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27
0
0
0

名家與NSO的對話:雙B魅力

  • 作者:
  • 出版: 國家兩廳院 2009
  • 叢書名: 名家與NSO的對話
  • 主題: 音樂
  • 數位典藏系統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貝多芬: G 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鋼琴協奏曲 ( piano concerro ) 約略自18世紀中開始發展,亦即所謂的古典時期,此時的鋼琴協奏曲為「快一慢一快」的三樂章形式。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 ( so nata form ) 在樂曲結束前,有一段裝飾奏 ( cadenza ) 讓獨奏者單獨演奏以展現其高超的技巧;第二樂章並無曲式限制,但通常較為抒情;第三樂章則通常為迴旋曲式 ( rondo ) 。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完成於1805至1806年間,於1807年 3月由作曲家貝多芬 (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在私人的音樂會中首演,對外首演於1808年12月,同時首演的還有貝多芬第五號與第六號交響曲、《c大調彌撒曲》的部分片段以及《合唱幻想曲》。整場音樂會歷時超過四個小時,加上排練不足與過冷的音樂廳,音樂會中所演出的曲目並未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一直到1836年作曲家孟德爾頌於萊比錫再度演出,才使這首鋼琴協奏曲獲得愛樂者的重視,當時坐在觀眾席欣賞,當年26歲的作曲家舒曼說道:「我坐在我的位子上,無法移動任何一塊肌肉,甚至於無法呼吸!」 第一樂章為通常由樂團陳述第一主題或帶出樂章的性格,但在這首曲子中,卻是由鋼琴單獨來演奏;並且帶有強烈的抒情性格。第二樂章則是鋼琴與樂團兩者之間的對話;樂團演奏著頑強嚴峻的樂句,而鋼琴則唱出優美溫柔的樂句。鋼琴家李斯特將之比喻為「彷彿是希臘神奧斐斯用他的豎琴樂音馴服一群猛獸」,根據貝多芬的朋友所說,他的靈感正是來自於奧斐斯的神話。第二與第三樂章之間沒有停頓,而是接續演奏充滿了明快氣氛第三樂章,貝多芬在這個最後的樂章中,不尋常地再一次安排了裝飾樂。

 

 

布魯克納: D 小調第三號交響曲《華格納》

奧地利籍作曲家安東‧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 - 1896) 於1873年晚上完成這首交響曲後,隨即帶著第二號及第三號交響曲拜訪作曲家華格納,計畫請他從中擇一,然後將曲子提獻給他。兩人把酒言歡一番後,喝了太多啤酒布魯克納在歸途上完全不記得華格納最後到底選了哪一首,回到維也納後,馬上去信詢問「由小喇叭揭開序幕的 D 小調交響曲?」十分忙碌的華格納簡短回答「對,祝好」。自此之後,華格納總是暱稱「布魯克納小喇叭」,也是兩人堅定友誼的開始。因為這段插曲,這首交響曲常被稱為《華格納》。

 

這首曲子於1877年在維也納首演,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這是一場不成功的音樂會,許多觀眾在演出進行中就離開了音樂廳,甚至連樂團團員都中途離席,僅有少數幾個支持者留下來直到音樂會結束。在這場災難性的演出之後,布魯克納馬上著手改寫這首交響曲,事實上,他改寫過無數次,現在最常被演出的是1888 / 1889的版本。

 

布魯克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四十歲之前,他的創作幾乎全獻給了宗教,直到1860,他開始跟隨 Otto Kitzler 學習自由寫作,開啟了對「交響曲」的興趣。他的交響曲大多為四個樂章的形式:以快板的奏鳴曲式開始、慢板樂章、詼諧曲,再回到快板的奏鳴曲式作為終樂章。布魯克納筆下的奏鳴曲式,主題不像以往般,在曲頭依序展現,而是在樂章進行中逐漸顯現出來,並且多半具有三個主題群。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