片刻。在細微的身體動作中,孫尚綺發展了越來越繁複、交織的複雜運動階段。而從失序中,舞者又不斷地回返到協調一致。人們帶著極大的娛樂享受,跟隨著舞者Fernando Balsera Pita、Malcom Sutherland和Samuel Deniz Falcon彼此間的較量。跟編舞家孫尚綺一樣來自臺灣的鄞廷安,精力充沛地在這個年輕的團體中獲得了她的主導地位。 《Phasma》中鋼琴樂音交疊的片段,與舞者間不斷地進行解散復又重合的身體堆疊,取得了協調一致,當舞者們被音樂的力量所沖散後,重新將他們各自的線段編織在一起。二重奏搭建成一首短暫易逝的三重奏或四重奏。一條四重鎖鏈漫步地穿越了空間,在空間中倆倆一再地分離又合為一體。當福瑞探索了演奏的可能性時,孫尚綺則尋覓了舞蹈的不同的表達形式。他給予了他的舞者極大的自由,也正因如此使得其舞蹈與音樂的結合,如此地引人入勝。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