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天藝術節 ─ 王宇光《人之島》= : WANG Yeu-Kwn: Islands / 國家兩廳院.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WANG Yeu-Kwn: Islands
- Islands
- 王宇光《人之島》
- 人之島
- 出版: 臺北市 : 國家兩廳院 民113[2024].
- 叢書名: 2024秋天藝術節 , 秋天藝術節2024 , 2024 Artquake in Autumn , Artquake in Autumn2024
- 主題: 舞蹈類.
- URL:
數位典藏系統-影音
- 一般註:單機錄影 ; 節目全長約100分鐘 。 藍光版
- 製作群註:王宇光 , 編舞 ; 王世偉 , 戲劇構作 ; 陳冠霖 , 舞台設計 ; 徐子涵 , 燈光設計 ; 林育德 , 音樂設計
- 演出者註:王宇光 , 舞者 ; Danang Pamungkas , 舞者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515448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摘要註
王宇光編舞創作屢獲國際肯定 新作《人之島》探討跨文化的身體異同 ─當身體在他方 ,「我」浮出海面 編舞家王宇光活躍於國際舞壇 , 不僅是臺灣首位同時獲日本橫濱舞蹈節暨舞蹈大賽評審團優選及藝術家支持獎的創作者 , 也是首位獲得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 ─ 國際玫瑰舞蹈獎 ( The Rose International Dance Prize ) 新興編舞家 ( Bloom Prize ) 入圍決選的臺灣編舞家。新作《人之島》由英國倫敦 The Place 劇院與日本城崎國際藝術中心駐村支持 , 以及 FACP 亞洲文化推展聯盟 Clare C. & Friends Fellowship 贊助 , 備受國際矚目。 《人之島》兩座島的雙人抗衡 從這座島 , 到那座島 , 王宇光踏上印尼舞蹈家 Danang Pamungkas 的家鄉梭羅 , 發展《人之島》, 以舞蹈跳島 , 探勘彼此的身體脈絡。晃動、搖擺 , 兩人如在海上踏著微小岩點 , 在極度不安定中尋找平衡 , 在差異中模仿、對照與抗衡 , 舞台上雙人關係孤獨又共存。 曾一同於雲門2擔任職業舞者的宇光與 Danang , 相隔近十年後再次碰觸對方的身體 , 橫跨一座大海 , 相異與相似來自島嶼上的溫度、濕度 , 無法名狀的權力結構與身份認同 , 造就了兩人共通又不同的夢。 一則關於尋找自我的漁人的傳說 而跨越島嶼時帶來的漂浮與變動 , 也是「我」顯露之時。《人之島》發展期間 , 宇光在不同島嶼間流轉 , 累積身體記憶 : 印尼的襖熱 , 英國倫敦的雨和日本城崎的雪 ; 獨自走過三十日的西班牙朝聖之路 , 六十日在印尼海上等待一條魚上鉤。 宇光著迷於一則釣魚的傳說。漁人們說 :「每隻大魚的背上都會有刻有一個漁人的名字。當你碰到那隻刻有自己名字的大魚時 , 你會感覺得到。」當宇光深刻體會身心的極限 , 失語與孤獨使身體觸及了答案 : 也許人們所追尋的「真正的我」, 得潛入巨大的差異 , 耐心等待 , 才能浮出水面。 在《人之島》中 , Danang 是宇光的那條魚 , 而最終這場共舞 , 是一趟求見自己的旅途。