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10
0
0
0

藝像台灣:水月

關於《水月》
2000年 雪梨奧林匹克藝術節最佳節目
2000年 法國里昂雙年國際舞蹈節最佳編導
2003年 《紐約時報》選為年度最佳舞作
《水月》是林懷民先生近年來的巔峰之作。1998年首演以來,獲得海內外熱烈好評,被譽為「二十世紀當代舞蹈的里程碑」。
1999年,《水月》在德國劇場重鎮,兩千五百席位的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連滿三場,德國重要媒體一致讚譽。法蘭克福匯報宣稱,「《水月》為柏林舞界樹立了難以超越的高標準。」
2000年 8月,雲門舞集應邀參加雪梨奧林匹克藝術節。雪梨晨鋒報選出《水月》為該藝術節最佳節目,向觀眾高度推薦。
同年 9月,《水月》在歐洲最重要的舞蹈節,法國里昂雙年國際舞蹈節公演,林懷民因此膺選為舞蹈節「最佳編導」。
2000年 9月,雲門應倫敦 RM 公司之邀,在法國進行《水月》舞蹈影片的錄製。這部片子 2001年起,在歐、英、澳各國電視台播映,並發行 DVD。
2002年 5至 6月間,《水月》應邀在香港、德國、布拉格,及倫敦最負盛名的舞蹈劇院「沙德勒之井」演出,場場爆滿,觀眾起立鼓掌,歡聲雷動。
2003年,《水月》應邀在新加坡、洛杉磯、柏克萊,以及挪威貝爾根藝術節演出,轟動一時。11月,雲門三度應邀赴「下一波藝術節」,演出《水月》, 12月,紐約時報回顧 2003年的表演藝術,首席舞評家安娜 ‧吉辛珂芙將雲門的《水月》列為第一。她說, 「台灣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暨編舞家林懷民做到今天藝術家罕能達到的成就:以獨創一格的作品挑戰觀眾。」
2008年,《水月》受邀到歐洲的西班牙、英國以及義大利巡演七週,其中應英國舞蹈聯盟之邀,不僅在英國創下首度巡演六城的紀錄,也是第二度返回沙德勒之井劇院演出《水月》,獲得媒體大幅報導,深受英國民眾喜愛。
林懷民由「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這句佛家偈語汲取靈感,編作出太極,明鏡,與流水輝映的舞作。
「太極導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漢代馬王堆文物中即有「導引養生圖」。林懷民以其原理,衍生出以曲線動勢的獨特語言。在《水月》中,舞者呼吸吐納,由丹田導氣引身,帶動肢體的動作。動靜,虛實,陰陽互生互剋,如楊柳迎風,水草漫延,或如泰山頓挫,在在是中國書畫「氣韻生動」的體現。
幕啟時,燈光挑出一位白褲繫腰的男舞者站在勾畫白色水紋的黑地板上。舞台形象與舞者同時也倒映在半空中的巨型鏡片。隨著舞蹈的進行,舞台背景時而露出方形明鏡,顯現如夢似幻的舞影。舞蹈下半段,潺潺流水漫滿舞台,映出白衫舞者的倒影。尾聲中,舞台亮出頂天立地的銳牆,映照舞者,也映照水中的舞影。
「水光瀲瀲,對影成三人」正是《水月》終結的寫照,也淋漓表現《水月》虛實相映的主題。
自 1973年創團以來,林懷民始終以京劇身段與武功,以及西洋現代舞與芭奮舞作為雲門舞集的基本訓練,培養出一批世界舞壇囑目的舞者。近年來,雲門的訓練則以中國傳統的太極導引、靜坐、拳術、書法為重心。這些內外功並俱,肢體心神交會的磨練,造就了今天雲門舞者令國際舞壇驚嘆的身體。歐洲舞蹈雜誌盛讚:「《水月》呈現獨特,成熟的中國編舞語言。這項亞洲舞蹈進化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威廉‧弗賽的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對歐洲古典芭蕾的影響。」
《水月》最令國際舞評家驚訝叫絕的是:這齣以東方身體文化入舞的作品,採用了西方音樂的經典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而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呈現出純粹、空靈的境界,使觀眾驚動,神往,沉醉。紐約時報說,「《水月》的舞蹈是巴赫音樂的化身。」國際芭蕾雜誌表示,「東方的太極與巴赫的經典,等待兩百年,只為了在《水月》中相逢。」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